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張作霖手下猛將,武當傳人,軍界少見的武林高手,以武練兵

在民國歷史上, 武林高手輩出, 談及在軍政界影響較大的武林高手, 唯有奉系軍閥李景林了。

李景林, 字芳宸、芳苓, 號“廣古川”。 清末直隸棗強人。

自幼隨父習武, 1888年入奉天“育字軍”陸軍青年學校就讀, 期間被管帶宋唯一收為弟子, 秘授武當劍術。 後“育字軍”解散, 李景林拜在楊露禪三子楊健侯門下, 學習楊式太極拳。 1903年進入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 同期校友包括吳佩孚、孫傳芳等人。

1907年參加清軍, 後入黑龍江巡防隊, 一路升遷, 後來奉系主要將領之一。 由於習武出身, 他治軍特別重用武術, 任奉軍混成旅旅長時, 強化貫徹“武術在實戰中學, 在實戰中用”的原則。 在旅、團、營部, 都編設一個武術隊, 專門訓練武術, 武術教員、教官都編制到各級, 拳種不限, 實用為主。 所有軍官必須習武。 班長是一個班中武藝最好的, 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皆然。

由於用武術練兵, 注重士兵的近身格鬥和搏殺, 特別是在騎兵中設“斬劈活靶與活靶反擊”的訓練課目, 並常親自參與示範, 極大提高了士兵戰鬥力和耐力, 所部以疾行軍在戰役中屢屢建功。

第二次奉直戰爭後, 李景林升任奉軍第一方面軍團司令。 後與郭松齡一起倒戈反奉,

後丟了部隊, 通電下野, 僑居上海, 受到青幫首領曹幼珊的歡迎。 黃金榮和杜月笙都要給足面子, 曾在國民政府裡收過多名政要為徒, 影響頗大。

李景林到上海後, 積極奔走呼籲, 要洗雪“東亞病夫”之恥辱, 提倡“全民國術化”、國術能“強身強國強種強族”, 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第一人,

且具有強大的號召力與影響力。 對此種順水推舟、一舉兩得之事, 蔣樂意為之。 於是有了“中央國術館”的建立, 以及隨後“浙江國術遊藝大會”的召開。

李景林對於中國武術界的一大貢獻就是, 將秘傳武當劍術公佈於眾, 得以在民間廣泛的推廣和普及。 當時, 武當劍術乃是武當內部代代秘傳單授的, 從不外傳, 傳至李景林已是第十代。 此後, 李景林又公開傳授其創編的武當對劍, 此舉對武當劍的普及影響深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