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下一個十年 孟子故里以城市之名獻禮天下母親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陸軍原副政委張建華同解放軍代表團26名女代表聯合建議:以孟子母親為典範設立“中國母親節”。 他建議以孟母為標識, 把孟子出生的時間定為“中國母親節”, 並且定為全國母親的法定假日, 開展以弘揚母親文化、促進家庭相親相愛的紀念活動。 “創設中國人自己母親節”的呼聲再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孝敬母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歷史上早就有“漢文帝試疾嘗藥”、“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 但由於這些年教育的缺失, 不少地方一些人曾出現了不孝敬老人,

甚至虐待、遺棄父母的問題。 因此, 特別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廣泛進行弘揚孝道精神的教育, 而深化這一教育最有效的載體就是建立“中國母親節”。

建立“中華母親節” 任重而道遠

2013年11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指出, 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範, 要堅持古為今用、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2015年02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強調,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 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在這所學校中,

母親對孩子性格、道德等方面的養成具有深遠影響, 母親是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 母教文化對家庭和諧起著支撐作用, 孟母的教育理念和孟子的民本、和諧思想在今天仍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 一些社會知名人士和社會團體呼籲建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母親節, 舉辦“中華母親文化節”系列活動, 推動“中華母親節”的創設, 滿足人民群眾情感表達的訴求, 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尊母、愛母、敬母、孝母的美德, 滿足人民群眾情感表達訴求。 鄒城市在弘揚母教文化, 發掘母教遺產, 開展家庭教育研究與實踐等方面, 一直在做著積極的探索, 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鄒城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永玲認為,

近年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傳統文化和家風建設, 隨著社會發展, 很多父母雖然有望子成龍之心, 卻沒有正確的育兒觀念, 這導致了很多社會問題的出現。 目前, 中國母親的育兒理念越來越理智, 中國母親節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王永玲強調, 鄒城是母教文化發源地, 作為一個鄒城人, 她有責任和義務將母教文化推廣出去, 讓更多的母親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正確的育兒觀念, 為母親們提供良好的經驗和借鑒。

文化突圍 母教文化聖地已現雛形

我國傳統文化一向注重以孝治家、治國、治天下, 然而我們卻沒有自己的母親節, 這對於擁有悠久燦爛倫理文明的國人來說, 不能不算一個遺憾。 回眸中華民族的歷史,

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中華賢母形象。 而孟子故里鄒城, 素有“孔孟桑梓之邦, 文化發祥之地”的美譽, 在這方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沃土上, 孟母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的故事已流傳了兩千多年, 深入國人骨髓之中。

1992年, 鄒城成立了由山東省婦聯主管的孟母教子研究會, 舉辦了“孟母教子學術研討會”。 近年來, 鄒城先後開展了以“為國教子, 以德育人”為主題的“爭做合格家長, 培養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組織了“十大慈母”、“十大孝星”、“ 好媳婦”、“ 好婆婆”評選活動, 表彰“教子有方好母親”1000多名, 樹立了“十佳好母親標兵”。 同時, 舉辦了“好母親”事蹟展, 製作了家庭教育專題片, 在城區繁華地帶設立了家庭教育宣傳櫥窗, 營造了濃厚的家教氛圍。

自2007年以來, 鄒城市已連續舉辦了十年以弘揚孟母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母親文化節系列活動, 並正準備興建中華母親文化園, 為“中國母親節”的開展積累了豐富經驗、提供了借鑒。 近年來, 鄒城市全面整合孟子文化、母教文化等資源, 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措施積極打響了“孟子故里·儒風鄒城”文化品牌, 母教文化聖地形象已見雛形。

“把中華母親節推向世界 鄒城肩負重要使命”

近年來, 一些社會知名人士和社會團體呼籲建立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母親節, 提出了設立以弘揚孟母文化為主題的中華母親節的建議。 山東省十屆人代會五次會議上, 提出了由鄒城市承辦“中華母親文化節”的議案, 受到了各級領導和部門的支持。 2006年底,4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積極倡設的“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在鄒城召開了成立大會,這就是中華母親節促進會(簡稱母促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

與會人員發出了《創建中華母親節》倡議書。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先生等十幾位專家學者鄭重倡議:中國人要過自己的母親節!在母親節促進會成立大會上,與會學者一致敬推孟母為偉大母親的典範,確定農曆四月二日為“中華母親節”。認為孟母作為中華母親形象代表,鄒城作為母教文化的發源地,理應在弘揚中華母親文化中發揮牽頭帶動作用。

鄒城作為孟子故里,有著歷代相傳的孟子生日紀念,而且在明萬曆本《三遷志》等文獻中有著相應的依據。母促會倡議將農曆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的日子設定為“中華母親節”,旨在弘揚中華敬母孝親的傳統美德,促進注重親情的母愛母教的家庭建設。10年間,母促會眾多仁人志士為中華母親節的設立和所傳達的理念而奔走呼籲。

李漢秋認為,鄒城作為孟母“母教一人”所在地有著得天獨厚的人為資源。“把中華母親節推向全國,推向世界,鄒城的父老鄉親肩負著這樣的重要使命!”

