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大叔賣鍋盔一天做6袋麵粉 年利潤40萬三翻六轉很關鍵

鍋盔, 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 是陝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鍋盔源于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 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 鍋盔整體呈圓形, 直徑尺許, 厚1寸, 重5斤。 料取麥面精粉, 壓稈和麵, 淺鍋慢火烘烤。 外表斑黃, 切口砂白, 酥活適口, 能久放, 便攜帶。 關中較為著名的有乾州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縣鍋盔, 鳳翔縣鍋盔。 取一塊鍋盔夾上油潑辣子, 亦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上蔥花、香菜末、鹽等, 辣味十足, 香氣撲鼻。 入口越嚼越多嚼勁十足, 下嚥回香無窮。 吃起酥、聞起香、耐存放、壽命長,

未見其饃, 即聞其味。 李大叔做的鍋盔遠近聞名 一天能賣6袋麵粉 年利潤40到50萬 今天請李大叔給大家分享一下做法

製作流程:

1、將麵粉加老面和好(按季節掌握水溫), 和成死面塊, 放在案頭上用木杠壓, 邊折邊壓, 切成兩塊, 分別加入酵面、堿水揉壓(視面的軟硬程度,

如面軟可加些乾麵再壓)至面光色潤, 酵面均勻, 用溫布蓋嚴, 醒面備用。

2、將面塊分成每塊重600克的面劑, 推擀成直徑為22釐米、厚3釐米的圓形餅, 上烙制(勤翻轉, 俗稱“三翻六轉”)至得火均勻, 皮色微鼓時即可。

3、食用時, 將鍋盔改刀成三角塊, 根據個人口味加上辣子或其他調料, 即可食用。

小貼士:

烙制時, 第一是上下火, 火候要小而穩, 主要是給饃被木杠壓後產生的波浪上面上火色, 讓酵面進一步發酵和最後定型, 然後進第二鏊是一面火, 火候較旺, 因火旺鏊內可放一個鐵圈, 將饃置於空中, 主要是起烘烤作用, 兩個鏊一共要達到三翻六轉, 大約10分鐘可烙制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