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中國34個省市頭牌菜,這才是真正舌尖上的中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吃貨們對於美食的誘惑自然是毫無招架之力。 好客君常說, 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 在美食面前, 我又想到另一句,

只有填滿肚子, 人生才不空虛。 我國34個省市頭牌菜, 圍著祖國吃一圈, 吃貨的人生才算圓滿!

山東(魯)

魯菜, 起源于山東的齊魯風味, 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髮型菜系, 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 說起中國四大傳統菜系之一的魯菜, 其代表菜毋庸置疑非糖醋鯉魚、九轉大腸和蔥燒海參莫屬。

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是一道山東濟南傳統名菜, 據說最早始于黃河重鎮——濼口鎮。 濟南北臨黃河, 黃河鯉魚肥嫩鮮美, 肉味純正, 《濟南府志》上早有“黃河之鯉, 南陽之蟹, 且入食譜”的記載。 這道菜色澤金黃, 外焦裡嫩, 香甜酸醇。 吃時要趁熱, 涼了就沒有酥脆鮮香的口感了。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也是一道濟南傳統名菜, 首創於清朝光緒初年。 該菜是將豬大腸經水焯後油炸, 再灌入十多種作料, 微火爆制而成。 九轉大腸口味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 色澤紅潤, 質地軟嫩, 吃起來特別有嚼勁。

蔥燒海參

蔥燒海參可謂是中華特色美食, 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一定對它不陌生, 好客君猜測拍此片的團隊一定不是北方人, 除煎餅、西瓜醬小吃, 這是唯一上過該片的一道魯菜。 該菜蔥香味醇, 營養豐富, 滋肺補腎。 想把這道美味做出彩的人還真是不多見。

北京(京)

京菜又稱京幫菜, 它是以北方菜為基礎, 兼收各地風味後形成的。

北京烤鴨

烤鴨絕對是北京一絕, 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 《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 在當時是宮廷食品。 它以色澤紅豔, 肉質細嫩, 味道醇厚, 肥而不膩的特色, 被譽為“天下美味”。

天津(津)

津菜可歸納為五大特點, 擅烹兩鮮、講究時令、精於調味、技法獨特、適應面廣。

八大碗

“八大碗”是天津傳統的宴席規格,具有濃郁的的鄉土特色。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大碗公。八大碗用料廣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葷,多採用炒、溜、燉、煮、燴、炸、燒、靠、篤、氽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

上海(滬)

滬菜即上海菜,我國主要地方風味菜之一。菜品以濃油赤醬、咸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特色。其烹調方法善於用糖,別具江南風味。

蝦子大烏參

蝦子大烏參是一道傳統名菜,菜品烏光發亮,質軟酥爛,鮮香汁濃。

重慶(渝)

重慶菜,也稱渝菜。渝菜是以巴渝地區菜品為主,渝菜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

毛血旺

毛血旺,以鴨血為主料,加入毛肚、鱔魚、豆芽等配料烹製的一道渝菜。這道菜將生血旺現燙現吃,且毛肚雜碎為主料,遂取名毛血旺。其口味麻辣嫩鮮。味濃味厚。

河北(冀)

河北菜即冀菜。冀菜包括三大流派:以保定為代表的冀中南菜,以承德為代表的塞外宮廷菜和以唐山為代表的冀東沿海菜。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後發展為南北兩派。鹵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裡面,吃起來外脆內軟,濃香誘人,回味無窮。

山西(晉)

晉菜,是以山西為發源地的菜系,基本風味以鹹香為主,甜酸為輔。

過油肉

過油肉起源於明代,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其色澤金黃鮮豔,味道咸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遼寧(遼)

遼寧人的口味嗜肥濃,喜腥膻,重油偏咸,烹製時重調味,講火功,必須緊燒、慢煮,使其酥爛入味,注重原汁原味,擅長蒸、爆、炒、燒、扒、溜、炸、煸、拌、清湯等烹飪技法。

酸菜汆白肉

酸菜汆白肉是一道遼寧傳統名菜,以酸菜、五花肉等為原料,白肉肥而不膩,酸菜鮮香嫩脆,看似簡單,做法卻講究得很。湯濃肉爛,菜酸入味才是此菜的精髓所在。

吉林(吉)

吉林菜是根據吉林特有的原料,運用獨特的烹飪工藝,經長期研製而形成的菜系。

清蒸白魚

選用松花江活白魚製作,口味鹹鮮,魚肉潔白,細嫩鮮美,湯汁清淡。自古以來,松花江上的漁戶以江水煮白魚款待來訪的親友,被人們傳為美談。

黑龍江(黑)

