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B站知名博主走紅,他用小提琴改編《愛樂之城》,引十萬網友折腰

你或許很少親臨音樂會, 但你一定在電視或者網路上看過小提琴演奏。 知乎上有人描述小提琴演奏“閉眼聽心會化了, 睜眼看淚會澎湃”。 它將演奏技藝與情感表達高度融合, 不僅考驗演奏者的技藝水準, 更考驗他對音樂的解讀能力、對曲目情感的把控能力。 當音符緩緩跳躍而出, 壯偉的低音與細膩的高音交叉穿錯, 古典氣質與聽覺享受使小提琴變得靜觀不可褻瀆焉。

癡迷小提琴獨有的氣質, 拉琴二十年, 小paganini依舊在小提琴演奏上琢磨來琢磨去, 改編眾多知名曲目, 成為B站略有名氣的UP主, 他在網易雲音樂APP上傳的若干首小提琴曲目播放量屢次破萬。

小提琴十級考試獲場上最高分

小paganini本名叫做張浚哲, 2016年畢業于華僑大學。 因為最喜歡Paganini隨想曲第24號, 基於對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的崇拜, 他有意將藝名取為小paganini, 對自己算是一種鞭策。 “這是小提琴作品中的一個頂峰,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高度。 ”尼可羅·帕格尼尼是義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 被稱為“小提琴之神”, 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

張浚哲從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 啟蒙老師是淮北師範大學小提琴特聘教授牛愛華老師,

小學六年級張浚哲以“優秀”成績通過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上海音樂學院的十級, 之後便跟隨安徽省小提琴名師孫家鳴老師和安徽歌舞劇院小提琴首席王國平老師學琴。 他坦言, 每個從小學習樂器的琴童都是沒有童年的。 白白淨淨的張浚哲揉揉太陽穴, 不好意思地笑了:“從小我的假期和週末都是只有練琴。 最痛苦的一段時間是我小學六年級參加省內最高級別小提琴賽事, 當時參賽的選曲是莫札特小提琴第五協奏曲, 暑假兩個多月的時間, 每天練琴12小時以上, 一小節一小節地摳作品的細節和情感處理等等。 ”六年級, 十二三歲的年齡, 一天十二個小時拉弓練琴,
常人想想都是異常可怕的。 在那次比賽之後他的琴技有了質的飛躍, 並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張浚哲與小提琴大師黃蒙拉

掌握一門樂器, 需要時間需要耐心, 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 需要永不枯竭的熱情, 當然, 也需要緣分。 他並沒有天賦異稟,

但不缺靈氣與樂感。 在小提琴十級考級中, 評委給出的96分是在場考生中的最高分。 “當時的評委是我後來的小提琴老師孫家鳴老師, 也是他告訴我96分是他在那一年考級中打出的最高分。 ”說到這兒, 張浚哲有些小得意了, 一步步的努力, 一點點成績的積累, 讓他愛小提琴如同愛生命。

地方台春晚等各式晚會的常客

從小與小提琴相伴, 小學六年級就將十級證書收入囊中的張浚哲, 中學時期很多人建議他走專業道路去考音樂學院。 他告訴校園司令,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 加上中學學習成績較好, 他與他的家人沒有考慮走專業路。 “現在覺得當時的選擇是對的, 把音樂當做愛好是更好的選擇, 我不用將它成為謀生工具, 但也可以盡情追求我喜愛的音樂,可以保持我的本心。”

張浚哲與小提琴大師鄭京和

莫札特曾說,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張浚哲深有共鳴,從他第一次登上舞臺,第一次看到別人陶醉的表情,他就知道,音樂是分享快樂分享感情的媒介。小提琴可以展現古典樂的厚重,能把人心底的涓涓細流緩緩引出,再緩緩流進聽者的心底。

張浚哲從小參加各類比賽、演出,榮獲安徽省小提琴錦標賽第二名、安徽省藝術節小提琴比賽第二名等。每年都會有2-3場演出,“當時太小印象不是很深,大多是一些地方電視臺春晚以及各種晚會的演出,至於學校每年的聯歡會也是從沒缺席過。”他說道。

2014年12·9文藝匯演,前排左一為張浚哲

進入大學校園以後,他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琴友,並在學校擔任校藝術團器樂隊隊長,他從大一開始和學長學姐把這個原本二三十人的小樂團一步一步“拉扯”到近百人規模的樂團。每一年學校的“12·9迎新文藝匯演”、每一年的校藝術團專場演出、每一年的器樂隊專場音樂會,以及高雅藝術進校園如“走進泉州輕工學院”等等,同學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筆挺的西裝,嫺熟的演奏,小小音樂家的典雅氣質顯露無遺。

小提琴改編三十多首經典曲目,引十萬網友膜拜

目前為止,張浚哲改編翻奏上傳網路平臺的作品近四十首。大受歡迎的有《你的名字》主題曲《前前前世》、《四月是你的謊言OP》、《月半小夜曲》以及五月天的《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時光機》、《後來的我們》等等。《前前前世》一曲在網易雲音樂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0萬。

