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注意了:春季是孩子黃金長高季,怎麼幫孩子突破遺傳身高?

文/兜媽

關於孩子的身高, 一直都是我很焦慮的問題。 因為我和孩子爸本身不高, 兒子的平均身高在體檢時又總是處於中等偏下。

在社區遛彎時, 硬是認下了很多比自己年齡小的“哥哥姐姐”, 真是哭笑不得。

雖然有些父母並不擔心孩子未來的個頭, 但怎麼促進孩子長高, 一直都是熱門話題。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

最靠譜的當然是骨齡檢測法。

這種方法可以說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準確、最科學的預測方法。 需要X光拍手部和腕部。 但一般孩子其實沒必要做這項測試。

孩子能長多高, 大體上有兩種簡單演算法。

2歲身高 × 2 = 成年身高

這是一種超級簡單的預測方法(聽說籃球隊在選小運動員時就用此方法估算), 如果是男寶寶, 用他2歲時的身高乘以2, 得到的結果就是他成年後身高的一個粗略估算。 如果是女寶寶, 因為女寶寶長得比較快, 可以用她18個月時候的身高乘以2。

(父身高 + 母身高)÷ 2 = 成年身高

寶寶成年身高 = 父母平均身高 ± 6.35釐米(男生加, 女生減)

注:男寶在父母平均身高的基礎上加6.35釐米, 女寶則是減去6.35釐米;這個方法可能存在10釐米的誤差。

孩子長高80%靠遺傳, 請放下執念

有些父母自己不高, 但就是希望孩子將來長的很高。 然後就是各種補補補。 我認識個媽媽, 她跟我說, 全家幾乎都有讓孩子長高的執念, 媽媽讓孩子吃鈣粉, 爸爸讓孩子吃雞蛋, 奶奶讓孩子吃蝦皮, 姥爺讓孩子吃主食, 姥姥覺得除了家裡人之外的所有人說的都對。 結果怎麼樣呢?折騰半天,

孩子身高始終沒什麼大突破。 因為基因起到了80%的決定性作用。

未來身高有10cm的浮動機會

不過不用灰心, 就像很多主流兒科醫生提到的, 這裡面還會有上下浮動10釐米的誤差, 而這誤差就是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決定的, 也就是起了20%的作用。

基因無法改變,
我們就改變下環境因素

關鍵點1:補充維生素D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記住, 孩子都不缺鈣, 而是缺少促進鈣質合成的維生素D。 沒有維生素D, 飲食當中的鈣只有10%~15%被吸收。

建議:1歲以內, 400國際單位(IU)/天, 1歲至青少年, 600IU/天。

關鍵點2: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且營養均衡

有助於長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富含營養的食品,蛋白質、鈣、維生素A、維生素D、鋅。而我們亞洲人的食譜裡普遍缺乏。牛奶是富含蛋白質的優秀代表。寶寶不愛喝奶也不用特別糾結,平時可以提供優酪乳、乳酪作為補償。

建議:幼稚園孩子平均每人每餐150ml牛奶,6歲以上兒童每人每餐200ml牛奶。

關鍵點3:戶外活動不能落下

人體是很精密的一部機器,如果肌肉和骨骼太弱,無法承受過高的身高時,它就會停止生長來進行自我保護。換句話說,你家孩子本來可以長得更高,但如果他缺少運動鍛煉,身體發現肌肉和骨骼發展跟不上,就不會再長個了。

關於戶外活動時間,在美國基本都是有硬性規定的:1~3歲保證每天至少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等3歲後就要保證每天至少2小時。

兜媽有話說:

寶寶出生之後,他們身高體重的增長就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了。但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抓住的只有那20%的後天機會。焦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不光身高,育兒很多問題都是這個道理,做好我們能控制的,其他就看孩子自己了。但無論孩子最終怎樣,我無愧於心,同時會一如既往愛他們。

有助於長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富含營養的食品,蛋白質、鈣、維生素A、維生素D、鋅。而我們亞洲人的食譜裡普遍缺乏。牛奶是富含蛋白質的優秀代表。寶寶不愛喝奶也不用特別糾結,平時可以提供優酪乳、乳酪作為補償。

建議:幼稚園孩子平均每人每餐150ml牛奶,6歲以上兒童每人每餐200ml牛奶。

關鍵點3:戶外活動不能落下

人體是很精密的一部機器,如果肌肉和骨骼太弱,無法承受過高的身高時,它就會停止生長來進行自我保護。換句話說,你家孩子本來可以長得更高,但如果他缺少運動鍛煉,身體發現肌肉和骨骼發展跟不上,就不會再長個了。

關於戶外活動時間,在美國基本都是有硬性規定的:1~3歲保證每天至少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等3歲後就要保證每天至少2小時。

兜媽有話說:

寶寶出生之後,他們身高體重的增長就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了。但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抓住的只有那20%的後天機會。焦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不光身高,育兒很多問題都是這個道理,做好我們能控制的,其他就看孩子自己了。但無論孩子最終怎樣,我無愧於心,同時會一如既往愛他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