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法地”效法地球母親的“厚德載物”——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

干支紀年:丁酉年 乙巳月 戊戌日

這部《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 是熊春錦先生近年來對老子《德道經》潛心研究探索的又一大成果。

本書主要是對老子《德道經》裡“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這四個次第中的第一次第“人法地”思想的揭秘。 由於人類的離道失德, 導致了人的品質全面退化, 體內先天能量銳減, 已經不具備天地那樣的品質, 所以老子在五千言中就提出了先要“人法地”,

然後再來“地法天”, 依次而修, 才能成就德道。

“人法地”不僅是修真證道的基石, 也直接關係著人的身體健康。 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 與人體生命關係最直接的莫過於地球。 人們都想健康長壽, 但是對生命健康的真理卻知之甚少。 人們只知用雞鴨魚肉填充肚皮,

服用營養品補品, 以求健康, 反而難怪病癒多, 一些常見病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長期以來, 人類在對性命的認識存在著誤區, 對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中醫學、道醫學和養生學漠然視之, 否定自己的根文化, 有人甚至提出要廢除中醫。 百多年來的崇洋媚外, 使我們既遠離了道德, 也造成了對人體生命學的盲知。 具體表現在對生命的重顯不重隱, 知陽不知陰;只知好吃好喝以養形身, 而不知人體還存在著另一個性體系統, 不給他們提供道德精神食糧, 使這些生命體期處在饑餓狀態中, 這是人多災多病、人生際遇坎坷的最根本原因。

由於社會對人體生命學的偏知, 人們對黃老學說中的“人法地”思想更是陌生。

人們生存在地球上, 卻不知地球與人體存在著的全息性依存關係, 所以對人身這個天下最大的學問, 卻渾渾噩噩, 糊裡糊塗。

人身七尺之軀, 看似平常, 但他卻是宇宙的全息性縮影。 人體從上到下, 從頭到足, 從內到外, 從五臟六腑、經絡脈道, 到四肢百骸, 毛髮骨骼……無不與天地相對應, 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人們雖然都珍愛自己的生命, 但卻不明其理, 不知妙要, 於是便出現了有病亂投醫, 養生瞎盲撞, 胡吃亂喝, 惜命卻如同害命的現象比比皆是。

“人法地”之學, 就是人體生命健康長壽的學說, 其理法都是先輩們在大智慧狀態下顯隱同觀, 並經過他們自身驗證過的生命真理。 這些真理在黃帝、老子、莊子、丹經等經典中都有大量的論述。 《黃帝內經》“天德養人性, 地氣養人命”。 祖先們早在五千年前對人體有性命兩大系統的真理就有全面的定論, 先輩們所揭示的生命奧秘, 都離不開天德養精神, 地氣養形身這兩大原則。 而不是西方醫春學僅從解剖學所知的生命表像。 地氣是地球得天德的三元物質(質元、物元、體元)而化生成的一種有質無形的精華物質,地球就是用這種特殊的乳汁養育人體形身(包括萬物),才使人得以健康生存。地氣與人體生命休戚相關,得之者健康長壽,失之者多病多殃,命運亦不會吉昌。

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德道經》中,對人體生命有許多直指本根的論述。例如在“生死章”、“貴生章”、“治水章”、“實腹章”、“長生章”、“守母章”等章節,以及本書所揭示的“四次第”中的“人法地”思想,都是直指生命本源的真理。只是老子並未直言,而是將生命的真諦及其聖人之治的科學方法,採用句中藏訣的隱喻形式,提供給後人進行解讀和領悟。但是,在當今人們遠離道德、信德嚴重缺失的愚智時代,先天慧性盡失的現代人,有幾個能直接從這五千言中窺見生命的奧秘呢?沒有名師指點,都會迷在霧山中。

熊先生遠見卓識,以他寬廣的慈悲胸懷,依託他自幼研讀《老子》的深厚底蘊,憑據他數十年從醫和對道醫學的豐富知識,運用天人合一的大慧識,在本書中對“人法地”這個生命大課題進行了全面揭秘;並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實際,“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將他多年探索研究的心血都傾注在本書中,以他過人的膽識,為我們揭示了“人法地”領域許多新內容、新理論,使我們眼前為之一亮,思維躍然天地之間,從而茅塞頓開,讀後令人十分敬仰,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這本《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熊先生以廣博的哲學、天文學、歷史學、人文學、生命學、道醫學等知識,縱橫古今,顯隱共探,廣征博引,不僅揭示了“人法地”思想的真諦,還闡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養生觀,解析了老子以上善德水治理人身的秘要。並且從常道與非常道的結合,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地互相滲透,以他獨到的見解、精闢的論述,深刻而廣泛地論證了人體生命與天地的密切關係,為我們開闢了一條生命回歸自然,和諧健康的正確途徑。