將流行樂曲目改編翻奏,對於張浚哲來說較為簡單。他不會專門扒譜,錄音、後期混音全都是自己在網上百度教程,獨立完成。一支話筒,一個音效卡,再加上一台電腦,就是他用於翻奏的所有設備了。更為神奇的是,只要讓他聽到的音樂、說話的語調甚至是自然界的聲音,他腦子裡就會自動出現五線譜。大概是他從小十幾年如一日的練琴給予的一些回報吧。“我其實就是把我腦子裡的五線譜寫出來,然後進行一些和聲的編配,這種技能用在翻奏上還是很棒的。”

這位鐵杆古典樂迷,堅信古典樂的學習是創作優秀音樂作品的地基,他認為古典樂是最偉大最複雜的音樂形式。張浚哲通過瞭解發現,自己的偶像周傑倫曾主修鋼琴、學過大提琴,還會竹笛和古箏,“《夜的第七章》使用了大提琴,《青花瓷》使用了古箏、竹笛,他的歌曲裡對這幾種樂器的使用非常出色。”事實上,只要有喜歡的音樂會,只要能擠出時間去看,張浚哲從來不會缺席,大學幾年到現在他聽過的音樂會現場已有幾百場,從小提琴鋼琴獨奏到交響樂、室內樂都有涉及。

張浚哲近幾年聽的音樂會票根

“我在網上發佈翻奏作品,就是想把自己喜歡的音樂以自己的方式去演繹出來,分享給有相同愛好的人,小提琴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樂器,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到它的美。”

已經畢業一年的張浚哲如今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一旦有空餘時間他就會拿起弓拉幾曲,最近翻奏了《愛樂之城》主題曲《City of Stars》,婉轉清揚,令人沉醉。

但也可以盡情追求我喜愛的音樂,可以保持我的本心。”

張浚哲與小提琴大師鄭京和

莫札特曾說,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張浚哲深有共鳴,從他第一次登上舞臺,第一次看到別人陶醉的表情,他就知道,音樂是分享快樂分享感情的媒介。小提琴可以展現古典樂的厚重,能把人心底的涓涓細流緩緩引出,再緩緩流進聽者的心底。

張浚哲從小參加各類比賽、演出,榮獲安徽省小提琴錦標賽第二名、安徽省藝術節小提琴比賽第二名等。每年都會有2-3場演出,“當時太小印象不是很深,大多是一些地方電視臺春晚以及各種晚會的演出,至於學校每年的聯歡會也是從沒缺席過。”他說道。

2014年12·9文藝匯演,前排左一為張浚哲

進入大學校園以後,他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琴友,並在學校擔任校藝術團器樂隊隊長,他從大一開始和學長學姐把這個原本二三十人的小樂團一步一步“拉扯”到近百人規模的樂團。每一年學校的“12·9迎新文藝匯演”、每一年的校藝術團專場演出、每一年的器樂隊專場音樂會,以及高雅藝術進校園如“走進泉州輕工學院”等等,同學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筆挺的西裝,嫺熟的演奏,小小音樂家的典雅氣質顯露無遺。

小提琴改編三十多首經典曲目,引十萬網友膜拜

目前為止,張浚哲改編翻奏上傳網路平臺的作品近四十首。大受歡迎的有《你的名字》主題曲《前前前世》、《四月是你的謊言OP》、《月半小夜曲》以及五月天的《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時光機》、《後來的我們》等等。《前前前世》一曲在網易雲音樂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0萬。

將流行樂曲目改編翻奏,對於張浚哲來說較為簡單。他不會專門扒譜,錄音、後期混音全都是自己在網上百度教程,獨立完成。一支話筒,一個音效卡,再加上一台電腦,就是他用於翻奏的所有設備了。更為神奇的是,只要讓他聽到的音樂、說話的語調甚至是自然界的聲音,他腦子裡就會自動出現五線譜。大概是他從小十幾年如一日的練琴給予的一些回報吧。“我其實就是把我腦子裡的五線譜寫出來,然後進行一些和聲的編配,這種技能用在翻奏上還是很棒的。”

這位鐵杆古典樂迷,堅信古典樂的學習是創作優秀音樂作品的地基,他認為古典樂是最偉大最複雜的音樂形式。張浚哲通過瞭解發現,自己的偶像周傑倫曾主修鋼琴、學過大提琴,還會竹笛和古箏,“《夜的第七章》使用了大提琴,《青花瓷》使用了古箏、竹笛,他的歌曲裡對這幾種樂器的使用非常出色。”事實上,只要有喜歡的音樂會,只要能擠出時間去看,張浚哲從來不會缺席,大學幾年到現在他聽過的音樂會現場已有幾百場,從小提琴鋼琴獨奏到交響樂、室內樂都有涉及。

張浚哲近幾年聽的音樂會票根

“我在網上發佈翻奏作品,就是想把自己喜歡的音樂以自己的方式去演繹出來,分享給有相同愛好的人,小提琴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樂器,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到它的美。”

已經畢業一年的張浚哲如今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一旦有空餘時間他就會拿起弓拉幾曲,最近翻奏了《愛樂之城》主題曲《City of Stars》,婉轉清揚,令人沉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