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墓前種這種樹,說明地下必有古墓,但盜墓賊不會去盜,為什麼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有很多, 其中一個就是墓地前面種樹了, 不過那個時候種樹可不是隨隨便便選一棵樹種下就可以的, 特別是在墓地前面種, 一個是要考慮禮儀, 一個是要考慮等級的, 不同的等級樹的種類就不一樣。

不過這一點在西漢之前的下葬方面的禮儀上沒有很大的體現, 因為那個時候墓地前面幾乎都是柏樹, 看不出身份的高低。 不過這個種柏樹的習慣還是來源於一個怪物吃死人的傳說了, 因為古代對身體是很重視的, 就算是死了, 身體髮膚也不能被傷害。

這個可以在很多歷史書上都進行過描述, 其中最讓人有感觸的一件事恐怕是夏侯惇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完整, 在打仗的時候眼珠子掉出來, 他都直接吃掉, 不想讓家人留給自己的身體不完整,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人把身體髮膚看的有多麼重要。

所以對於怪物的這種行為他們是不能容忍的, 也不知道是從哪裡聽說這個怪物害怕老虎和柏樹的, 他們就真的開始在墓前面放石老虎, 種柏樹了。 不過這種習俗到了西漢以後就改變了, 因為當時的皇上很欣賞儒家的思想, 所以他把這種思想也用到了下葬的一些習慣當中。

改變最大的或許就是不同的墓前面不同的樹了, 按照儒家的說法, 身份尊貴的人的墓地應該在高處而且要多種樹, 身份低下的人則應該在低處而且樹要少。 這種說法被實行著, 除此之外, 還按照身份改變了樹的種類, 其中, 天子的墓前面是松樹, 諸侯的是柏樹, 普通百姓就是柳樹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改變, 幫助一些盜墓人節省了時間, 他們可以通過樹的多少和樹的種類輕鬆地判斷出底下值錢東西的多少, 也可以看出年代的遠近。 所以在一些種柳樹的地方, 他們從來不會去盜,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窮人的墓, 裡面什麼也不會有。

從古代在墓前種樹的風俗習慣也可以看出那個時候對等級的看重,再看一下現在農村的一些墓地,這些習慣基本上都沒有了,種的樹基本上都是松樹,墓前也沒有了石獅子,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現在社會的一種平等以及對迷信的排斥。

從古代在墓前種樹的風俗習慣也可以看出那個時候對等級的看重,再看一下現在農村的一些墓地,這些習慣基本上都沒有了,種的樹基本上都是松樹,墓前也沒有了石獅子,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現在社會的一種平等以及對迷信的排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