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場因王少舫和黃梅戲而聚的盛宴

5月13日上午, 由安徽省參事室(省文史館)編纂、黃山書社出版的《王少舫談黃梅戲》首發式暨簽售會, 在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舉行。 戲劇界專家及相關單位領導, 以及眾多愛好戲曲的普通市民歡聚一堂, 王少舫先生弟子、子女及親屬也受邀出席, 現場活動氣氛熱烈。

一、筆耕不輟終成卷

為了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部署, 彰顯省文史研究館"敬老崇文、存史資政"的職能, 安徽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館)組織了以侯露參事為主的專家學者團隊, 歷時5年, 從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王少舫從藝的48盤錄音、講話、講課資料中, 整理、發掘、搶救了一部安徽黃梅戲理論研究的傑作。 這是對黃梅戲藝術一次全面回顧和重新梳理, 填補了黃梅戲戲曲研究的空白。 也是安徽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完成的又一重大文化工程, 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對文化強省建設的又一重要貢獻。

“書中記載了王少舫對黃梅戲的發展史親力親為的過程, 內容詳實, 圖文並茂, 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史料價值皆彌足珍貴。 ”

安徽省參事室(省文史館)文史處處長邾根斌表示, 該書的出版也是對王少舫先生逝世30周年的最好的紀念和慰藉。

本書主編侯露表示, 這本書只是一個發端, 一批戲曲人正在積極籌備省內眾多戲曲老藝術家的口述史, 為安徽戲曲的傳承、發展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除此以外,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侯露還表示, 希望借申請世界“非遺”為抓手, 整理、還原出一批珍貴的徽劇資料, 帶出一批年輕的傳承人和學者, 這既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 也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她建議, 加大對徽劇申請世界“非遺”的宣傳, 擴大優秀戲曲文化在海內外的影響力, 提高老百姓的文化自信心, 同時呼籲海內外皖籍華人為徽劇“申遺”貢獻力量。

由於常年沉浸於戲曲的相關工作, 侯露的女兒自幼耳濡目染從不感興趣轉變成協助母親工作上的幫手。

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女兒的理解和支持, 這也是作為母親感到欣慰的地方。

到場的文化戲曲專家學者認為, 戲曲是來源於生活的藝術, 戲就是故事, 曲就是音樂歌舞, 戲曲是用音樂歌舞說故事, 戲曲中的“生旦淨醜、唱做念打”無一不表現了戲曲的樣式美、造型美和音樂美。

儘管當日天氣炎熱, 氣溫直逼32度, 但現場觀眾熱情不減, 紛紛拿起手機或者攝像機拍照留念, 認真聆聽嘉賓們的發言。

正因為這批戲曲人對黃梅戲文化的自覺傳承, 才得以為人民獻上一份厚重的文化大禮。

二、惟妙戲音引人癡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王少舫, 是黃梅戲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與嚴風英合拍的黃梅戲第一部電影《天仙配》, 使黃梅戲走向全國, 走向了世界。

他為黃梅戲的“生行”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應該說, 他是“生行”的代表人物。

他的唱腔,吸收了京劇的唱法,其行腔、吐字均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聽起來韻味無窮,開創了“生行”唱腔一條新的路徑,為黃梅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亦為後人爭相摹唱。

作為他的親傳弟子、安徽省文史館原館長丁士匡先生和蜀山區劇協理事姚青青現場就獻唱了一首耳熟能詳的《夫妻雙雙把家還》。經典之所以經典,正是因為它的唱詞和旋律能引起聽眾情感上的共鳴。“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唱絕四座、餘音繞梁”的功夫把觀眾帶入到有聲有色的戲曲氛圍中。

接著,王派傳人、安徽藝術傳媒學院的汪曉明教授演唱了一首《女駙馬》選段。唱腔不僅繼承了王派唱法的精髓還兼具個人特色。他在現場就兩句曲詞用王派唱法和普通唱法進行對比,為觀眾簡單比較了二者在音調和聲腔上的不同。這使得觀眾在享受戲曲的過程中又能瞭解和學習相關知識。

最後,票友們還給大家帶來《含悲忍淚往前走》、《路遇》、《果然喜從天降》等曲目。有兩位演唱的女嘉賓還特地穿上了中國傳統服飾旗袍。修長的旗袍勾勒出曼妙的身姿,再加上一板一眼的戲曲動作,極盡東方女子溫婉且落落大方的美。

