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花開忘憂,春暉無盡:母親節獻給母親的詩

萱草:母親花

《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 言樹之背。 ”

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 北堂也。 唐陸德明釋文:諼, 本又作萱。

萱草, 俗稱金針菜, 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 根肥大, 葉叢生, 狹長, 背面有棱脊。 春秋行分株繁殖。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種, 或野生於濕地。

花漏斗狀, 橘黃色或桔紅色, 無香氣, 可作蔬菜, 或供觀賞。 根可入藥。 古人以為種植此草, 可以使忘憂, 因稱忘憂草。 嵇康在《養生論》中即有“合歡蠲忿, 萱草忘憂”。

按古制, 北堂為古代士大夫主婦之居室。 北堂樹萱, 可以令人忘憂。 後世因之以“萱堂”代指母親的居室, 並藉以指稱母親。 相應的 “北堂”, 亦代指母親的居室, 亦用以借稱母親或祖母。

墨萱圖(其一)

元 王冕

燦燦萱草花, 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 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 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 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 愧聽慧鳥語。

除了萱草忘憂, 我們的詩人還這樣讚頌母愛:

慈母手中線:我們的衣服

故衣

宋 林景熙

篋中出故衣, 絡緯聲四壁。

昔年慈母線, 一一手所曆,

眷眷遊子心, 惻惻虛堂夕。

逝水不返流, 孤雲杳無跡。

空令攬衣人, 一線淚一滴。

衣弊奈有時, 母恩無窮期。

終鄰寸草心, 何以報春暉。

朝寒縱砭骨, 念此不忍披。

且複返所藏,

永寄霜露思。

春暉:母愛的光輝

春草軒

元 楊維楨

草生西堂下, 沱水含清漪。

皓髮在堂上, 遊子今已歸。

大兒佩紫綬, 小兒著緋衣。

嚴君親受禮, 慈母舊斷機。

春草承雨露, 惟恐朝日晞。

願持此日意, 永報一春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