本書所論的觀點,多是從未見諸文字的珍寶,有些內容在過去都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傳”的秘訣要竅。因而讀來如拂春風,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如獲至寶,不由得你會產生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自古以來就有“命靠師傳”之規。但是真傳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受傳者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德和良好的道德品格,並經過長期考驗合格後才能傳授。古時授徒都要經過“三年打柴,三年燒火,三年掃地”的嚴格核對總和篩選,符合標準後,師者才悄悄地附耳密授。為什麼歷史上對練命的秘法如此嚴謹呢?就是因為唯恐誤傳給缺信少德的人而為害社會和誤導他人,那樣將會遭到天譴。這便是自古“修真者多如牛毛,成就者鳳毛麟角”的根本原因。所以先輩們歷來言及“人法地”煉命中的安爐立鼎、丹道火候等秘法時,都是千比萬喻,繞來轉去,就是不直言、不公開言。今逢道德文明復興的佳期,熊先生審時度勢,順應自然,以博大的慈愛心,直泄了老子“人法地”之秘,這無疑是人類的福音。由於本書與天地道德的資訊相通,所以字裡行間都閃灼著道德智慧的光芒,照亮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光明之路。

“人法地”所論的人體生命學,是一個寵大的理論體系和科學方法實踐體系,若無明師指點,任爾聰明過顏回,也難窺破個中秘。《黃帝四經》中說:“不尊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神”就是性體靈真,“根”就是命身肉體。人的命體矗立在三維空間,性體之根在天心,命體根在地心,同時也在自己體內。不修“人法地”的常人,體內的地就像撂荒了的亂石灘,雜草叢生,瘡痍滿目,污水橫流,使生存在體內的心肝脾腎肺等各個分支系統的眾多子民,不僅遭殃受害;加之不修道德,性體系統沒有道德食糧的營養,使他們長期處在饑餓狀態,他們怎麼能安身立命,怎麼能支撐人的性命健康呢?

丹經中的“動靜知宗祖”,這裡的“宗祖”,就是要在“人法地”中找到人體內的祖根本源去修證,才能真正地效法地母,獲得長生。人身本是一棵無根樹,這個肉身軀殼在常人看來就是唯一寶貴的,卻不知這個肉身只不過是性體真主人的房屋而已,一旦房倒屋塌,真主人離去,性命分離,即是死亡。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氣斷則人亡。這個氣裡既有天德之炁,也有地球的地炁;有先天之炁,也有後天之氣,共同支撐著人體性與命兩大系統的生存。法地就要明白地在人體的何處?人體的天就在胸部心區以上,人體內的地泛指小腹區,而地球的場性在人身體內的具體位置,就濃縮在包括會陰在內的三角肌內。“人法地”的奧秘,全都在這塊肌肉的鍛練再造上,這對現代人來說,是從未聞過的生命新路!

人體本來是個報身,既是曆世所造業力因果報應的承受器,同時也是載德載道的載體。“人法地”就是要對天賜地養的人體生命進行改造、翻新、加固,將它打造成為一個“縱橫逆順沒遮欄,光明剔透無障緣”的載道之器,為天地萬物所用,為國家民族所用,這才是“人法地”的根本目的。

“人法地”的意義非常廣遠,在當今人們多躁動的時代,顯得尤其重要。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人人都想壽比南山,長生不老,可是世間常人一般高夀者也不過百餘歲,而且稀之又稀。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德道經》第51章“無私”)天地為什麼能長久?就是因為他們無私無欲。人要像天地那樣長久,就要效法天地那樣的道德品格和大公無私精神,就能改變自己的死地為生地。

“人法地”的生命再造工程實踐,首重信德。信德的自然屬性為土,地球母親的“厚德載物”,充分體現了土性信德的品格。“法地”就要像地球那樣寬厚樸實的德性,對地球母親恭敬誠信,像地球那樣尊道貴德,具有慈愛、包容、寬恕、寧靜、忍辱等品格。具備了這些品格,才能與地球同心同德,和諧共振,才能獲得地球母親的賜予。現今社會人們的信德板為貧瘠,信德都存在著不同的缺失,如果不樹立堅定的信德基石,實踐“人法地”就是空中樓閣,無法得到天地的回應。在喪失信德的情況下,僅憑一顆利己的私心貪欲,只是為了個人活命而法地,即使你使出渾身解數拼命地去煉命,也終將一事無成。實踐“人法地”,就要將自己心居於道0,運用德一駕馭體內性命的陰陽,通過勤修苦證,將體內的陰陽都轉入到一,歸入到道0,這也是老子給我們子孫後代遺留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根本性秘密。