龍江菜是黑龍江菜系的簡稱,該菜系以烹製山蔬,野味、肉禽和淡水魚蝦技藝見長,具有濃厚的北國風光特色。

酸菜豬肉燉粉條

龍江人愛吃燉菜。東北高棵大白菜醃漬的酸菜切成火柴梗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土豆粉易熟耐煮,出鍋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掛。用豬肉和骨頭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肉文火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江蘇(蘇)

江蘇菜,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組成。

松鼠鱖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當炸好的鱖魚(或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它便吱吱地“叫”起來,因活像一隻松鼠而得名。成菜後,形如松鼠、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

浙江(浙)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佳餚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也稱為叔嫂傳珍,宋嫂魚,是浙江杭州一道傳統地方風味名菜。據傳在宋朝,叔嫂二人為兄、為夫報仇屢遭阻攔而體會到生活酸甜之味,創出的這道菜。菜燒好後,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鮮嫩酸甜。

安徽(皖)

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風味”,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黃山臭桂魚

流行於徽州一府六縣。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其實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美,這就是這道菜的美妙之處。

福建(閩)

閩菜發源于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

佛跳牆

佛跳牆,閩幫菜中的首席名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營養豐富,實則養生佳品。

江西(贛)

贛菜(又稱江西菜)歷史悠久,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其主要風味特色是原汁原味,油厚不膩,口味濃厚,鹹鮮兼辣。

粉蒸肉

粉蒸肉主要材料蒸肉粉,屬江西有名的傳統石磨蒸肉粉,傳統工藝,美味飄香。根據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輔以香菇、老藕、南瓜、紅薯等。

河南(豫)

豫菜,是對在帶有中原傳統文化內涵的烹飪理論指導下,運用具備中原地域特點的技術和材料所製作的菜肴、麵點和筵席的總稱。

溜魚焙面

溜魚焙面全稱糖醋溜魚帶焙面,是一道由糖醋溜魚和焙面道名菜配製而成的古都開封著名的傳統名菜。

湖北(鄂)

鄂菜,湖北風味,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汁濃芡亮,香鮮微辣,注重本色,菜式豐富,筵席眾多,擅長蒸、煨、炸、燒、炒等烹調方法,具有滾、爛、鮮、醇、香、嫩、足七美。

沔陽三蒸

清蒸武昌魚,一般選用鄂城縣梁子湖產的鯿魚(即團頭魴),配以多種調味料蒸制而成,魚肉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毛主席層在湖北武漢多次品嘗此菜,並寫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使“清蒸武昌魚”揚名中外,更成為湖北地區主要名菜。

湖南(湘)

湘菜,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

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通常以鱅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薑、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廣東(粵)

粵菜即廣東菜。粵菜因其選料嚴格、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養生保健等特點而名揚天下。

白切貴妃雞

著名的粵式菜肴。以貴妃雞為原料,肉質鮮美,製作方法特別,蘸醬食用即可。

海南(瓊)

海南菜,多以海鮮為主。海南菜經歷兩千多年的發展,源于中原餐飲,融匯閩粵烹藝,吸收黎苗食習,引進東南亞風味,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菜系。

文昌雞

文昌雞是海南省文昌市地區最負盛名的特色傳統名菜,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在海南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

四川(川)

川菜即四川菜肴,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采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創于清代同治年間,因創始人臉上有幾顆麻子,故稱麻婆豆腐。該菜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

貴州(貴)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組成。

酸湯魚

酸湯魚源於苗族山寨,是貴州“黔系”菜肴代表作之一。這道菜通常先自製酸湯,之後將活魚去掉內臟,入酸湯煮制。成菜後,略帶酸味、幽香沁人、鮮嫩爽口。

雲南(雲)

雲南菜也稱滇菜。獨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壯麗的自然景觀,大自然賦予了雲南永恆的魅力。其烹調、口味與川菜相似。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

陝西(陝)

陝西菜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風味,是大西北風味的簡稱,而以陝西菜、甘肅菜具有代表性。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方所喜愛。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甘肅(甘)

甘肅菜即隴菜,風味以蘭州為代表。甘肅菜的特色是善烹牛羊肉,常用烤、煮、燉,樸實無華,菜品少用配料,口味崇尚鹹鮮酸香辣,重用香料,口味濃厚,肥膩。

河西羊羔

河西羊羔,體大,肉鮮嫩,肥美而不膻,滋補效用極佳。河西走廊一帶,烹製羊羔肉歷史悠久,重用傳統佳釀張掖黃酒,成菜軟爛成形,紅潤油亮,香味四溢。

青海(青)

