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化人黛玉與大俗人鳳姐PK語言藝術:雅俗正反,各顯其能

(作者:徐景洲)

先看二人各自一段話:

第八回:(黛玉)一見了寶玉, 便笑道:“噯喲, 我來的不巧了!"寶玉等忙起身笑讓坐, 寶釵因笑道:“這話怎麼說?"黛玉笑道:“早知他來,

我就不來了。 ”寶釵道:“我更不解這意。 ”黛玉笑道:“要來一群都來, 要不來一個也不來, 今兒他來了, 明兒我再來, 如此間錯開了來著, 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於太冷落, 也不至於太熱鬧了.姐姐如何反不解這意思?”

第十一回:邢夫人、王夫人道:“我們來原為給大老爺拜夀, 這不竟是我們來過生日來了麼?"鳳姐兒說道:“大老爺原是好養靜的, 已經修煉成了, 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們這麼一說, 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一句話說的滿屋裡的人都笑起來了。

對比上述二段對話, 相同之處, 都是以正解反, 將別人誤以為不好的事情美化了, 扭轉了尷尬的場面, 顯示出二人社交語言上的高超藝術, 平添了生活的情趣,

但不同點卻更為突出:

林黛玉是自己先說反話,再做正解,彰顯了她的過人才情,因為她的反話別人解不了。 這是有文化人說話的特色, 或者是知識份子的話語特點:獨立創造一種有趣的語境, 表現出個性上的獨異和智商上的高超, 但這樣做, 往往給人以居高臨下、清高孤傲之感。 雖然黛玉說話時是一“笑”再“笑”, 然後寶釵卻始終未見“笑”意。

鳳姐則是別人說的反話, 她來作正解, 替別人找下臺梯子, 顯示出驚人的調和能力, 也顯示出掌控社交場面的超強本領。 她的語言藝術, 更屬於市井人物一流, 絕不主動故弄玄虛, 顯擺自己, 但一有表現機會, 絕不放過。 她更多的是居低臨高, 順竿子向上爬, 更能博得別人的歡心。

但二人如此話語所取得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黛玉說完, 寶釵雖然無語, 心裡卻有一種被嘲弄被奚落的感覺, 此後與黛玉語言上的諸多明爭暗鬥, 不能不說與黛玉的這種“玩弄小聰明”的話語表達方式, 有一定的聯繫。 而鳳姐說完呢, 卻是滿屋子的一片笑聲, 更加博得了長輩們的歡心, 吏加增加了她的凝聚力, 也更加鞏固了她的賈府權利中心的特殊地位。

此種類型的對話, 小說中多多, 算是二人社交語言上的一大特色吧?若處處對比看, 會倍增閱讀的趣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