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沿著“一帶一路”去投資 中廣核海外產業鏈上路

沿著“一帶一路”去投資 中廣核海外產業鏈上路

華夏時報記者 楊仕省 北京報導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入倒計時,

核電投資也受到空前關注。

5月10日9點30分, 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佈會, 介紹“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有關情況。 出席此次會議的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費志榮透露, “一帶一路”平行主題會議期間, 各國將簽署涉及交通、能源、通信領域的諒解備忘錄、合作路線圖、合作意向書、合作項目等50余項檔。

“此次將簽署的能源項目中, 肯定有涉核類的項目。 ”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合作, 大有可為。 在清潔能源領域, “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 如哈薩克鈾礦及風電、太陽能和水電等資源儲備較為豐富, 而中國在核電及風電太陽能等領域有著較為成熟的經驗和技術儲備,

雙方形成互補, 合作共贏。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5月8日在國新辦的會上表示, 在能源建設方面, 央企在“一帶一路”沿線20余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能源項目。 肖亞慶說, 3年多來, 共有47家中央企業參與、參股、投資、合作共建1676個“一帶一路”專案。

《華夏時報》記者從5月9日的中廣核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新聞發佈會上瞭解到, 迄今全世界最貴的核電站——中廣核英國欣克利角C主體工程已正式開工, 而擬採用中國華龍一號的布拉德維爾B專案計畫在2025年左右開工建設, 預計5年完成。

“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會有簽單, 核電走出去向來受歡迎。 ”5月10日, 香港經濟學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的核電製造在海外斬獲頗豐。

中廣核足跡

5月9日, 中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譚建生、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首席技術官毛慶、中廣核鈾業公司總經理余志平、中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林堅和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國進共5位新聞發言人同台亮相“一帶一路”戰略新聞發佈會。

據悉, 中廣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五大核電運營商, 也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清潔能源集團。 據譚建生介紹, 目前中廣核國際業務已分佈在20多個國家, 海外收入占比超過20%。

譚建生表示, 乘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 中廣核在核電、核燃料、新能源等板塊取得了重大突破, 核電站數位化儀控、非動力核技術等領域“走出去”均取得積極進展,

創造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八個最”, 分別是中國在英國、非洲、馬來西亞、愛爾蘭、孟加拉、埃及及比利時等地擁有的最大的項目。

核電是代表中國核心競爭力的“國之重器”。 2016年9月29日, 中廣核與法國、英國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專案一攬子協議, 實現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 英國核電項目包括欣克利角C、賽茲韋爾C、布拉德維爾B三大項目, 其中布拉德維爾B專案將使用中國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專案計畫建造兩台EPR機組, 由中廣核與法國共同投資建設, 中方股比33.5%。

《華夏時報》此前報導稱, 欣克利角C項目建成後, 將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 在60年運行壽期內, 每年相當於減排900萬噸二氧化碳, 並聘用約900名員工,

還會提供2.5萬個就業崗位, 對法、英的核電產業鏈產生明顯的拉動作用。

另據瞭解, 擬採用華龍一號建設2台機組的布拉德維爾B項目將以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二期為參考電站。 “布拉德維爾B專案計畫在2025年左右開工建設。 ”在發佈會上, 中廣核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首席技術官毛慶說。

產業鏈合作

《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瞭解到, 產業鏈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內容, 而中廣核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在英國, 中廣核便是一個絕佳的典範, 至今與英國已簽署6份合作備忘錄及1份購買意向書, 覆蓋土建、安裝、數位化儀控、儀錶及輻射監測等。 梁海明表示, 英國核電專案將把中國的資本、技術、裝備、經驗及服務全面帶出去, 助推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

除英國外,中廣核在羅馬尼亞、捷克、肯亞及東南亞地區積極佈局核電業務,先後與20餘個國家簽署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或合作意向書。未來,中廣核還將重點面向中東歐、東南亞、西亞、非洲等區域佈局國際核電市場。

具體來說,中廣核在海外的鈾資源開發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比如在中亞與哈薩克共同開發的鈾礦,占股49%。這是中哈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專案,堪稱中國“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專案。