青海菜,青海風味菜。在川、魯、粵、蘇、浙、閩、皖、湘八大菜系之外。

羊肉炒麵片

羊肉炒麵片,獨具當地特色。味道鮮美,爽滑適口,易於消化,老幼皆宜。

臺灣(台)

臺灣菜,口味清淡,菜品精緻,主料以海鮮為主,融會閩菜、粵菜及客家菜烹調手法,經荷蘭、日本文化影響,再結合臺灣物產及當地食俗發展來的一種菜肴。

菜脯蛋

菜脯,即蘿蔔乾,源自閩南發音,是臺灣鄉土名菜之一。將菜脯配以特選大蔥及雞蛋烘焙而成。做法簡單卻能體現菜脯、大蔥、雞蛋的甘甜清香,外酥內嫩,是道極具臺灣淳樸氣息的烘蛋料理。

內蒙古(蒙)

內蒙古菜點特色主要體現在蒙古族的菜點風味上。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菜點原料。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手扒羊肉

將羊宰殺後,剝皮,取出內臟,去掉頭蹄,然後將羊卸成若干塊,放入鍋內,不加調料和食鹽,用清水煮至七八分熟,即可。用手拿著吃,或是用蒙古刀剔著吃,是蒙古族經典菜系之一。

廣西(桂)

廣西菜,即桂菜。廣西,在桂東桂南是以粵菜系為主,在桂北桂西是以湘菜系為主,沒有統一菜系,所以八大菜系裡沒有廣西。

螺螄粉

螺螄粉,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湯料由螺螄肉、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製而成,口味獨特。

西藏(藏)

西藏菜是中華民族整個風味體系中獨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以牛、羊、豬、雞等肉食,以及土豆、蘿蔔類等蔬菜。飲食以米、面、青稞為主。喜歡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常用烤、炸、煎、煮等法。

炸灌肺

西藏菜,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裡軟、味香美。

寧夏(甯)

寧夏菜以回族風味菜為主體,也有部分漢族菜肴。它彙聚回族飲食之精華,崇尚清真、實在,尤擅長牛羊肉的烹飪。寧夏小吃品種多風味別致,仍以牛羊肉及內臟為主料。

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清蒸羊羔肉是一道當地著名小吃,流行於同心、海原一帶。菜品肉質軟嫩,蔥香濃郁。

新疆(新)

新疆菜。它既具清真菜特性,又具有中國西北菜系味重香濃的烹飪特點。

烤全羊

歷史悠久的烤全羊是新疆菜一大名饌,其風味可以同北京烤鴨相媲美。選料考究,制法別具特色。是最名貴的新疆菜肴之一,一般用來招待貴賓。烤全羊色澤光亮、皮脆肉嫩、香濃味美。吃的時候剔肉切片,蘸鹽而食。

香港(港)

香港號稱“美食天堂”,是中西文化彙聚之地。香港雖然以廣東菜馳名,但對其他地區菜肴也不排斥。食在香港,美盡東西,味兼南北。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人們可以身在香港嘗遍天下美味。

雲吞面

雲吞面是香港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雲吞就是餛飩,最早以豬肉製作。麵條有蛋香,爽滑彈牙,色澤鮮明。湯底澄清透澈,鮮香撲鼻。

澳門(澳)

澳門菜肴風味既融合了葡萄牙和中國兩種不同口味,也受到其他葡語國家的影響。

馬介休

馬介休,即鱈魚,來自葡語Bacalhau,是鱈魚經鹽醃制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

“八大碗”是天津傳統的宴席規格,具有濃郁的的鄉土特色。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大碗公。八大碗用料廣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葷,多採用炒、溜、燉、煮、燴、炸、燒、靠、篤、氽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

上海(滬)

滬菜即上海菜,我國主要地方風味菜之一。菜品以濃油赤醬、咸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特色。其烹調方法善於用糖,別具江南風味。

蝦子大烏參

蝦子大烏參是一道傳統名菜,菜品烏光發亮,質軟酥爛,鮮香汁濃。

重慶(渝)

重慶菜,也稱渝菜。渝菜是以巴渝地區菜品為主,渝菜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

毛血旺

毛血旺,以鴨血為主料,加入毛肚、鱔魚、豆芽等配料烹製的一道渝菜。這道菜將生血旺現燙現吃,且毛肚雜碎為主料,遂取名毛血旺。其口味麻辣嫩鮮。味濃味厚。

河北(冀)

河北菜即冀菜。冀菜包括三大流派:以保定為代表的冀中南菜,以承德為代表的塞外宮廷菜和以唐山為代表的冀東沿海菜。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後發展為南北兩派。鹵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裡面,吃起來外脆內軟,濃香誘人,回味無窮。

