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亞鵬:不完美婚姻&完美小孩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夫妻相愛、孩子健康、家庭和睦, 幾乎涵蓋了我們認為幸福家庭的所有要素。

但有這樣一個家庭:夫妻離婚, 孩子出生時身體帶有缺陷, 孩子父母還常常陷入輿論的風波。 圍觀的吃瓜群眾卻驚奇地發現,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 這樣的家庭, 竟教出了一個自信、幸福的小人兒。

——是的, 說的就是王菲、李亞鵬這對昔日夫妻和他們的女兒李嫣。

1

幾乎消失在公眾視野裡好幾年裡的李亞鵬, 也去參加央視節目《朗讀者》的錄製了, 而且掀起了一股“感動的浪潮”。 不為別的, 只為他參與節目的身份——一位全心全意疼愛女兒的爸爸。

他講述的主題詞是“禮物”。 主持人董卿在開場中介紹:美好的詞彙中, 有一個叫禮物, 像孩子就是給父母的禮物。 對於李亞鵬來說, 李嫣就是他的禮物。

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唇齶裂的李嫣, 是個“足夠特殊”的孩子;父母的知名度, 更讓孩子早早曝光在聚光燈下;這對名人夫妻勞燕分飛, 讓孩子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而母親王菲追求愛情的“特立獨行”, 又經常成為八卦話題的焦點……

雖然這一串變故看上去不太愉快, 但孩子的笑容是不會騙人的。 李嫣在網路上傳生活視頻,

足以證明這是個快樂機靈的孩子。 這背後原因, 我想把它描繪成“愛的教育”。

只有愛的力量,才得以庇護孩子遠離一切灰暗, 有了積極快樂的今天。

在爸爸李亞鵬的眼裡, 她永遠只有一個身份:自己最愛的孩子。

2

在李亞鵬身上, 我感受到了中國爸爸特有的那種內斂又溫情、從容又睿智的典型形象,

有這樣的爸爸, 培養出來的女兒, 必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提起李嫣,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唇齶裂。 但李亞鵬說:“上帝給了你這傷痕, 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能寫下這句話的爸爸,

已經給了女兒無論面對什麼困境都能“嫣”然一笑的勇氣。

因為自己有先天缺憾, 卻反過來施愛與人, 造福了近萬名有同樣遭遇的孩子——李嫣大概算得上是頭一個吧。

在《朗讀者》裡, 李亞鵬非常坦然地說:希望女兒以後“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 無論是鮮花或是雞蛋”, 都可以成為“敢於接受和面對生活”的人。

爸爸的坦蕩和自信, 給了女兒自信的資本。 現在的李嫣出現在公眾視野時, 始終是快樂和灑脫的樣子。 李亞鵬傾注的父愛和大愛的力量, 已經隨著女兒的成長在如願地滋潤著她的人生。

我時常在想, 身為父母的我們, 需要做什麼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過完這一生?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像李亞鵬和王菲在女兒出生前已經知道她的缺陷,仍義無反顧地選擇欣然接受這個小生命一樣,就像他們在女兒出生後,化傷痕為榮耀、化眼淚為笑容、化不幸為大愛一樣——爸爸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永遠應該是一份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樂觀的精神。

3

在《朗讀者》中,李亞鵬透露到儘管離婚,但是他和王菲卻並沒有缺位父母角色,反而為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更多心血。比如為了瞭解二十四節氣,他們會一起與李嫣在十三陵水庫做觀測,一年24次、風雨無阻堅持了7年。

李亞鵬更不必多說:

而對於離婚這件事,兩人更是做到了和平分手、互相尊重。婚姻結束後,從不在公眾面前說對方是非,更像朋友一般予以對方幫助。與離婚這件事情比較起來,給孩子帶來的能量反而是正大於負的。

很多離婚的家庭,夫妻雙方沒有變成仇人已經很好了,還能做到這樣真的很難!

4

今天大家看到的李嫣活潑陽光,這背後有著父母付出的巨大心血。為了治療女兒的病,赴美手術、求助專家,這樣的奔波之路這對父母沒有少跑。

在李嫣出生後沒多久,王菲和李亞鵬成立了“嫣然天使基金”,專門幫助遇到同樣困難的貧困家庭。十年之間,已經有過萬兒童接受了全額免費的手術。

對於李嫣來說,這樣的經歷或許會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病痛帶來的並不只是苦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已經成為一個“使者”。讓那麼多家庭獲得幫助,這是愛的“大義”。

5

李亞鵬談到自己如何陪著女兒成長時,如數家珍地描述那些瑣碎的小事,幾乎成了一位爸爸的親子教育心得分享會。

從李嫣一歲半開始,李亞鵬就經常帶著她爬北京靈山,每次十幾公里路程,以鍛煉孩子堅韌的神經和堅強的生命力。

李亞鵬從來不逼迫李嫣學習任何一個特長,如果女兒說不想學了,就迅速放棄,直到女兒確定真正喜歡的興趣——彈鋼琴和畫畫。

毫不死板的教育,也不過分的寵溺,李亞鵬恰如其分地掌控著孩子成長裡需要的自由和管束。

最讓我詫異的是,李亞鵬作為爸爸,對孩子有著如此透徹的認識和如此耐心的陪伴。很多爸爸都覺得自己非常愛孩子,但是能夠全心全意致力於孩子教育的不多,能夠以如此有趣的方式教會孩子認識世界的爸爸,更是少之又少。