人們啊,頭頂青天,足踏大地,靠天德地氣的滋養而活命,卻不知感恩,反而常生抱怨心,這就是不肖子孫了!天父地母默默地消耗著她們的能量,無私地養育我們人類,雖然她們從不索取回報,只是靜靜地期待我們回歸道德,回歸到天地父母的懷抱,用我們的德性,向天德地氣添加哪怕一滴德性能量,也算是奉獻了我們一份孝心,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那才是天地對人類的希望。老子在《德道經》第81章中所說:“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只要我們人類都能尊道貴德,不以世俗的盲知和野性辱沒天地,不辱自己內身國的眾生,人身這個內天地將會歸於德一。人人都能效法地球,與自然之道相合相融同心同德,那麼整個天地萬物將會實現大和諧、大團圓、大統一、大文明,這也是我們人類的福祉所在。

願本書引導我們人人走進“人法地”的行列,回歸到地母,德母的懷抱裡,母子團圓,共用長生久視之樂吧!

摘選自熊春錦老師部分講座書籍和德慧智國學線上書院

延伸閱讀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地氣是地球得天德的三元物質(質元、物元、體元)而化生成的一種有質無形的精華物質,地球就是用這種特殊的乳汁養育人體形身(包括萬物),才使人得以健康生存。地氣與人體生命休戚相關,得之者健康長壽,失之者多病多殃,命運亦不會吉昌。

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德道經》中,對人體生命有許多直指本根的論述。例如在“生死章”、“貴生章”、“治水章”、“實腹章”、“長生章”、“守母章”等章節,以及本書所揭示的“四次第”中的“人法地”思想,都是直指生命本源的真理。只是老子並未直言,而是將生命的真諦及其聖人之治的科學方法,採用句中藏訣的隱喻形式,提供給後人進行解讀和領悟。但是,在當今人們遠離道德、信德嚴重缺失的愚智時代,先天慧性盡失的現代人,有幾個能直接從這五千言中窺見生命的奧秘呢?沒有名師指點,都會迷在霧山中。

熊先生遠見卓識,以他寬廣的慈悲胸懷,依託他自幼研讀《老子》的深厚底蘊,憑據他數十年從醫和對道醫學的豐富知識,運用天人合一的大慧識,在本書中對“人法地”這個生命大課題進行了全面揭秘;並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實際,“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將他多年探索研究的心血都傾注在本書中,以他過人的膽識,為我們揭示了“人法地”領域許多新內容、新理論,使我們眼前為之一亮,思維躍然天地之間,從而茅塞頓開,讀後令人十分敬仰,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這本《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熊先生以廣博的哲學、天文學、歷史學、人文學、生命學、道醫學等知識,縱橫古今,顯隱共探,廣征博引,不僅揭示了“人法地”思想的真諦,還闡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養生觀,解析了老子以上善德水治理人身的秘要。並且從常道與非常道的結合,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地互相滲透,以他獨到的見解、精闢的論述,深刻而廣泛地論證了人體生命與天地的密切關係,為我們開闢了一條生命回歸自然,和諧健康的正確途徑。

本書所論的觀點,多是從未見諸文字的珍寶,有些內容在過去都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傳”的秘訣要竅。因而讀來如拂春風,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如獲至寶,不由得你會產生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自古以來就有“命靠師傳”之規。但是真傳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受傳者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德和良好的道德品格,並經過長期考驗合格後才能傳授。古時授徒都要經過“三年打柴,三年燒火,三年掃地”的嚴格核對總和篩選,符合標準後,師者才悄悄地附耳密授。為什麼歷史上對練命的秘法如此嚴謹呢?就是因為唯恐誤傳給缺信少德的人而為害社會和誤導他人,那樣將會遭到天譴。這便是自古“修真者多如牛毛,成就者鳳毛麟角”的根本原因。所以先輩們歷來言及“人法地”煉命中的安爐立鼎、丹道火候等秘法時,都是千比萬喻,繞來轉去,就是不直言、不公開言。今逢道德文明復興的佳期,熊先生審時度勢,順應自然,以博大的慈愛心,直泄了老子“人法地”之秘,這無疑是人類的福音。由於本書與天地道德的資訊相通,所以字裡行間都閃灼著道德智慧的光芒,照亮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光明之路。

