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財經》有話說|韓國戰爭片的成功啟示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 韓國戰爭片伴隨整個國家電影工業的突飛猛進而飛速進步。 一個值得說道的資料是, 在韓國最賣座的十大影片中, 戰爭片就達五部之多。 《生死諜變》、《太極旗飄揚》、《實尾島》、《歡迎來到東莫村》等電影沖出亞洲, 甚至具有了世界性的影響。 戰爭類型片成為韓片征服亞洲觀眾和票房的新寵, 在某種程度上亦是韓國人痛定思痛反思歷史的代言者。

《歡迎來到東莫村》的背景發生在朝鮮戰爭期間, 兩名韓國士兵, 三名朝鮮人民軍和一位美國飛行員因為種種意外, 在未受戰火波及的東莫村意外遭逢。 他們從敵對到和解、從仇人變成友人, 最後當東莫村即將遭受戰爭的無妄之災時, 這群來自不同陣營的士兵團結一致, 凜然赴死, 決定拯救無辜而美麗的東莫村, 捍衛人類共同的道義良知。

這部極具喜劇色彩的賣座商業片, 背後是對戰爭荒謬性的極盡諷刺之意。

電影避開戰爭片慣用的血腥暴力, 用浪漫色彩表達了人們對和平與愛的渴望, 締造出“美帝國誤入蝴蝶穀, 小共產暗戀桃花源”這樣一種雅俗共賞的另類韓國主旋律。 影片超越了簡單的是非對錯和民族立場, 在一個充滿童心友善的農耕村莊裡, 展示人類如何用博愛寬容沖淡戰爭的陰霾。 四兩撥千斤的藝術效果, 是該片獨樹一幟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 韓國戰爭片已經成為了一種很超前的文化思潮。 它用藝術的手段, 非常充分地訴說了他們在一百年以來, 尤其是朝鮮戰爭中, 所遭受的民族分裂之痛。 最後的呈現是超越了階級矛盾, 超越了國家民族的狹隘的情感視角, 上升到對人性矛盾的揭示,

上升到戰爭對人的傷害。 從《太極旗飄揚》的緊張激烈, 到《實尾島》、《收件人不詳》的殘酷反思, 再到《歡迎來到東莫村》的黑色幽默, 從各個側面對戰爭進行了深層的批判和思索。

近年來戰爭電影卻難以實現質的突破。 作為同樣以儒家文化為底蘊的東方敘事方式, 韓國戰爭片帶給中國諸多啟示。 中韓兩國的文化市場和審美取向當中, 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 比如兄弟鬩牆的分裂悲劇、飽受侵略殖民的歷史以及多年戰爭的動亂。 但對比中韓兩國的戰爭影像敘事, 中國人缺少對人文主義的探索。 對繼承儒學價值觀的中國人而言, 戰爭觀念是“有道”伐“無道”, 但是文化發展到今天, 如果我們在文學創作中只停留在對戰爭殘酷的思考方式上,

不接受一些起碼的普世性的東西, 不站在更高層面的人類角度來分析戰爭爆發的原因, 我認為我們的戰爭電影越走越窄。

且看和大陸隔著海峽的中國臺灣地區, 它的電影也承擔著政治教化的功能, 但是《賽德克•巴萊》的出現, 表明了臺灣已經有了一部國際范兒的、真正跟國際接軌的戰爭大片。 事實上中國導演也做了一些探索, 比《鬼子來了》《南京南京》《鬥牛》, 但是大眾沒有接受, 一個問題是, 大家會覺得是陸川代表他電影中的日本角色在思考。

再舉一個例子, 美國導演伊斯特•伍德《父輩的旗幟》和《硫磺島家書》, 一個人用兩種視角來拍硫磺島戰爭。 結果他拍日本人的這部電影反而獲得了更高的聲望,

這說明伊斯特•伍德對日本文化有著特別深入的瞭解和研究, 他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前幾年李安拍了一部《色戒》, 法國有一部同類型影片叫《沉靜如海》。 影片中, 一位知識淵博的納粹軍官住進了法國少女妮安娜的家, 最終兩人產生感情。 妮安娜那份不可言說的愛情雖被戰爭綁架, 又被戰爭俘虜。 在德軍上尉面臨地下組織暗殺的生死時刻, 她情難自禁地挺身而出挽救了他。 片尾, 法西斯崩潰在即, 德軍上尉即將奔赴戰局惡化的蘇德戰場。 告別的瞬間, 妮安娜終於無法自持地追出門去。 她淚流滿面渾身顫抖著對他說出了唯一的一句話:“再……見!”