山西(晉)

晉菜,是以山西為發源地的菜系,基本風味以鹹香為主,甜酸為輔。

過油肉

過油肉起源於明代,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其色澤金黃鮮豔,味道咸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遼寧(遼)

遼寧人的口味嗜肥濃,喜腥膻,重油偏咸,烹製時重調味,講火功,必須緊燒、慢煮,使其酥爛入味,注重原汁原味,擅長蒸、爆、炒、燒、扒、溜、炸、煸、拌、清湯等烹飪技法。

酸菜汆白肉

酸菜汆白肉是一道遼寧傳統名菜,以酸菜、五花肉等為原料,白肉肥而不膩,酸菜鮮香嫩脆,看似簡單,做法卻講究得很。湯濃肉爛,菜酸入味才是此菜的精髓所在。

吉林(吉)

吉林菜是根據吉林特有的原料,運用獨特的烹飪工藝,經長期研製而形成的菜系。

清蒸白魚

選用松花江活白魚製作,口味鹹鮮,魚肉潔白,細嫩鮮美,湯汁清淡。自古以來,松花江上的漁戶以江水煮白魚款待來訪的親友,被人們傳為美談。

黑龍江(黑)

龍江菜是黑龍江菜系的簡稱,該菜系以烹製山蔬,野味、肉禽和淡水魚蝦技藝見長,具有濃厚的北國風光特色。

酸菜豬肉燉粉條

龍江人愛吃燉菜。東北高棵大白菜醃漬的酸菜切成火柴梗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土豆粉易熟耐煮,出鍋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掛。用豬肉和骨頭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肉文火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江蘇(蘇)

江蘇菜,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組成。

松鼠鱖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當炸好的鱖魚(或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它便吱吱地“叫”起來,因活像一隻松鼠而得名。成菜後,形如松鼠、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

浙江(浙)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佳餚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也稱為叔嫂傳珍,宋嫂魚,是浙江杭州一道傳統地方風味名菜。據傳在宋朝,叔嫂二人為兄、為夫報仇屢遭阻攔而體會到生活酸甜之味,創出的這道菜。菜燒好後,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鮮嫩酸甜。

安徽(皖)

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風味”,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黃山臭桂魚

流行於徽州一府六縣。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其實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美,這就是這道菜的美妙之處。

福建(閩)

閩菜發源于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

佛跳牆

佛跳牆,閩幫菜中的首席名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營養豐富,實則養生佳品。

江西(贛)

贛菜(又稱江西菜)歷史悠久,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其主要風味特色是原汁原味,油厚不膩,口味濃厚,鹹鮮兼辣。

粉蒸肉

粉蒸肉主要材料蒸肉粉,屬江西有名的傳統石磨蒸肉粉,傳統工藝,美味飄香。根據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輔以香菇、老藕、南瓜、紅薯等。

河南(豫)

豫菜,是對在帶有中原傳統文化內涵的烹飪理論指導下,運用具備中原地域特點的技術和材料所製作的菜肴、麵點和筵席的總稱。

溜魚焙面

溜魚焙面全稱糖醋溜魚帶焙面,是一道由糖醋溜魚和焙面道名菜配製而成的古都開封著名的傳統名菜。

湖北(鄂)

鄂菜,湖北風味,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汁濃芡亮,香鮮微辣,注重本色,菜式豐富,筵席眾多,擅長蒸、煨、炸、燒、炒等烹調方法,具有滾、爛、鮮、醇、香、嫩、足七美。

沔陽三蒸

清蒸武昌魚,一般選用鄂城縣梁子湖產的鯿魚(即團頭魴),配以多種調味料蒸制而成,魚肉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毛主席層在湖北武漢多次品嘗此菜,並寫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使“清蒸武昌魚”揚名中外,更成為湖北地區主要名菜。

湖南(湘)

湘菜,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

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通常以鱅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薑、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廣東(粵)

粵菜即廣東菜。粵菜因其選料嚴格、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養生保健等特點而名揚天下。

白切貴妃雞

著名的粵式菜肴。以貴妃雞為原料,肉質鮮美,製作方法特別,蘸醬食用即可。

海南(瓊)

海南菜,多以海鮮為主。海南菜經歷兩千多年的發展,源于中原餐飲,融匯閩粵烹藝,吸收黎苗食習,引進東南亞風味,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菜系。

文昌雞

文昌雞是海南省文昌市地區最負盛名的特色傳統名菜,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在海南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

四川(川)

川菜即四川菜肴,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采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創于清代同治年間,因創始人臉上有幾顆麻子,故稱麻婆豆腐。該菜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

