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詩經》看先秦男女都怎麼“穿衣打扮”

《詩經》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彙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 它記載著遙遠的先秦時代人們的生活和故事, 從最底層的人民, 到上層貴族, 乃至君主。 走進 《詩經》, 就是走進先秦時代, 讓我們通過 《詩經》 進一步感受先秦時代的服飾文化吧。

素衣清婉的先秦女子

為什麼用清婉來形容呢? 通過 《詩經》, 我們發現那個時代, 人們對美麗女子的想像, 通常是身著素服,清麗婉約的。

先秦一個著名的美人便是齊國的公主莊姜, 我們今天常常提到的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就是 《詩經·衛風·碩人》 中對她的描述, 這則詩歌描述了莊姜出嫁時的情景。 《碩人》開頭一句就是介紹莊薑的穿著,“碩人其頎, 衣錦衣”。 可見在古人眼中, 服飾對一個女子形象的重要性。

這位聲名赫赫的齊公之女出嫁之日穿的是什麼呢?裡面穿著錦緞做的禮服, 外面罩著一件麻布單衫。

錦緞禮服顯示了她身為一個公主的高貴, 而一件簡單的單衫, 就顯出了一絲女子的素雅。 即使是諸侯之女, 即使是出嫁之日, 即使貴不可及, 那一絲素雅也是扣人心弦的東西。

對女子著素雅服飾的欣賞, 還可以在很多詩歌中看到。 《鄭風·出其東門》 裡寫道:

出其東門, 有女如雲。

雖則如雲, 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 聊樂我員。

你看這首詩的主人公心心念念的女子, 身著縞衣,“縞”就是沒有經過染色的絹, “綦巾”是指綠色的佩巾。 他心愛的女子啊,穿著簡單乾淨的素色衣裙, 系著清清淡淡的綠色佩巾,在如雲的女子中, 唯有這樣一個女子撩動著他的心。 象徵著純潔的白色和清婉女子的結合, 原來在先秦時代,就是男人夢中人的形象了。

也難怪, 後來金庸筆下的小龍女一出場, 就撥動了那麼多看客的心。

而 《唐風·揚之水》 中的男子心心念念的女子也是“素衣朱繡”, 素色衣裙上繡著朱紅色的精美花紋, 淡雅中透著一點點精緻, 便是他的意中人了。

先秦, 那樣一個時代, 那時候天應該還是透徹的藍, 雲應該還是最純淨的白, 到處應該還是茵茵的綠草, 溪流應該還是清澈潺潺。 在那樣一個時代, 逢著一個素衣清麗的女子, 碧綠草叢上, 一抹清雅純淨的白,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青衫素雅或衣衫華貴的先秦男子

《詩經》 中也不乏對男子服飾的描寫, 最膾炙人口的應該就是出自 《鄭風·子衿》 中的那句 “青青子衿”了, 溫文爾雅的青衫男子, 即使是幾千年後的我們,也是心嚮往之吧,

難怪那個時代的女子會“悠悠我心”了。

上層社會的貴公子又是另一種面貌:“我朱孔陽, 為公子裳”,“公子”就是指上層社會的貴族, “朱”是紅色, 在那個時代的男子中, 只有高貴階級的人才能穿紅色。

當然在下層的百姓, 肯定是穿著麻布短衣, 在田間勞作。 染出的紅色衣裳, 也是為了敬獻給貴族。

從 《詩經》 看當時服裝的材質

先秦時代人們用什麼材料做衣服呢? 從《詩經》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麼幾種: 葛做成的布、 麻布、 繅絲製成的絲綢以及冬天穿用的動物的皮毛。

《詩經》 中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葛這種植物, 如 “彼采葛兮, 一日不見, 如三月兮”, 可見葛是當時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苧麻也常出現, 《詩經》 中就有 “東門之池, 可以漚麻”, 這裡說的是人們通過漚麻的方法, 使麻脫膠變軟, 然後用來做衣服, 做鞋子。

葛和麻這種遍地生長的植物, 成為勞動人民主要的衣料來源。

“蠶月條桑, 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 猗彼女桑”, 告訴我們那時候農業活動中已經有了養蠶這一項。 養蠶,意味著與另一種重要的衣料——絲綢相關。 我們都知道, 唐代的絲綢被歐洲的貴族視若珍寶, 其實早在先秦, 就已經有了絲綢, 只是那時只有貴族才能夠穿得上。

到了冬天, 可以禦寒的皮毛, 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 我們在前面也說過, 下層百姓最多只能穿上狗皮做的衣服禦寒, 其實他們更多的還是限於麻布衣服, 可以穿我們說過的 “袍”作為冬天穿在外面的外套。 《詩經》中有“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褐”, 是另一種粗糙的布料製作的冬衣, 也是他們的選擇之一。 裘的主要來源是羊羔皮和狐狸皮, 當然這樣的衣服只能是屬於貴族的。“一之日於貉, 取彼狐狸, 為公子裘”, “彼都人士, 狐裘黃黃”。 而 “狐裘黃黃”也引人遐想, 用狐狸皮做成的衣服, 是何等光亮美麗, 尤其是白狐狸皮製成的裘。

