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秉燭達旦,其實都是因為嫂子

三國時期的張遼, 也算是一代猛人。 歸順曹操後, 進步很快, 白馬坡時還被顏良欺負, 後來在逍遙津“七千破十萬”, 打得孫權抱頭鼠竄, 甚至連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哭鬧, 給後世留下一則“張遼止啼”的傳奇故事。 然而, 張遼雖然武功蓋世, 但僅止于名將, 沒有像關羽一樣成神成聖。

許昌護城河

許昌的三國遺跡, 如果說丞相府是白臉曹操運籌帷幄的大本營, 春秋樓則為紅臉關羽夜讀春秋的過渡房, 二者相距不遠。 他倆在這裡上演了一段“誠信”與“忠義”的好戲, 成為千古絕唱。 這其間穿針引線, 試探傳話, 就少不了“與羽甚厚”的張遼。

關公夜讀春秋

其實, 春秋樓就是一座關帝廟, 始建於元代, 如今所見殿宇多為明清風格建築。 從山門往裡, 依次為春秋樓、刀印樓、關聖殿;內院是園林風格宮苑的甘糜二後宮, 側院還有問安亭、水榭、掛印封金堂等。 難得的是, 隔壁就是文廟, 進入戟門, 就是供奉孔子的大成殿。 將文聖人和武聖人並列, 共同祭祀, 實屬罕見。

關宅

關公是朝廷和民間共同樹立起來的忠義仁勇的道德標杆, 曹操只是陪襯。 有種說法, 凡華人聚居之地, 皆有關廟。 關羽去世後, 逐漸被神化, 被民間尊為“關公”。 歷代對關公的追諡, 以明清為最, “協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 一路晉級, 從“帝”到“聖”, 與文聖孔子並列, 成為中華民族的楷模。

春秋樓入口

話又說回來, 這座寫著“關宅”的建築群, 只是後人為紀念關羽想像出來的院落。 《三國志》裡說:“建安五年(200), 曹公東征, 先主奔袁紹, 曹擒羽以歸, 拜為偏將軍, 禮之甚厚。 ”而對關羽“夜讀春秋”的描述, 只有一句話:“羽好左氏傳, 諷誦略皆上口。 ”

刀樓

曹操“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 謂張遼日:‘卿試以情問之。 ’既而遼以問羽, 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 然吾受劉將軍厚恩, 誓以共死, 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 吾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後來, “及羽殺顏良, 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 羽盡封其所賜, 拜書告辭。 ”關羽心高氣傲, 被曹操俘虜, 自然是一百個不服氣, 所以他“降漢不降曹”, 那怕曹操幫他弄來“漢壽亭侯”的金印, 最後還是“封金掛印”一走了之, 毫不留戀。我倒覺得,他這樣一個又高又帥的男人,壓根就沒瞧上個頭矮小的曹操。

印樓

“羽盡封其所賜”很有來頭。傳說關羽善理財,發明“日清簿”,設“原、收、出、存”四項,被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鼻祖,所以奉為武財神和商業神。

新建的關聖殿

《三國演義》裡這樣描繪: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祭祀,廟內建“春秋樓”,也稱“秉燭達旦處”。甚至有人說,關羽其實是沒地方睡覺,才夜觀春秋,以此打發無聊時光。清人有詩“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即指該事。

曹操送給關羽的美人

現在的春秋樓是關帝廟的主體建築,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彩像。樓下有石碑兩通,一為“關王辭曹操之圖”石碑,二是劉宗周翻刻吳道子所畫的關公像,彌足珍貴。東院分前宮、後宮,有二位皇嫂的塑像。

甘糜二夫人

另有一通“關帝詩竹”石碑,上刻修竹,葉片組成一首五言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自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相傳為關羽所作。關羽在許昌時,“身在曹營心在漢”,知道劉備下落後,決心去追隨。但當關羽向曹操辭行時,曹操不忍他離去,故意裝病不見。關羽無奈,作丹青竹子圖,畫中藏詩以明志,送給曹操辭行。

春秋樓

我在洛陽關林曾見過此畫,聽說在登封少林寺、南陽武侯祠、涿州三義廟、奉節白帝城等處也有。但我總覺得是後人的偽作,這首詩格律嚴整,至少是唐以後的作品,詩中語氣,甚至是近現代口吻。當然,如果真有這種雅事,就應該發生在許昌。