“人法地”所論的人體生命學,是一個寵大的理論體系和科學方法實踐體系,若無明師指點,任爾聰明過顏回,也難窺破個中秘。《黃帝四經》中說:“不尊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神”就是性體靈真,“根”就是命身肉體。人的命體矗立在三維空間,性體之根在天心,命體根在地心,同時也在自己體內。不修“人法地”的常人,體內的地就像撂荒了的亂石灘,雜草叢生,瘡痍滿目,污水橫流,使生存在體內的心肝脾腎肺等各個分支系統的眾多子民,不僅遭殃受害;加之不修道德,性體系統沒有道德食糧的營養,使他們長期處在饑餓狀態,他們怎麼能安身立命,怎麼能支撐人的性命健康呢?

丹經中的“動靜知宗祖”,這裡的“宗祖”,就是要在“人法地”中找到人體內的祖根本源去修證,才能真正地效法地母,獲得長生。人身本是一棵無根樹,這個肉身軀殼在常人看來就是唯一寶貴的,卻不知這個肉身只不過是性體真主人的房屋而已,一旦房倒屋塌,真主人離去,性命分離,即是死亡。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氣斷則人亡。這個氣裡既有天德之炁,也有地球的地炁;有先天之炁,也有後天之氣,共同支撐著人體性與命兩大系統的生存。法地就要明白地在人體的何處?人體的天就在胸部心區以上,人體內的地泛指小腹區,而地球的場性在人身體內的具體位置,就濃縮在包括會陰在內的三角肌內。“人法地”的奧秘,全都在這塊肌肉的鍛練再造上,這對現代人來說,是從未聞過的生命新路!

人體本來是個報身,既是曆世所造業力因果報應的承受器,同時也是載德載道的載體。“人法地”就是要對天賜地養的人體生命進行改造、翻新、加固,將它打造成為一個“縱橫逆順沒遮欄,光明剔透無障緣”的載道之器,為天地萬物所用,為國家民族所用,這才是“人法地”的根本目的。

“人法地”的意義非常廣遠,在當今人們多躁動的時代,顯得尤其重要。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人人都想壽比南山,長生不老,可是世間常人一般高夀者也不過百餘歲,而且稀之又稀。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德道經》第51章“無私”)天地為什麼能長久?就是因為他們無私無欲。人要像天地那樣長久,就要效法天地那樣的道德品格和大公無私精神,就能改變自己的死地為生地。

“人法地”的生命再造工程實踐,首重信德。信德的自然屬性為土,地球母親的“厚德載物”,充分體現了土性信德的品格。“法地”就要像地球那樣寬厚樸實的德性,對地球母親恭敬誠信,像地球那樣尊道貴德,具有慈愛、包容、寬恕、寧靜、忍辱等品格。具備了這些品格,才能與地球同心同德,和諧共振,才能獲得地球母親的賜予。現今社會人們的信德板為貧瘠,信德都存在著不同的缺失,如果不樹立堅定的信德基石,實踐“人法地”就是空中樓閣,無法得到天地的回應。在喪失信德的情況下,僅憑一顆利己的私心貪欲,只是為了個人活命而法地,即使你使出渾身解數拼命地去煉命,也終將一事無成。實踐“人法地”,就要將自己心居於道0,運用德一駕馭體內性命的陰陽,通過勤修苦證,將體內的陰陽都轉入到一,歸入到道0,這也是老子給我們子孫後代遺留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根本性秘密。

人們啊,頭頂青天,足踏大地,靠天德地氣的滋養而活命,卻不知感恩,反而常生抱怨心,這就是不肖子孫了!天父地母默默地消耗著她們的能量,無私地養育我們人類,雖然她們從不索取回報,只是靜靜地期待我們回歸道德,回歸到天地父母的懷抱,用我們的德性,向天德地氣添加哪怕一滴德性能量,也算是奉獻了我們一份孝心,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那才是天地對人類的希望。老子在《德道經》第81章中所說:“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只要我們人類都能尊道貴德,不以世俗的盲知和野性辱沒天地,不辱自己內身國的眾生,人身這個內天地將會歸於德一。人人都能效法地球,與自然之道相合相融同心同德,那麼整個天地萬物將會實現大和諧、大團圓、大統一、大文明,這也是我們人類的福祉所在。

願本書引導我們人人走進“人法地”的行列,回歸到地母,德母的懷抱裡,母子團圓,共用長生久視之樂吧!

摘選自熊春錦老師部分講座書籍和德慧智國學線上書院

延伸閱讀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