儘管有些戲曲愛好者只是玩票,登臺時甚至有點緊張,卻仍保持著一腔熱忱認認真真演唱。其中的腔調和韻味真是讓人拍案叫絕,引得聽眾陣陣熱烈的掌聲,聞者無不沉醉其中。

三、薪火相傳溯文根

觀眾們享受了短暫而精彩的戲曲盛宴後,許多觀眾滿懷著對戲曲愛好的熱情仍遲遲不肯離開,大家有序排著隊拿著《王少舫談黃梅戲》新書請侯露女士和黃梅戲作曲家陳精根先生簽名。

有位年輕潮流的媽媽帶著自己三歲半的女兒擠到了前面,可愛的小姑娘在媽媽的幫助下捧著新書請求簽名,侯露女士簽完名後還親切的親了小女孩一下。

侯露女士給每位元觀眾的簽名留言內容也獨具特色。有的人是“人生有戲勤耕耘”,有的人是“人生如戲戲人生”,有的人是“人生如戲覓知音”,不一樣的留言體現了她對戲曲愛好者的關心與鼓勵。

有一對氣度不凡的老年夫妻特地在首發式宣傳報前合影留念,或許時光能消磨人的青春年華,但對於戲曲的熱愛隨著時間的沉澱反而越濃烈。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代所長賈志剛曾說過:“戲曲藝術的傳承絕非只是形式上繼承,其中必須要包含傳統文化深厚的內容積澱,沒有這樣的內容積澱,技術外殼的傳承很可能是徒勞無功的。”

《王少舫談黃梅戲》的出版,正是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層次的繼承和挖掘,從而在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吮吸厚重的民族文化營養,汲取前進的力量。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他的唱腔,吸收了京劇的唱法,其行腔、吐字均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聽起來韻味無窮,開創了“生行”唱腔一條新的路徑,為黃梅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亦為後人爭相摹唱。

作為他的親傳弟子、安徽省文史館原館長丁士匡先生和蜀山區劇協理事姚青青現場就獻唱了一首耳熟能詳的《夫妻雙雙把家還》。經典之所以經典,正是因為它的唱詞和旋律能引起聽眾情感上的共鳴。“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唱絕四座、餘音繞梁”的功夫把觀眾帶入到有聲有色的戲曲氛圍中。

接著,王派傳人、安徽藝術傳媒學院的汪曉明教授演唱了一首《女駙馬》選段。唱腔不僅繼承了王派唱法的精髓還兼具個人特色。他在現場就兩句曲詞用王派唱法和普通唱法進行對比,為觀眾簡單比較了二者在音調和聲腔上的不同。這使得觀眾在享受戲曲的過程中又能瞭解和學習相關知識。

最後,票友們還給大家帶來《含悲忍淚往前走》、《路遇》、《果然喜從天降》等曲目。有兩位演唱的女嘉賓還特地穿上了中國傳統服飾旗袍。修長的旗袍勾勒出曼妙的身姿,再加上一板一眼的戲曲動作,極盡東方女子溫婉且落落大方的美。

儘管有些戲曲愛好者只是玩票,登臺時甚至有點緊張,卻仍保持著一腔熱忱認認真真演唱。其中的腔調和韻味真是讓人拍案叫絕,引得聽眾陣陣熱烈的掌聲,聞者無不沉醉其中。

三、薪火相傳溯文根

觀眾們享受了短暫而精彩的戲曲盛宴後,許多觀眾滿懷著對戲曲愛好的熱情仍遲遲不肯離開,大家有序排著隊拿著《王少舫談黃梅戲》新書請侯露女士和黃梅戲作曲家陳精根先生簽名。

有位年輕潮流的媽媽帶著自己三歲半的女兒擠到了前面,可愛的小姑娘在媽媽的幫助下捧著新書請求簽名,侯露女士簽完名後還親切的親了小女孩一下。

侯露女士給每位元觀眾的簽名留言內容也獨具特色。有的人是“人生有戲勤耕耘”,有的人是“人生如戲戲人生”,有的人是“人生如戲覓知音”,不一樣的留言體現了她對戲曲愛好者的關心與鼓勵。

有一對氣度不凡的老年夫妻特地在首發式宣傳報前合影留念,或許時光能消磨人的青春年華,但對於戲曲的熱愛隨著時間的沉澱反而越濃烈。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代所長賈志剛曾說過:“戲曲藝術的傳承絕非只是形式上繼承,其中必須要包含傳統文化深厚的內容積澱,沒有這樣的內容積澱,技術外殼的傳承很可能是徒勞無功的。”

《王少舫談黃梅戲》的出版,正是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層次的繼承和挖掘,從而在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吮吸厚重的民族文化營養,汲取前進的力量。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