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互金協會集中式資訊披露平臺於6月初上線

近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向會員單位下發了《關於召開集中式資訊披露平臺接入培訓會議的通知》。 通知稱, 在監管部門指導和相關單位支援下,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組織搭建集中式資訊披露平臺, 將於近期上線試運行。

值得關注的是, 從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一則邀請函(即《關於邀請參加“金融科技發展與安全”論壇的函》)中發現, 該會議議程中有“介紹協會天津專案情況及資訊披露平臺業務功能”、“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線儀式”這一環節。 上述論壇將於2017年6月5日下午召開。 這意味著,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搭建的“集中式資訊披露平臺”將在6月5日舉辦上線儀式。

事實上, 早在去年11月30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部主管鄭曉東就曾公開表示, 要搭建集中的資訊披露平臺, 各家都統一把資訊放到協會的平臺上披露, 這樣就避免了尺度不一的情況, 進而提高行業透明度。 業內人士認為, 資訊披露, 是監管層強調的一大重點工作。 然而現實中, 各家互金平臺的資訊披露存在較大差異。 而如果能夠接入統一的資料, 對行業的影響深遠。 他同時指出,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會員, 基本上囊括了我國各大代表性的P2P平臺,

這些平臺上的借款人、投資人的相關資料、資訊, 都是核心敏感性資料, 如何保障資訊安全、進行隱私保護是關鍵。

據瞭解, “集中式資訊披露平臺”是協會在認真研究大資料、雲計算、智慧合約、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基礎上, 充分吸收監管科技(Regtech)的相關理念和技術, 規劃與設計的互聯網金融治理基礎設施。 建成後, 將提供監管部門統一監測和社會公眾統一查詢的入口, 可實現互聯網金融產品全生命週期監測和穿透式監督管理, 將有力支撐互聯網金融摸排和查處。 集中式登記披露平臺目前已啟動聯調與測試工作, 將於5月下旬投入試運行。 通過分步實施不斷豐富功能、擴大機構接入範圍,

幫助從業機構合法合規經營, 促進行業規範健康合規發展。 有資深人士指出, 相比于線下理財/財富公司而言, P2P網貸平臺的一大先進性正是其資訊相對透明, 通過互聯網的方式, 監管層能夠獲悉其成交量、壞賬乃至資金去向等資訊, 使得監管變為可行、高效。

2016年10月28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正式發佈《互聯網金融資訊披露個體網路借貸》標準(T/NIFA1—2016), 定義並規範了96項資訊披露指標, 其中強制性披露指標共65項、鼓勵性披露指標共31項。 例如, 平臺的實繳資本、實際控制人與持股5%以上的股東的名單、重大事項資訊以及交易總額、交易總筆數、融資人總數、投資人總數、待償金額、逾期金額、項目逾期率、金額逾期率等關鍵資訊, P2P網貸平臺都應及時披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