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民間故事:禦書“少林寺”

現在少林寺的山門上, 懸掛著一塊黑底金邊紫檀木大匾。 匾中間書寫著三個鬥大金字一一“少林寺”, 這是康熙皇帝的御筆。

傳說, 少林寺的山門重修後, 比原來的山門氣勢雄偉得多了。 門面闊, 進深三間。 門內前龕塑有赤足袒腹彌勒佛像, 後龕塑有手執降庵杵挺立的護法韋馱。 門前有十七級臺階, 兩旁 是一對張牙舞爪的石舺子。 還有那參天的古柏, 把山門襯托得非常壯觀。 可就是門上缺少一塊“少林寺”的匾額。 當時住持僧名叫敬齋, 他費了許多周折, 從江南運回來一段質地堅硬、 色澤柔美的紫檀木,

讓木匠高手做了一塊黑底金邊大匾。 他還請來好幾個善於書法的人, 寫出了幾十張“少林寺”題字, 但都感到不滿意。

正在這時候, 北京傳來聖旨, 說康熙皇帝要來游中嶽, 讓少林寺做好接駕準備。 敬齋和尚聽到這消息, 高興得不得了。 一則皇帝來游寺, 少林寺有光彩;二則可請皇帝在匾額上禦書 “少林寺”三個字。 仔細一想, 卻又洩氣了。 為什麼呢?因為康熙的書法雖然很好, 但他很謹慎, 一般場合, 不肯輕易動筆。 所以, 文武大臣私下議論說:康熙皇帝的字, 一字值千金。

這可怎麼辦?敬齋和尚想呀想呀, 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在康熙皇帝來游寺的前一夜, 他把全寺八九百名寺僧召集在一起, 將想好的計謀, 如此這般講說一遍, 又一一作了細緻的 安排。

寺僧們聽後, 無不叫好。

第二天, 康熙皇帝來到少林寺, 只見寺內冷冷清清, 門口站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 地上鋪著兩張白紙。 老和尚年約八十歲, 兩鬂斑白, 右手握著一支掃帚似的大筆, 在前面一張紙上 寫下了 “少林寺”三個大字。 字大如犬, 歪歪斜斜, 筆劃粗細不勻, 看起來很刺眼。 小和尚不過八九歲年紀, 臉上胎毛還沒褪淨, 穿的僧袍蓋住了腳面, 右手握著一支小小竹筆, 也在那 張紙上寫下了“少林寺”三個字。 字小如杏核, 筆劃曲曲彎彎, 好像螞蟻爬, 看起來也很糟糕。 老和尚說小和尚寫的宇像“羊屎蛋”, 小和尚說老和尚寫的字像“豬腳爪”。 兩人起初在小 聲爭吵, 等康熙皇帝走近, 爭吵聲高了起來。 後來, 兩人就請康熙皇帝評一評。

康熙皇帝看著一老一小兩個僧人, 為寫宇爭吵得面紅耳赤, 心中不覺可笑, 便對老的說:“你字大如犬, 筆劃不周, 粗陋。 ”又回頭對小的說:“你字小如豆, 筆劃歪扭, 太醜。 ”

這時, 小和尚跑入院內, 拿出一支足尺湖筆, 遞給康熙皇帝, 說:“那你說怎麼個寫法呢?”老和尚也說道:“請寫個樣子叫俺看看!”

康熙皇帝接過湖筆, 蘸飽松煙徽墨, 在地上鋪的另一張如匾大的白紙上, 唰唰唰寫下“少林寺”三個大字。

他剛寫完, 寺內外突然湧上來八九百個和尚, 雙手合十, 躬身高呼:“謝萬歲!謝萬歲!”

康熙知道寺僧智賺御筆, 也不貴備住持僧敬齋, 還在匾上蓋了一枚方方的禦印。

康熙皇帝題的字,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 它揮灑淋漓, 莊重正大, 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