發揮“孝”文化當代價值

中國孝文化是在華夏數千年歷史中孕育、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黑格爾曾經說過:“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孝,作為一種文化體系和社會意識形態,應該發揮它應有的當代價值,因此,“孝文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弘揚孝文化,最需要孝敬的就是母親。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廣博浩繁,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孝”文化。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強調指出:“我們的思想道德建設一定要善於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國心、民族魂,助推中國夢、強軍夢的實現。”

通過舉辦母親節,感恩偉大的母親,從而增強國人對母親的熱愛和敬重,培養子女的孝道精神;同時又能激勵千千萬萬的母親更加熱愛家庭、更加關愛子女。這對於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家庭相親相愛,培塑良好家風,進而推動社會的團結和諧,長久治安和文明程度提高,都具有獨特而重大的意義。

初心不改 母親文化節開啟下一個十年征程

如今,中華母親文化節已成為鄒城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節作為發展鄒城文化事業,活躍群眾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項目,其文化價值和社會作用已初步顯現出來,已成為聯結海內外炎黃子孫、溝通世界各地的精神紐帶,對於弘揚和光大孟母厚德博愛的偉大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母教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繁榮發展意義重大。

陽春三月,第十一屆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即將開啟下一個十年征程。

十年堅守,鄒城以母親文化節弘揚中國孝道文化;十年間,無數領導、社會人士、公知為“創設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奔走呼籲;十年間,母親文化節凝聚了社會各界弘揚孟子學說、母教文化的力量和共識……

初心不改,再出發!

下一個十年,相信鄒城將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重的儒學儒風、優良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弘揚母教文化,發掘母教遺產,為推動“中國母親節”的設立詮釋孟子故里的歷史擔當,奉獻出一個城市的力量。

2006年底,4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積極倡設的“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在鄒城召開了成立大會,這就是中華母親節促進會(簡稱母促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

與會人員發出了《創建中華母親節》倡議書。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先生等十幾位專家學者鄭重倡議:中國人要過自己的母親節!在母親節促進會成立大會上,與會學者一致敬推孟母為偉大母親的典範,確定農曆四月二日為“中華母親節”。認為孟母作為中華母親形象代表,鄒城作為母教文化的發源地,理應在弘揚中華母親文化中發揮牽頭帶動作用。

鄒城作為孟子故里,有著歷代相傳的孟子生日紀念,而且在明萬曆本《三遷志》等文獻中有著相應的依據。母促會倡議將農曆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的日子設定為“中華母親節”,旨在弘揚中華敬母孝親的傳統美德,促進注重親情的母愛母教的家庭建設。10年間,母促會眾多仁人志士為中華母親節的設立和所傳達的理念而奔走呼籲。

李漢秋認為,鄒城作為孟母“母教一人”所在地有著得天獨厚的人為資源。“把中華母親節推向全國,推向世界,鄒城的父老鄉親肩負著這樣的重要使命!”

發揮“孝”文化當代價值

中國孝文化是在華夏數千年歷史中孕育、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黑格爾曾經說過:“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孝,作為一種文化體系和社會意識形態,應該發揮它應有的當代價值,因此,“孝文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弘揚孝文化,最需要孝敬的就是母親。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廣博浩繁,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孝”文化。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強調指出:“我們的思想道德建設一定要善於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國心、民族魂,助推中國夢、強軍夢的實現。”

通過舉辦母親節,感恩偉大的母親,從而增強國人對母親的熱愛和敬重,培養子女的孝道精神;同時又能激勵千千萬萬的母親更加熱愛家庭、更加關愛子女。這對於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家庭相親相愛,培塑良好家風,進而推動社會的團結和諧,長久治安和文明程度提高,都具有獨特而重大的意義。

初心不改 母親文化節開啟下一個十年征程

如今,中華母親文化節已成為鄒城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節作為發展鄒城文化事業,活躍群眾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項目,其文化價值和社會作用已初步顯現出來,已成為聯結海內外炎黃子孫、溝通世界各地的精神紐帶,對於弘揚和光大孟母厚德博愛的偉大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母教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繁榮發展意義重大。

陽春三月,第十一屆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即將開啟下一個十年征程。

十年堅守,鄒城以母親文化節弘揚中國孝道文化;十年間,無數領導、社會人士、公知為“創設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奔走呼籲;十年間,母親文化節凝聚了社會各界弘揚孟子學說、母教文化的力量和共識……

初心不改,再出發!

下一個十年,相信鄒城將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重的儒學儒風、優良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弘揚母教文化,發掘母教遺產,為推動“中國母親節”的設立詮釋孟子故里的歷史擔當,奉獻出一個城市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