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之上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悲劇英雄項羽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這句話用在項羽身上最是恰當不過, 因為歷史上項羽一向是以悲情英雄的面目展現在世人面前的, 這取決於項羽的悲劇性格。

項羽的悲劇性格之一——驕傲自大, 目中無人。 項羽自幼出身在一個武將世家, 力大無比, 周邊無人可及, 於是項羽便洋洋得意起來, 他的叔叔項燕勸他多讀書, 他卻說要學什麼萬人敵的學問, 結果自然是不學無術。 項羽相比于劉邦來說, 出身自然高貴的多, 但是最後卻淪為武夫, 實在令人可惜。

項羽的悲劇性格之二——獨斷專行, 不善納諫。 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一戰成名, 立下赫赫戰功, 被稱為西楚霸王。 但是這位天下霸主的周圍卻沒有幾個像樣的謀士, 只有一個亞父范增, 即便如此項羽也不過是表面上尊重範增, 實際上嫌他謹慎過度, 胸無大略, 但這恰恰說的是項羽自己。 在著名的鴻門宴中, 範增幾次對項羽使眼色要殺掉劉邦這個最大的敵人,

但是項羽都無視, 氣的範增大罵項羽。 在平時的作戰中, 項羽往往獨斷專橫, 從來不開軍事會議, 往往只按他個人的意志辦事, 連將士們的忠言也聽不進去。

項羽的悲劇性格之三——重視面子, 缺乏遠見。 項羽最後在烏江自刎, 原因是無顏見江東父老, 這也太在乎面子了, 其實那時候, 項羽的威望還在, 如果渡江再重新召集部隊, 東山再起, 未必不能成功, 但是項羽卻目光狹隘, 最終成為悲劇英雄。

歷史之上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項羽

項羽生活在秦朝末年, 自小胸懷大志, 武藝驚人, 一身神力尤為天人。 項羽建立了西楚霸王基業, 卻最終自刎而死, 失去天下, 成為敗者。 成王敗寇,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項羽呢?

在項羽小的時候, 讀書和劍術都不屑於去學, 說讀書識字, 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就夠了, 學習劍術, 只能保證自己單挑無敵而已, 項羽只想學習萬人敵的本事, 雖然年少, 但是胸懷大志, 讓世人想往不已。

一次在秦始皇巡遊過程中,

年少的項羽指著秦始皇遠去的背景歎道:我以後一定要替代他!可見當時項羽的豪氣。 並且, 有好幾個成語都和項羽有關, 這些都只是很多人喜歡項羽的一些原因。 更多的是, 人們被項羽的義氣所折服,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 項羽的滅亡歸於一個義字, 正因為“義”, 讓項羽在鴻門宴上錯失機會, 放過劉邦, 最終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 還有傳言, 當時劉邦在一次敗兵之後, 曾三次拋棄親生子女, 獨自逃命, 而項羽, 在最艱難的時候, 也不放棄身邊追隨他的任何一個將士。

除此之外, 項羽的情也讓人們感動, 在最後艱難的時刻, 面對虞姬的不離不棄, 項羽心裡備受感動, 從而做了一首詩送給虞姬, 這一悲情的情景, 被後世的人創作出一場霸王別姬的戲,

流傳至今, 這也使得項羽至今被人們所喜歡的一大主要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項羽, 是因為人們喜歡他的有情有義, 勇猛無雙, 項羽的事蹟, 至今, 影響了許多人。

如何評價項羽在鴻門宴之中的表現

鴻門宴作為楚漢雙方核心領導層的第一次正面對決, 以劉邦團隊的完勝而告終。 鴻門宴評價項羽為何?說驕橫愚蠢可能過了些, 但若說通過亞父范增的那段怒其不爭的國罵, 暴露出項羽“婦人之仁”的性格特點, 恐怕無人會反對。

作為項羽的長輩及軍隊的首席智囊,范增眼見刺殺劉邦的天賜良機在項羽的熟視無睹中白白溜走,其當時的心情,大概只能用“痛心疾首”來形容。

項羽為何在範增的多次暗示下裝聾作啞放過劉邦?分析其心理,除了不屑於採用暗箭傷人的卑鄙手段來除掉政敵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其自大,對楚漢雙方的實力對比沒有一個正確的研判。

眾所周知,楚漢雙方對峙之初,區區十萬漢軍在數量和戰鬥力方面都遠遜于雄兵百萬的楚軍,更何況項羽剛在咸陽戰役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基本殲滅了秦軍的主力部隊,缺乏實戰經驗的漢軍當然更加望塵莫及。這種種優勢,都是項羽小看劉邦的內在原因,因而項羽也有其剛愎自用的性格特點。

然而論政治手腕,莽夫項羽比起城府極深的劉邦來,自然不是一個等級的。

早在赴宴之前,劉邦早已運用政治斡旋的辦法“策反”了項羽的叔叔項伯,不但令項伯私下對其透露絕密軍事情報,更在鴻門宴最兇險的舞劍助興橋段中挺身保護劉邦,對這等危險的信號,項羽非但沒引起重視,甚至連對叔叔隻言片語的責備都沒有,這般公私不分,底下眾將看在眼裡,如何不心寒?所以,從這層意義上來看,鴻門宴評價項羽用人唯親也並無不妥。

作為項羽的長輩及軍隊的首席智囊,范增眼見刺殺劉邦的天賜良機在項羽的熟視無睹中白白溜走,其當時的心情,大概只能用“痛心疾首”來形容。

項羽為何在範增的多次暗示下裝聾作啞放過劉邦?分析其心理,除了不屑於採用暗箭傷人的卑鄙手段來除掉政敵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其自大,對楚漢雙方的實力對比沒有一個正確的研判。

眾所周知,楚漢雙方對峙之初,區區十萬漢軍在數量和戰鬥力方面都遠遜于雄兵百萬的楚軍,更何況項羽剛在咸陽戰役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基本殲滅了秦軍的主力部隊,缺乏實戰經驗的漢軍當然更加望塵莫及。這種種優勢,都是項羽小看劉邦的內在原因,因而項羽也有其剛愎自用的性格特點。

然而論政治手腕,莽夫項羽比起城府極深的劉邦來,自然不是一個等級的。

早在赴宴之前,劉邦早已運用政治斡旋的辦法“策反”了項羽的叔叔項伯,不但令項伯私下對其透露絕密軍事情報,更在鴻門宴最兇險的舞劍助興橋段中挺身保護劉邦,對這等危險的信號,項羽非但沒引起重視,甚至連對叔叔隻言片語的責備都沒有,這般公私不分,底下眾將看在眼裡,如何不心寒?所以,從這層意義上來看,鴻門宴評價項羽用人唯親也並無不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