春秋樓全景

後面是新建的關聖殿,內塑關公及關平、周倉、廖化、王甫的金身,兩翼是刀樓和印樓,藏有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漢壽亭侯印。麥城兵敗,只有廖化一人逃出生天,後來還做了蜀中的先鋒。內院是“甘糜二後宮”,為劉備二位夫人的居所,塑有表現其日常生活的蠟像,惟妙惟肖。尤其曹操送給關羽的美人,不滿與怨恨,失望與無奈,表露無遺。

孔子及其門下

隔壁的孔廟比較簡單,大成殿內有孔子與其得意門生的雕像。相對武聖,文聖顯得低調而謙恭,讓人覺得許昌人是不是重武輕文?戟門前有座刻著“仁義禮智信”的麒麟壁,新舊石材料混搭,據說是孔廟最珍貴的文物。

麒麟壁

爬上鼓樓,見夕陽正紅,整座建築群沐浴在落日的餘暉裡。我拿起鼓槌,連敲三下,聲音沉悶渾濁。這鼓或許就是個擺設,有些日子沒有人敲了吧?

小重山,主要作品《伊朗,五月的薔薇》《去印度、與諸神同行》《去緬甸,帶上佛的微笑》《背包東南亞》《奔向湄公河》等。

與小重山同行wonweb

毫不留戀。我倒覺得,他這樣一個又高又帥的男人,壓根就沒瞧上個頭矮小的曹操。

印樓

“羽盡封其所賜”很有來頭。傳說關羽善理財,發明“日清簿”,設“原、收、出、存”四項,被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鼻祖,所以奉為武財神和商業神。

新建的關聖殿

《三國演義》裡這樣描繪: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祭祀,廟內建“春秋樓”,也稱“秉燭達旦處”。甚至有人說,關羽其實是沒地方睡覺,才夜觀春秋,以此打發無聊時光。清人有詩“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即指該事。

曹操送給關羽的美人

現在的春秋樓是關帝廟的主體建築,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彩像。樓下有石碑兩通,一為“關王辭曹操之圖”石碑,二是劉宗周翻刻吳道子所畫的關公像,彌足珍貴。東院分前宮、後宮,有二位皇嫂的塑像。

甘糜二夫人

另有一通“關帝詩竹”石碑,上刻修竹,葉片組成一首五言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自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相傳為關羽所作。關羽在許昌時,“身在曹營心在漢”,知道劉備下落後,決心去追隨。但當關羽向曹操辭行時,曹操不忍他離去,故意裝病不見。關羽無奈,作丹青竹子圖,畫中藏詩以明志,送給曹操辭行。

春秋樓

我在洛陽關林曾見過此畫,聽說在登封少林寺、南陽武侯祠、涿州三義廟、奉節白帝城等處也有。但我總覺得是後人的偽作,這首詩格律嚴整,至少是唐以後的作品,詩中語氣,甚至是近現代口吻。當然,如果真有這種雅事,就應該發生在許昌。

春秋樓全景

後面是新建的關聖殿,內塑關公及關平、周倉、廖化、王甫的金身,兩翼是刀樓和印樓,藏有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漢壽亭侯印。麥城兵敗,只有廖化一人逃出生天,後來還做了蜀中的先鋒。內院是“甘糜二後宮”,為劉備二位夫人的居所,塑有表現其日常生活的蠟像,惟妙惟肖。尤其曹操送給關羽的美人,不滿與怨恨,失望與無奈,表露無遺。

孔子及其門下

隔壁的孔廟比較簡單,大成殿內有孔子與其得意門生的雕像。相對武聖,文聖顯得低調而謙恭,讓人覺得許昌人是不是重武輕文?戟門前有座刻著“仁義禮智信”的麒麟壁,新舊石材料混搭,據說是孔廟最珍貴的文物。

麒麟壁

爬上鼓樓,見夕陽正紅,整座建築群沐浴在落日的餘暉裡。我拿起鼓槌,連敲三下,聲音沉悶渾濁。這鼓或許就是個擺設,有些日子沒有人敲了吧?

小重山,主要作品《伊朗,五月的薔薇》《去印度、與諸神同行》《去緬甸,帶上佛的微笑》《背包東南亞》《奔向湄公河》等。

與小重山同行wonweb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