據悉,新能源是中廣核的重要產業板塊,業務覆蓋風電、太陽能、水電、氣電、熱電聯產、生物質能及燃料電池等。據譚建生介紹,2015年11月,中廣核通過國際競購,收購了馬來西亞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下屬的電力項目,一舉拿下在“一帶一路”沿線5國的13個電力項目,控股在運裝機容量662萬千瓦。“這13個項目分佈在馬來西亞、埃及、孟加拉、阿聯酋、巴基斯坦5國,以天然氣發電為主。” 譚建生說。

另外,中廣核在歐洲的新能源已斬獲不小。

記者掌握的一份材料顯示,2014年6月,中廣核在法國成立了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至今該公司已成為歐洲第七大新能源運營商。

在上述發佈會上,林堅表示,中廣核的海外新能源業務覆蓋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控股在運裝機容量超過900萬千瓦,占中廣核新能源業務裝機總量的比例約40%。林堅還稱,中廣核2017年3月獲得麻六甲224萬千瓦燃氣聯合迴圈專案開發權,該專案將引進全球最高科技和最高效率的“H級”聯合迴圈燃氣機組。

“這足以說明這是中廣核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結果。”梁海明說。

需要強調的是,核電重大技術裝備是國之重器,這其中核級數位化儀控系統(DCS)是保證核電站安全的關鍵設備,過去幾十年裡中國一直依賴進口。直到2010年10月,中廣核旗下的廣利核公司對外發佈了中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級DCS通用平臺——和睦系統,成為繼美、法、日之後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據江國進在發佈會上介紹,“和睦系統”可以廣泛使用於我國二代在役核電站的升級改造,華龍一號、歐洲EPR、美國AP1000、中國CAP1400等三代核電站和四代核電站,前景廣闊。

“目前,和睦系統已先後在陽江、紅沿河、田灣核電站的5/6號機組,及華龍一號示範項目防城港3/4號機組等項目中實現應用。”江國進透露,中廣核正在打造海外的全核電產業鏈合作系。

除英國外,中廣核在羅馬尼亞、捷克、肯亞及東南亞地區積極佈局核電業務,先後與20餘個國家簽署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或合作意向書。未來,中廣核還將重點面向中東歐、東南亞、西亞、非洲等區域佈局國際核電市場。

具體來說,中廣核在海外的鈾資源開發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比如在中亞與哈薩克共同開發的鈾礦,占股49%。這是中哈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專案,堪稱中國“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專案。

據悉,新能源是中廣核的重要產業板塊,業務覆蓋風電、太陽能、水電、氣電、熱電聯產、生物質能及燃料電池等。據譚建生介紹,2015年11月,中廣核通過國際競購,收購了馬來西亞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下屬的電力項目,一舉拿下在“一帶一路”沿線5國的13個電力項目,控股在運裝機容量662萬千瓦。“這13個項目分佈在馬來西亞、埃及、孟加拉、阿聯酋、巴基斯坦5國,以天然氣發電為主。” 譚建生說。

另外,中廣核在歐洲的新能源已斬獲不小。

記者掌握的一份材料顯示,2014年6月,中廣核在法國成立了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至今該公司已成為歐洲第七大新能源運營商。

在上述發佈會上,林堅表示,中廣核的海外新能源業務覆蓋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控股在運裝機容量超過900萬千瓦,占中廣核新能源業務裝機總量的比例約40%。林堅還稱,中廣核2017年3月獲得麻六甲224萬千瓦燃氣聯合迴圈專案開發權,該專案將引進全球最高科技和最高效率的“H級”聯合迴圈燃氣機組。

“這足以說明這是中廣核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結果。”梁海明說。

需要強調的是,核電重大技術裝備是國之重器,這其中核級數位化儀控系統(DCS)是保證核電站安全的關鍵設備,過去幾十年裡中國一直依賴進口。直到2010年10月,中廣核旗下的廣利核公司對外發佈了中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級DCS通用平臺——和睦系統,成為繼美、法、日之後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據江國進在發佈會上介紹,“和睦系統”可以廣泛使用於我國二代在役核電站的升級改造,華龍一號、歐洲EPR、美國AP1000、中國CAP1400等三代核電站和四代核電站,前景廣闊。

“目前,和睦系統已先後在陽江、紅沿河、田灣核電站的5/6號機組,及華龍一號示範項目防城港3/4號機組等項目中實現應用。”江國進透露,中廣核正在打造海外的全核電產業鏈合作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