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誕生於上世紀20年代,經歷輝煌與衰落後 連環畫會復興嗎?

5月12日, “中國故事”當代繪本藝術拓展研討會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 記者 鄭宇 攝

5月12日、13日, “中國故事”當代繪本藝術拓展研討會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

連環畫在當下的意義是什麼?連環畫還會復興嗎?成為專家們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 作為繪本的一種重要形式, 連環畫曾在中國擁有不可取代的藝術地位, 甚至成為一段國民記憶。 今天, 我們該怎麼看待連環畫?那些輝煌的過去是否還能重現?

輝煌

《鐵道遊擊隊》曾再版20次

連環畫又稱連環圖畫、小人書。 1925年至1927年, 上海世界書局推出了《連環圖畫水滸》《連環圖畫西遊記》《連環圖畫三國志》《連環圖畫封神榜》, 並在書內印有“連環圖畫是世界書局所首創”的文字, 成為我國的第一套連環畫書。 繪畫者陳丹旭, 也成為中國第一位連環畫畫家。

中國連環畫一誕生, 就得到市場的認可, 並由此出現了專門從事連環畫創作的畫家。

中國美協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沈堯伊介紹, 1949年到1966年, 連環畫得到迅速發展, “當時提倡藝術要為廣大工農兵服務, 由於圖畫的通俗性, 連環畫也成為教育民眾的一種重要方式。 ”期間, 由丁斌曾、韓和平繪畫的10冊套《鐵道遊擊隊》曾再版20次, 印數達到3652萬冊, 創造了業內奇跡。

上世紀80年代, 連環畫迎來“黃金時代”。 僅1982年, 就出版連環畫作品2100余種, 單本印量10萬冊。 此時的連環畫有了豐富的色彩, 內容也不僅局限于傳統故事與名著。 1980年, 中央美術學院開設連環畫專業, 培養了大批人才。

那個時代, 中國連環畫也逐漸受到國際認可, 連環畫畫家賀友直在1987年還受法中友協邀請, 在法國昂古萊姆舉辦了個人作品展。

衰落

再次進入視野已是收藏品

1985年後, 隨著人們娛樂生活的越發豐富, 連環畫開始走下坡路。 年輕的美術人才不再看重這種藝術形式, 而因為“賣不動”, 出版社對連環畫也不再感興趣。 幾乎與此同時, 日本漫畫開始以積蓄已久的力量衝破市場, 來到中國孩子的面前。

1990年, 在僅僅成立10年之後, 中央美術學院撤銷了連環畫專業。 2000年後, 當中國連環畫再次回歸到大眾視野, 已經是以收藏品的身份了。 2005年春季, 程十發的一部連環畫原稿拍賣成交價高達1100萬元。

然而, 作為收藏品的連環畫火了, 作為一種繪畫形式的連環畫卻漸行漸遠。

1996年, 中國連環畫代表人物賀友直去世, 連環畫愛好者們集體傷感了一次。 一位元粉絲在其訃告內容後跟帖:“連環畫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死了。

回歸

注重中國故事與本土特色

連環畫真的死了嗎?沈堯伊說, 用圖畫講故事, 用圖畫看故事是人的本能, “我對連環畫的未來很看好。 ”

沈堯伊介紹, 近年來, 隨著繪本熱, 連環畫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2010年以來,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架上連環畫展已經舉辦四屆。 展覽中, 連環畫已從“小人書”的單一樣式變身為展廳藝術品, 為更多年輕人所瞭解。

此外, 各個藝術院校也在積極開展相關專業教育, 如四川美術學院就整合相關學科資源, 拓展全科專業方向, 在全國美術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公共繪畫系, 設置連環畫、插畫與繪本等專業方向。

重慶出版集團美術出版分社社長郭宜介紹, 近年來, 國內連環畫更注重中國故事與本土特色,

如重慶出版社就出版了《老重慶字型大小掌故》《蓬安傳說連環畫》《中國城市文化故事系列連環畫之奉節傳奇》等作品, 在市場上廣受歡迎。 同時, 重慶還湧現出掃把、蟲蟲、卡斯丁多等新生代繪本藝術家, 他們的奇思妙想與獨特的表現手法也成為連環畫的一種外延與補充。

“日韓漫畫的確在一段時間對我們本土的連環畫和插畫造成了衝擊,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 看日韓漫畫長大的那一代人已經拿起畫筆表達自己的審美訴求了。 他們的作品有本土文化的積澱, 也有外來文化的痕跡, 但終究有了自己的獨特面貌。 ”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晨說, “我們要做的是與時俱進、放眼世界, 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優勢,吸納有才華、有熱情的創作群體,用具有前瞻性的思維方式引導和推動連環畫的創新與發展。”

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優勢,吸納有才華、有熱情的創作群體,用具有前瞻性的思維方式引導和推動連環畫的創新與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