每一對父母都會對孩子有著浪漫的、美好的期許,李亞鵬說:“我希望她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這句話深得我心。

很多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是帶有控制的、是不允許孩子做自己的。而真正的愛應該飽含著祝福,想知道我們有多愛孩子?就看我們內心深處,有多麼期望和鼓勵孩子徹徹底底地做自己。

李亞鵬說自己在對李嫣的教育中也得到了自我救贖和成長,每個父母都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在李嫣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也曾經有選擇地讓她面對風雨,但是李嫣卻給了他們更多的驚喜,用“李老師”的逗逼教學,讓大家認識了這個自信、特別的女孩兒並由衷地喜歡她。

就像天氣總是有雨有晴,生活也並不總是陽光的普照。生活中難免遭遇一些坎坷,小到種種摩擦、大到婚姻的變故和疾病的考驗。命運並沒有對李亞鵬王菲特別眷顧,但小李嫣卻在風雨中也成長的這般快樂、陽光、自信。

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成長呢?

- END -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像李亞鵬和王菲在女兒出生前已經知道她的缺陷,仍義無反顧地選擇欣然接受這個小生命一樣,就像他們在女兒出生後,化傷痕為榮耀、化眼淚為笑容、化不幸為大愛一樣——爸爸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永遠應該是一份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樂觀的精神。

3

在《朗讀者》中,李亞鵬透露到儘管離婚,但是他和王菲卻並沒有缺位父母角色,反而為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更多心血。比如為了瞭解二十四節氣,他們會一起與李嫣在十三陵水庫做觀測,一年24次、風雨無阻堅持了7年。

李亞鵬更不必多說:

而對於離婚這件事,兩人更是做到了和平分手、互相尊重。婚姻結束後,從不在公眾面前說對方是非,更像朋友一般予以對方幫助。與離婚這件事情比較起來,給孩子帶來的能量反而是正大於負的。

很多離婚的家庭,夫妻雙方沒有變成仇人已經很好了,還能做到這樣真的很難!

4

今天大家看到的李嫣活潑陽光,這背後有著父母付出的巨大心血。為了治療女兒的病,赴美手術、求助專家,這樣的奔波之路這對父母沒有少跑。

在李嫣出生後沒多久,王菲和李亞鵬成立了“嫣然天使基金”,專門幫助遇到同樣困難的貧困家庭。十年之間,已經有過萬兒童接受了全額免費的手術。

對於李嫣來說,這樣的經歷或許會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病痛帶來的並不只是苦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已經成為一個“使者”。讓那麼多家庭獲得幫助,這是愛的“大義”。

5

李亞鵬談到自己如何陪著女兒成長時,如數家珍地描述那些瑣碎的小事,幾乎成了一位爸爸的親子教育心得分享會。

從李嫣一歲半開始,李亞鵬就經常帶著她爬北京靈山,每次十幾公里路程,以鍛煉孩子堅韌的神經和堅強的生命力。

李亞鵬從來不逼迫李嫣學習任何一個特長,如果女兒說不想學了,就迅速放棄,直到女兒確定真正喜歡的興趣——彈鋼琴和畫畫。

毫不死板的教育,也不過分的寵溺,李亞鵬恰如其分地掌控著孩子成長裡需要的自由和管束。

最讓我詫異的是,李亞鵬作為爸爸,對孩子有著如此透徹的認識和如此耐心的陪伴。很多爸爸都覺得自己非常愛孩子,但是能夠全心全意致力於孩子教育的不多,能夠以如此有趣的方式教會孩子認識世界的爸爸,更是少之又少。

每一對父母都會對孩子有著浪漫的、美好的期許,李亞鵬說:“我希望她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這句話深得我心。

很多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是帶有控制的、是不允許孩子做自己的。而真正的愛應該飽含著祝福,想知道我們有多愛孩子?就看我們內心深處,有多麼期望和鼓勵孩子徹徹底底地做自己。

李亞鵬說自己在對李嫣的教育中也得到了自我救贖和成長,每個父母都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在李嫣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也曾經有選擇地讓她面對風雨,但是李嫣卻給了他們更多的驚喜,用“李老師”的逗逼教學,讓大家認識了這個自信、特別的女孩兒並由衷地喜歡她。

就像天氣總是有雨有晴,生活也並不總是陽光的普照。生活中難免遭遇一些坎坷,小到種種摩擦、大到婚姻的變故和疾病的考驗。命運並沒有對李亞鵬王菲特別眷顧,但小李嫣卻在風雨中也成長的這般快樂、陽光、自信。

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成長呢?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