貴州(貴)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組成。

酸湯魚

酸湯魚源於苗族山寨,是貴州“黔系”菜肴代表作之一。這道菜通常先自製酸湯,之後將活魚去掉內臟,入酸湯煮制。成菜後,略帶酸味、幽香沁人、鮮嫩爽口。

雲南(雲)

雲南菜也稱滇菜。獨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壯麗的自然景觀,大自然賦予了雲南永恆的魅力。其烹調、口味與川菜相似。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

陝西(陝)

陝西菜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風味,是大西北風味的簡稱,而以陝西菜、甘肅菜具有代表性。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方所喜愛。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甘肅(甘)

甘肅菜即隴菜,風味以蘭州為代表。甘肅菜的特色是善烹牛羊肉,常用烤、煮、燉,樸實無華,菜品少用配料,口味崇尚鹹鮮酸香辣,重用香料,口味濃厚,肥膩。

河西羊羔

河西羊羔,體大,肉鮮嫩,肥美而不膻,滋補效用極佳。河西走廊一帶,烹製羊羔肉歷史悠久,重用傳統佳釀張掖黃酒,成菜軟爛成形,紅潤油亮,香味四溢。

青海(青)

青海菜,青海風味菜。在川、魯、粵、蘇、浙、閩、皖、湘八大菜系之外。

羊肉炒麵片

羊肉炒麵片,獨具當地特色。味道鮮美,爽滑適口,易於消化,老幼皆宜。

臺灣(台)

臺灣菜,口味清淡,菜品精緻,主料以海鮮為主,融會閩菜、粵菜及客家菜烹調手法,經荷蘭、日本文化影響,再結合臺灣物產及當地食俗發展來的一種菜肴。

菜脯蛋

菜脯,即蘿蔔乾,源自閩南發音,是臺灣鄉土名菜之一。將菜脯配以特選大蔥及雞蛋烘焙而成。做法簡單卻能體現菜脯、大蔥、雞蛋的甘甜清香,外酥內嫩,是道極具臺灣淳樸氣息的烘蛋料理。

內蒙古(蒙)

內蒙古菜點特色主要體現在蒙古族的菜點風味上。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菜點原料。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手扒羊肉

將羊宰殺後,剝皮,取出內臟,去掉頭蹄,然後將羊卸成若干塊,放入鍋內,不加調料和食鹽,用清水煮至七八分熟,即可。用手拿著吃,或是用蒙古刀剔著吃,是蒙古族經典菜系之一。

廣西(桂)

廣西菜,即桂菜。廣西,在桂東桂南是以粵菜系為主,在桂北桂西是以湘菜系為主,沒有統一菜系,所以八大菜系裡沒有廣西。

螺螄粉

螺螄粉,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湯料由螺螄肉、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製而成,口味獨特。

西藏(藏)

西藏菜是中華民族整個風味體系中獨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以牛、羊、豬、雞等肉食,以及土豆、蘿蔔類等蔬菜。飲食以米、面、青稞為主。喜歡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常用烤、炸、煎、煮等法。

炸灌肺

西藏菜,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裡軟、味香美。

寧夏(甯)

寧夏菜以回族風味菜為主體,也有部分漢族菜肴。它彙聚回族飲食之精華,崇尚清真、實在,尤擅長牛羊肉的烹飪。寧夏小吃品種多風味別致,仍以牛羊肉及內臟為主料。

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清蒸羊羔肉是一道當地著名小吃,流行於同心、海原一帶。菜品肉質軟嫩,蔥香濃郁。

新疆(新)

新疆菜。它既具清真菜特性,又具有中國西北菜系味重香濃的烹飪特點。

烤全羊

歷史悠久的烤全羊是新疆菜一大名饌,其風味可以同北京烤鴨相媲美。選料考究,制法別具特色。是最名貴的新疆菜肴之一,一般用來招待貴賓。烤全羊色澤光亮、皮脆肉嫩、香濃味美。吃的時候剔肉切片,蘸鹽而食。

香港(港)

香港號稱“美食天堂”,是中西文化彙聚之地。香港雖然以廣東菜馳名,但對其他地區菜肴也不排斥。食在香港,美盡東西,味兼南北。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人們可以身在香港嘗遍天下美味。

雲吞面

雲吞面是香港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雲吞就是餛飩,最早以豬肉製作。麵條有蛋香,爽滑彈牙,色澤鮮明。湯底澄清透澈,鮮香撲鼻。

澳門(澳)

澳門菜肴風味既融合了葡萄牙和中國兩種不同口味,也受到其他葡語國家的影響。

馬介休

馬介休,即鱈魚,來自葡語Bacalhau,是鱈魚經鹽醃制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