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愛因斯坦與泰戈爾關於真理的討論(2)

接(1)

泰戈爾:確實如此, 人和永恆是一致的。 然而, 我們還需要通過自己的感情和活動, 才能對它有所認識。 我們需要認識那最高的人, 我們現在的人所具有的固有的局限性, 在他們身上是不存在的。 科學的真理世界超出了個人, 因為科學的研究物件, 就是那種個別人無法局限的東西。 宗教的作用, 就在於建立起這些真理和我們深層次需求之間的聯繫。 從我們個人的角度而言, 能夠認識普遍的真理。 因為宗教, 真理獲得了價值, 真理正在不斷向我們展開, 在我們不斷把握真理的同時, 還會感覺到:我們和真理成為和諧的統一。

愛因斯坦:也就是說, 要是沒有了人, 也就不存在所謂真和美了?

泰戈爾:不錯。

愛因斯坦:那麼, 若是沒有了人類, 貝爾維德勒的阿波羅像是否也就談不上美不美了?

泰戈爾:沒有錯。

愛因斯坦:你對美的這種看法我表示贊同, 然而, 我卻難以贊同你對真理的觀點。

泰戈爾:難以贊同?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也需要有人, 然後才能認識真理。

愛因斯坦:雖然我找不到反駁你的理由, 可是, 這是我的信仰所在。

泰戈爾:美蘊藏在完美的和諧理想之中, 而這種完美的和諧, 只存在於萬能的人身上。 所謂真理, 就是對萬能精神的完全的理解力, 在一次次錯誤、一次次積累經驗教訓和一次次自我反省、思考的情況下, 我們這些個人正一點點向真理靠近。 我們要想認識真理, 就只能用這種方法!

愛因斯坦:我堅定不移地相信, 人的存在與否, 無法影響到真理的正確性, 可是, 對這一點我還拿不出證據或理論。 比如說, 幾何學中有一個定理是畢達哥拉斯定理, 我覺得, 就有某種不以人的存在為轉移的真理性的東西存在於它的內容之中。

總而言之, 若是有一個獨立的東西在人類不存在的情況下依然能存在, 那麼, 我們就能說, 同樣存在著跟這個實在相聯繫的真理。 當然, 若是前面的條件不成立, 後面的推論也就成了假命題。

泰戈爾:真理體現在萬能的人之中, 因此其實質應該是人的真理。 否則, 這些已經為我們所熟悉的東西, 就不能再冠以“真理”之名, 最起碼, 不能將之叫做科學真理。 通過思維器官的理智思考, 我們能夠接近科學真理。 印度哲學認為, 世間存在著絕對真理, 而我們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這種存在, 也可以說, 這種存在是個別人的精神無法認識的。 要想認識這種絕對真理, 個人就必須徹底化於無限之中。

所以, 我們所說的那個真理並不是這種絕對真理, 科學無法包容絕對真理。 而真理具有“外在性質”這一特性, 換而言之, 從人的精神角度而言, 它是真理, 所以此真理就是人的真理。 或者, 我們能用“幻覺”來指稱絕對真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