佩飾——玉

服飾, 總離不開佩飾。《詩經》 中也提到了很多佩飾, 其中 “玉”最受人們的喜愛。 玉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僅是裝飾, 很多時候象徵著美好的德性。 《詩經》中就有這樣的描寫, 如《衛風·淇奧》中有“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用打磨玉石的過程來比喻君子的養成; 也用玉來比喻美好的女子,《召南·野有死麋》中就有 “白茅純束, 有女如玉”。

不過, 給大家看這一句, 你就可以發現另外一些東西了。《小雅·斯干》 中有 “乃生男子”讓他 “載弄之璋”, “乃生女子”卻讓她 “載弄之瓦”, 男尊女卑的觀念還是很強烈的。 玉多屬於君子, 《禮記》 中直接就說了, “君無故玉不離身”,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 君子的玉是不離身的。 所以在先秦, 如果你看到一個男子沒有佩玉, 那麼很有可能他並不是出身高貴的人。我們前面提到過, 古人的腰帶根據材質的不同分為大帶和革帶, 這些佩飾就掛在他們的腰帶上。“佩玉將將”, 說的是玉佩相碰發出的美妙聲音, 可見古人常常佩帶不止一塊玉石, 行走之間, 環佩叮噹, 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玉佩不僅僅可以象徵美好的德性, 更因為它的質地堅硬, 不容易改變, 所以用來象徵兩情相悅, 地久天長。 兩情久長, 不離不棄, 自古以來就是有情人的願望。 《詩經》 中的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被多少情人信誓旦旦地言說過。 先秦時期有 “解佩結言”的風俗,兩情相悅的男女, 解下身上的玉佩, 定下不離不棄的誓言, 真的很美好。《衛風·木瓜》說,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送給對方一塊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對方送我木瓜之情, 而是希望跟對方攜手到老。

古人這些詩詞、儀式,總是以它們的乾淨和真誠,觸動著現代人的內心。如果有那麼一天,有那麼一個人向你走來,送你一塊美玉,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那一刻天一定很藍很藍,藍得有若先秦。

本文選自 中國傳統文化系列《中國秀:服飾》

作者 | 龐丹丹 蘇珊

山西教育出版社

裘的主要來源是羊羔皮和狐狸皮, 當然這樣的衣服只能是屬於貴族的。“一之日於貉, 取彼狐狸, 為公子裘”, “彼都人士, 狐裘黃黃”。 而 “狐裘黃黃”也引人遐想, 用狐狸皮做成的衣服, 是何等光亮美麗, 尤其是白狐狸皮製成的裘。

佩飾——玉

服飾, 總離不開佩飾。《詩經》 中也提到了很多佩飾, 其中 “玉”最受人們的喜愛。 玉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僅是裝飾, 很多時候象徵著美好的德性。 《詩經》中就有這樣的描寫, 如《衛風·淇奧》中有“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用打磨玉石的過程來比喻君子的養成; 也用玉來比喻美好的女子,《召南·野有死麋》中就有 “白茅純束, 有女如玉”。

不過, 給大家看這一句, 你就可以發現另外一些東西了。《小雅·斯干》 中有 “乃生男子”讓他 “載弄之璋”, “乃生女子”卻讓她 “載弄之瓦”, 男尊女卑的觀念還是很強烈的。 玉多屬於君子, 《禮記》 中直接就說了, “君無故玉不離身”,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 君子的玉是不離身的。 所以在先秦, 如果你看到一個男子沒有佩玉, 那麼很有可能他並不是出身高貴的人。我們前面提到過, 古人的腰帶根據材質的不同分為大帶和革帶, 這些佩飾就掛在他們的腰帶上。“佩玉將將”, 說的是玉佩相碰發出的美妙聲音, 可見古人常常佩帶不止一塊玉石, 行走之間, 環佩叮噹, 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玉佩不僅僅可以象徵美好的德性, 更因為它的質地堅硬, 不容易改變, 所以用來象徵兩情相悅, 地久天長。 兩情久長, 不離不棄, 自古以來就是有情人的願望。 《詩經》 中的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被多少情人信誓旦旦地言說過。 先秦時期有 “解佩結言”的風俗,兩情相悅的男女, 解下身上的玉佩, 定下不離不棄的誓言, 真的很美好。《衛風·木瓜》說,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送給對方一塊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對方送我木瓜之情, 而是希望跟對方攜手到老。

古人這些詩詞、儀式,總是以它們的乾淨和真誠,觸動著現代人的內心。如果有那麼一天,有那麼一個人向你走來,送你一塊美玉,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那一刻天一定很藍很藍,藍得有若先秦。

本文選自 中國傳統文化系列《中國秀:服飾》

作者 | 龐丹丹 蘇珊

山西教育出版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