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端午節快到了,手把手教你包粵式五香鹹肉粽,學起來做點應節!

端午節, 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 因仲夏登高, 順陽在上, 五月是仲夏, 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 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吃粽子, 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粽子, 又叫做“角黍”、“筒粽”。 其由來已久, 花樣繁多。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 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 在夜間煮熟, 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 廣東地區多數用大片的竹葉, 統稱粽葉。 粽子造型各有不同, 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 就口味而言, 粽子餡葷素兼具, 有甜有鹹。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 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 輔料的內容, 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本人較喜歡粵式粽子, 餡料相對豐富一些, 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元貝、冬菇、綠豆、臘腸、臘肉、叉燒等。 甜的有堿水, 紅豆、蓮蓉等, 一般蘸白糖或蜜糖食用。

最近這幾年, 端午節都是自己動手包粽子, 食材和口味可比較符合家人的喜好, 每次特意多做一些, 作為端午節送給親戚們的禮物。 美味一起分享, 辛福感滿滿哦~

特別提醒:這裡的分量比較多, 大家可以按比例調整分量。

【食材】糯米5斤、 去皮綠豆2斤、 五花肉800克 、冬菇30克、 鹹蛋10個、 臘腸3根、

鹽15克、 蠔油2湯匙、 老抽1湯匙 、雞粉4克、 五香粉10克、 蒸肉粉20克、

粽葉3小把、 繩子1紮、工具:剪刀一把

做法和技巧:

綠豆和糯米同步洗淨浸泡3小時【浸泡豆類和糯米的時候,可以調配餡料同時醃制】

將浸泡好的糯米撈起瀝幹水

粽葉和繩子洗淨後再用開水浸泡1小時至柔軟潔淨

燒開適量水,將鹹蛋煮熟,撈起浸泡一下冰水或涼水,剝殼時乾淨俐落不黏殼

鹹蛋去殼,一分為四切開,連蛋白部分也保留起來,這樣處理既不浪費,口感特別還美味

幹冬菇洗淨後泡軟,調入鹽、雞粉、蠔油醃制2小時左右

五花肉洗淨去皮,切成大塊,放入大盆中,調入鹽、老抽、蠔油攪拌均勻,醃制3小時或半天

臘腸洗淨切塊,將臘腸和五花肉放入盆裡,遮上蓋子、隔水蒸30分鐘

浸泡好的綠豆和糯米分別撈起,瀝幹水,倒入大盆裡,調入鹽、五香粉、雞粉、蒸肉粉,充分拌勻

取一片粽葉、折成三角形的漏斗

依次加一片粽葉,將漏斗擴大,這樣才能包下更多食材

底部舀半勺拌好的糯米,放入五花肉、臘腸、鹹蛋、冬菇

上面再蓋一層糯米(即半勺)

用左手虎口處握住粽子底部及中間部分,再用多餘的粽葉覆蓋住糯米,捏緊、纏上繩子,綁好

用剪刀把多餘的粽葉和繩子修剪整齊,直至全部包好(這裡只是一小部分)

放入電壓力鍋內,填入沒過粽子的清水,通電、選擇燉牛蹄筋按鍵,烹調完成解壓即可(若沒有壓力鍋可以用煮鍋,要放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中火煮3小時左右

食尚小貼士:

1.煮粽子按實際情況靈活處理,若沒有壓力鍋可以用煮鍋。

2.煮鍋則要一次性放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中火煮3小時左右即可。

3.糯米至少提前3小時浸泡,時間長些煮起來容易,而且口感軟糯。

4.餡料按自己喜好搭配

綠豆和糯米同步洗淨浸泡3小時【浸泡豆類和糯米的時候,可以調配餡料同時醃制】

將浸泡好的糯米撈起瀝幹水

粽葉和繩子洗淨後再用開水浸泡1小時至柔軟潔淨

燒開適量水,將鹹蛋煮熟,撈起浸泡一下冰水或涼水,剝殼時乾淨俐落不黏殼

鹹蛋去殼,一分為四切開,連蛋白部分也保留起來,這樣處理既不浪費,口感特別還美味

幹冬菇洗淨後泡軟,調入鹽、雞粉、蠔油醃制2小時左右

五花肉洗淨去皮,切成大塊,放入大盆中,調入鹽、老抽、蠔油攪拌均勻,醃制3小時或半天

臘腸洗淨切塊,將臘腸和五花肉放入盆裡,遮上蓋子、隔水蒸30分鐘

浸泡好的綠豆和糯米分別撈起,瀝幹水,倒入大盆裡,調入鹽、五香粉、雞粉、蒸肉粉,充分拌勻

取一片粽葉、折成三角形的漏斗

依次加一片粽葉,將漏斗擴大,這樣才能包下更多食材

底部舀半勺拌好的糯米,放入五花肉、臘腸、鹹蛋、冬菇

上面再蓋一層糯米(即半勺)

用左手虎口處握住粽子底部及中間部分,再用多餘的粽葉覆蓋住糯米,捏緊、纏上繩子,綁好

用剪刀把多餘的粽葉和繩子修剪整齊,直至全部包好(這裡只是一小部分)

放入電壓力鍋內,填入沒過粽子的清水,通電、選擇燉牛蹄筋按鍵,烹調完成解壓即可(若沒有壓力鍋可以用煮鍋,要放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中火煮3小時左右

食尚小貼士:

1.煮粽子按實際情況靈活處理,若沒有壓力鍋可以用煮鍋。

2.煮鍋則要一次性放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中火煮3小時左右即可。

3.糯米至少提前3小時浸泡,時間長些煮起來容易,而且口感軟糯。

4.餡料按自己喜好搭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