無獨有偶, 英國作家毛姆寫過一篇非常相似的小說《未被征服的女人》,作品同樣講述一名德軍士兵漢斯愛上了一位法國女孩安內特。 不同的是,那是一個以慘烈結局收場的故事:無論漢斯如何費盡心機,大獻殷勤,也未能贏得芳心——安內特滿懷仇恨,最後殘忍地溺死了漢斯強姦她時無意中懷上的孩子。

主題如此相似,風格卻迥然不同。三部相同題材的作品對比中,透視出中國戰爭片只向蘇聯學習的單一性和淺表性。舉個例子,在蘇聯電影《第41個》中,最後女紅軍的階級情感占勝了人性,她舉起了槍,對準了她所愛的那位白軍軍官,把他斃了,並稱之為第41個。

這種跨文化、跨國別的對比還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同樣表現越戰題材,美國導演斯通的“越戰三部曲”、中國老作家徐懷中的《底色》、越南作家保甯的《戰爭哀歌》,都表達了一種理念,即它還是真正的去關注人,而不是過多的去追究戰爭的罪責,或者說挑起戰爭的原因。換句話說,普適價值是人類共通互享的文明成果。

蘇聯電影《伊萬的童年》,著重突出戰爭對兒童的傷害摧殘,用夢幻的美好真誠來反襯戰爭的冷酷殘忍。影片結尾,伊萬被絞死的鏡頭那麼震撼人心:德軍死亡檔案裡伊萬的照片飄下黑黑的地下室,鏡頭變幻出伊萬仇恨的眼神,跟著出現刑具、絞索、伊萬倒滾地上的頭部特寫。伊萬臨死前的眼神觸動生命最後的珍貴記憶,美好童年,遊戲追逐,鮮花遍地……

而在一些國產影片中,我們的小英雄往往顯得過於成熟、冷靜。至於戰爭對個體生命的心靈戕害(不管是敵人還是我們自己),似乎未見作家(編導)有所著墨。可是,如果我們總是把主人公塑造得像蠟像一般聖潔,最終也會跟蠟像一樣蒼白。

沒有反思的眼淚只是水。我們是時候梳理反省一下中國的戰爭文藝創作了。要防止濫制更多“抗戰雷劇”般的膚淺之作,除了體制要提供更寬鬆的創作空間,還需要努力發掘我們宣導的主流價值與普適價值之間的思想交集,不斷提升戰爭文學的內在張力和外在傳播力。如果要在更大座標上講述好中國故事,就應該重溫一下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時對同行們的諄諄告誡:一位作家的內心裡如果沒有憐憫、自尊、同情這些“古老的真理”,任何小說都只能曇花一現,不會成功。因為“他不是寫愛情而是寫情欲,他寫的失敗是沒有人失去可貴東西的失敗,他寫的勝利是沒有希望或同情的勝利。他不是為遍地白骨而悲傷,所以留不下深刻的痕跡。他寫的不是心靈而是內分泌……”

不同的是,那是一個以慘烈結局收場的故事:無論漢斯如何費盡心機,大獻殷勤,也未能贏得芳心——安內特滿懷仇恨,最後殘忍地溺死了漢斯強姦她時無意中懷上的孩子。

主題如此相似,風格卻迥然不同。三部相同題材的作品對比中,透視出中國戰爭片只向蘇聯學習的單一性和淺表性。舉個例子,在蘇聯電影《第41個》中,最後女紅軍的階級情感占勝了人性,她舉起了槍,對準了她所愛的那位白軍軍官,把他斃了,並稱之為第41個。

這種跨文化、跨國別的對比還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同樣表現越戰題材,美國導演斯通的“越戰三部曲”、中國老作家徐懷中的《底色》、越南作家保甯的《戰爭哀歌》,都表達了一種理念,即它還是真正的去關注人,而不是過多的去追究戰爭的罪責,或者說挑起戰爭的原因。換句話說,普適價值是人類共通互享的文明成果。

蘇聯電影《伊萬的童年》,著重突出戰爭對兒童的傷害摧殘,用夢幻的美好真誠來反襯戰爭的冷酷殘忍。影片結尾,伊萬被絞死的鏡頭那麼震撼人心:德軍死亡檔案裡伊萬的照片飄下黑黑的地下室,鏡頭變幻出伊萬仇恨的眼神,跟著出現刑具、絞索、伊萬倒滾地上的頭部特寫。伊萬臨死前的眼神觸動生命最後的珍貴記憶,美好童年,遊戲追逐,鮮花遍地……

而在一些國產影片中,我們的小英雄往往顯得過於成熟、冷靜。至於戰爭對個體生命的心靈戕害(不管是敵人還是我們自己),似乎未見作家(編導)有所著墨。可是,如果我們總是把主人公塑造得像蠟像一般聖潔,最終也會跟蠟像一樣蒼白。

沒有反思的眼淚只是水。我們是時候梳理反省一下中國的戰爭文藝創作了。要防止濫制更多“抗戰雷劇”般的膚淺之作,除了體制要提供更寬鬆的創作空間,還需要努力發掘我們宣導的主流價值與普適價值之間的思想交集,不斷提升戰爭文學的內在張力和外在傳播力。如果要在更大座標上講述好中國故事,就應該重溫一下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時對同行們的諄諄告誡:一位作家的內心裡如果沒有憐憫、自尊、同情這些“古老的真理”,任何小說都只能曇花一現,不會成功。因為“他不是寫愛情而是寫情欲,他寫的失敗是沒有人失去可貴東西的失敗,他寫的勝利是沒有希望或同情的勝利。他不是為遍地白骨而悲傷,所以留不下深刻的痕跡。他寫的不是心靈而是內分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