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企業必須瞭解關於品牌經營的五大誤區

於產品的知名度也能讓商家避免價格戰的噁心競爭。 品牌經營並不是一日一夜就能達成的事情, 在做好這個的時候, 商家還要避免一些誤區。 現在很多行業裡面都會出現產品同質化、產能過剩的現象, 這說明競爭越來越大, 這樣就會迫使企業從一開始簡單的銷售產品向品牌經營的方向轉變。

一、只注重表面建設

品牌就是一個企業的名片, 這可以是由一整套企業文化、理念和形象識別系統, 然後辦公樓、生產區、產品上涉及的形象元素, 員工工裝、辦公用具等等組成。 將這些作為品牌經營的一部分固然沒錯, 但絕多數企業品牌經營就到這個層面為止, 這是遠遠不夠的。 有人說世界上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是宗教, 而宗教生生不息得以傳承的根本是精神信仰。 所以一定意義上講, 擁有卓越品牌的老店都一定是精神和理念這種無形的東西傳承,

比如張小泉剪刀的工匠精神。 而這就引出了如何做好品牌經營的裡子問題, 企業的價值觀、思維和行動, 不僅僅要統一一致, 更要達到心理上的認同和心靈上的共通,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保證經營信念一致、方向一致、步調一致, 從而形成合力, 推動工作, 促進企業願景和目標的實現。

二、只注重生產投入

在中國國情的的大背景下, 很多企業會砸重金讓在行業內由話語權的人去參加自己企業的剪綵儀式這些投資動輒幾千萬、幾個億甚至幾十億, 但是能在銷售隊伍、銷售網路建設上集中人力、物力、投鉅資的並不多, 所以經常會聽到, 一些企業轟轟烈烈擴產後產能大了, 成本大了, 庫存也大了, 銷售還是老樣子, 不清楚用戶的特點,

所以市場照樣沒拓展。

現在這個時代, 去產能、去庫存, 如果沒有強大的行銷隊伍力量和體系支撐, 就很難消化產能。 因此一定要擯棄重生產投入, 輕市場投資的工廠思維, 甚至像耐克、愛迪達等國際大品牌一樣, 按照品質標準委託加工, 輕資產運作, 全力投資品牌、市場與行銷體系建設, 不僅行銷的成功率會更高, 還可以實現訂單式生產。

三、“賣產品”不是“賣品牌”

生產什麼就賣什麼, 聽著蠻有道理, 但實則大錯特錯。 比如你生產姨夫那就只是簡單的理解為就是賣衣服, 這樣並不利於打開市場, 市場和銷售做起來就會非常受局限。 但是如果按照品牌思維, 給產品策劃一個好的名字, 就會發現你賣的衣服會有這個牌子、那個牌子,

適合男性、女性、老年、兒童的都成為細分的品牌了, 然後再差異化研究和精細化定位, 就會發現你的用戶會越來越多。 如果企業處於賣產品的狀態, 不注重包裝設計和品牌形象、品牌規劃, 只看眼下短淺的利益, 結果曇花一現, 不對產品進行短期、中期、長期的品牌發展規劃, 無法構築品牌特色, 品牌基業長青根本無從談起。

四、只重管道開發不重推廣

國內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一個常用的模式就是產品“底價招商”, 通過代理、經銷商各環節梯級的差價利益銷售到終端賣場, 這種利益驅動的模式也讓許多企業嘗到了甜頭。 但這樣能把產品品牌、品類品牌、企業品牌做起來的鳳毛麟角。 因為這些企業只注重了管道的開大,

並沒有進行推廣。 從這一點上可以學習京東, 京東扶持農村“夫妻店”的時候, 也是在進一步將自己的品牌進行更多管道的傳播, 但同時也在各種媒體途徑上進行推廣, 真是主動多管道的展示和大力度而推廣, 才能成就京東現在這麼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五、傳播內容要以使用者為准

有些企業在展示自己產品的時候, 總會重複說明產品的材質、研發技術和工藝特點有多好, 但是這些內容使用者在公司的官微、官網、產品宣傳冊、宣傳片就可以看出, 地地道道的產品思維讓你察覺不出用戶的真實想法。 傳播內容要以使用者為准, 如果能夠下功夫研究透、洞察深現實用戶、潛在用戶的需求痛點、生活場景、消費行為, 再去創造系列獨特的內容,讓使用者身臨其境,融入其中,產生共鳴,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方面海底撈貼心到讓人“惶恐”的服務就是很好的案例。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環環相扣,哪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造成企業的停滯不前。品牌經營既是一種行業裡的自我標籤,也是企業內部持續運作的根基。品牌經營的好壞,就是好比穿西裝還是穿褲衩去參加酒會,這兩種打扮會引來怎樣的評價不言而喻了吧?

再去創造系列獨特的內容,讓使用者身臨其境,融入其中,產生共鳴,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方面海底撈貼心到讓人“惶恐”的服務就是很好的案例。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環環相扣,哪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造成企業的停滯不前。品牌經營既是一種行業裡的自我標籤,也是企業內部持續運作的根基。品牌經營的好壞,就是好比穿西裝還是穿褲衩去參加酒會,這兩種打扮會引來怎樣的評價不言而喻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