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天津薊州皮影

提起皮影, 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的人都很熟悉。

薊州地區的皮影來源於唐山皮影, 薊州人也叫“唱影”, 是以前薊州人最喜歡的一種夜晚娛樂節目。

皮影表演, 要求演員手腳嘴三方面都有硬功夫。 可以說“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 手要能熟練的操作影人, 耍、打、跑、跳、跪、竄等影人動作要能熟練地演出。 同時嘴上還要說、念、唱功夫全面, 唱誰像誰。 此外, 腳下還要掣動敲打鑼鼓進行伴奏。 一專多能是唱影人的特長。

據《薊州民俗錄》記載, 薊州皮影歷史悠久且分佈廣,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 幾乎每個較大的集鎮或較大的村莊都有皮影社, 演唱的段子多是成本大套的古戲劇, 如《朱元璋走國》、《五峰會》等。

薊州人不僅唱皮影, 看皮影, 還是一些皮影故事的發源地。 其中最著名的是皮影《五峰會》的故事, 發生在薊州區白澗鎮莊果峪村南五峰山下, 五峰山又稱寶龍山。 在莊果峪村南面的水庫西邊,

相傳北宋神宗皇帝趙頊在位期間, 奸相沈恒威與五峰山盤腳寺和尚勾結, 利用北國珍珠娘娘謀害神宗, 忠臣鎮西侯曹克讓巧設民間花會救駕, 由此寫出了一段皮影戲《五峰會》的戲文。 2002年, 唐山電視臺還根據皮影《五峰會》為藍本拍出來18集皮影電視連續劇《五鋒會》。

那時候哪個村有搭台唱影的, 不僅全村轟動, 還會吸引周圍村子的人成群來觀看, 有些家庭還會接來親戚瞧影。 夜晚簡直是萬人空巷, 只有唱影的鑼鼓傢伙和誘人的唱腔響徹在夜空。

記得自己小時後(候)跟在大人屁股後面去看唱影的情景, 那時唱影一般都選在春季或秋季農閒的時候。 早晚比較涼, 一般穿個夾襖, 走熱了, 就會脫下來拿著。

一路上會興奮地不得了, 不是揮動著夾襖同小夥伴一起追打嬉鬧, 就是掄舞著夾襖, 歡呼著奔跑, 看誰跑得快。

等到了人山人海的唱影場地, 也不是專心致志看著白色的幕布上耍動的五顏六色的影人, 聽抑揚頓挫掐著嗓子唱戲文, 而是坐一會兒就要東看西瞧, 不再專心致志了。 特別是等到了大段的唱段或念功, 我們就會感覺絕枯燥, 幾個孩子便會在人堆裡玩捉迷藏, 等到激烈的廝殺武戲, 才會吸引我們, 有時也會跑到後臺, 看那些耍影人的人怎麼掐著嗓子唱影, 怎麼耍影人兩軍陣前廝殺, 感覺特有意思。 看完了幕後, 還會跑到人堆裡看一陣兒, 直到半夜了, 我們的眼皮幾乎要上下打架了, 才會散場。

唱影一般要唱幾晚甚至十幾晚,

唱完一本或者幾本才撤場, 讓那時沒有夜晚娛樂的人們過足了瞧影的癮, 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童年記憶。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娛生活的豐富多彩, 唱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文娛生活。 會唱影的藝人逐漸變老或去世, 皮影傳承後繼無人, 觀眾也越來越少, 岌岌可危。

可喜的是, 隨著現在對文化越來越重視, 一些即將消失的文化被重新挖掘和開發保護。 為了挽救皮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薊州一些地方又恢復了皮影組織, 有些旅遊村設立了皮影坊, 約請老藝人重新出山, 定期為遊客和鄉親進行演出。

薊州皮影演出逐漸恢復, 皮影雕刻也逐漸被重視。 皮影的原料主要用驢皮, 從雕刻到上色、刷油工序有七八道,

所製作的影人造型生動, 形象逼真, 皮影雕刻作品收藏漸漸成為新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