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個寧波文創工作者的自黑啟示錄:讓那些過不去的都過去吧

這是一篇來自寧波普通文創工作者2900字的流水帳式自黑錄, 覺得黑得好的話請點贊!

開頭有必要交代一下, 很多人都認為做文創不賺錢,

或者難賺錢。

事實上呢?

確實很難賺錢

從學校出來工作後在媒體打拼了幾年, 記得讀書時到日字頭的媒體實習, 以為是去採訪, 實則掃街寫軟文。

今天在媒體的這一段黑歷史暫且保留。

喜歡電影

不能自拔

因為熱愛看電影, 發起並策劃了一個叫NIFF的電影放映項目。

NIFF全稱就是Ningbo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寧波青年影展)的縮寫。

斷斷續續堅持到現在, 跑政府、找產地、拉資源, 甚至找過總局, 觀眾還在, NIFF就還能繼續。

2013年第一屆NIFF看上去很美, 結果第二屆就難產了。 因為經驗不足, 策展預算超支, 自貼腰包辦展。

NIFF放映的影片一般都是獨立製片電影, 獨立製片的拷貝少又難找, 曾經在離開幕影片放映不到1小時才拿到影片拷貝。

為了省錢放映場次都排在了上午場,

嚴重違背了年輕人不愛早起看電影這個自然規律, 上座率極低。

影院放映人太少就去咖啡館做推廣放映, 結果咖啡館人更少。

想高校人總該多了, 那麼去高校做放映, 最後800人的全場只坐了一對情侶, 放映影片大陸首映且豆瓣評分9.1。

專門為媒體圈內人做過一次放映, 結果來看的還是圈外人多。 做過免費觀影, 十有五六的人報了名不來看的。

去年做了一次以“尋找”為主題的放映, 票價20塊, 然後真的全城尋找觀眾。

有時候你很難在大眾文化和小眾文化中選擇。

▲2013年第一屆NIFF

▲NIFF夥伴參與2016年的寧波法國電影周

▲2016年NIFF主辦的《夢想引力》主題影展

▲2016年NIFF承辦的國際女性影展寧波站活動合影

做大學生的市場

快得要賽過時間

2012年的時候做寧波大學生網路門戶平臺, 前後開發網站、組織線下活動、建立高校組織, 等我們把平臺模型搭建完了, 移動互聯時代到來了, 輸給了某博。

大學生項目, 理所當然以為該由大學生團隊運營, 招募訓練培養完了, 學生畢業各奔東西。

做網站, 產品設計、UI美工、後臺內容運維都得懂, 一個人全都管然後做出來全是半調子產品。

為了建立高校管道, 全寧波18所高校對接洽談了12所, 上到黨委下到門衛,這家領導剛談完馬上被換崗了。

每所高校體制模式不同,管理體系也不同,造成合作模式難以複製。各高校學生也各有特點,線下推廣活動也難以複製。

大學生的網路平臺最後無疾而終,大學生音樂節延續下來。能生存下來就是好的。

有一年做大學生音樂節,因為時局原因檔期從9月份一直推遲到12月份,最後吹著西北風頂著雪花看同學們搖滾。

幾年來在高校樂隊圈子裡看到了很多正能量,很多從大學生音樂節走上選秀舞臺、走到了更專業的舞臺。

大學生的專案是個很有想像力的市場,但是身邊已經倒下的就有四個。

創業非常流行

創業咖啡需要慢行

15年的時候加入無中生有創業咖啡的運營團隊,突然間發現滿大街的人都談創業了。

因為參與門店開拓,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內四個合作方來談入駐。

創業咖啡有種神奇的魔力吸引各方資源湧入,一夜間各地都把閒置空間改造成創咖,舊廠房改創咖是最普遍的,還有會所改的,有體育館改的,還有拿文保建築出來讓你來開創咖的,市場熱到了這個時候,初心就變了。

見過很多創咖,標語貼的比店裡人多,店裡南來北往都是參觀考察團。

有次考察時一位招商的領導對我說,只要店門開著,三年內政策和補貼不用擔心。回來後想明白了,大潮的泡沫就是這麼來的。

很多合作方以為一開創業咖啡,人氣和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導入,這種想法太天真,先天基因和後期專業運營一樣都不能少。

有一陣眾籌咖啡很火,兩年前看見過一家200個合夥人的眾籌咖啡,現在都沒看到活的影子,合夥人多但資源不一定多,合適才行,像無中生有這樣的創咖就剛好。

作為一家創業咖啡,內容和服務很重要,在寧波,無咖有最活躍的創業活動,但是總有一些報了名占了免費位子不參加的鴿子王。

無咖也一直在追求咖啡品質,從咖啡豆原料到機器設備都追求精品咖啡的品質,但是很無奈,還是有很多人喝了之後甩下一句“比星巴克差多了”,一臉懵逼你懂的。

做創業咖啡,或者說做重內容的咖啡,最好不要涉入太多內容之外的事情,比如說裝修。

15 年底開始在余姚開分店,光在設計方案比稿、施工單位篩選、材料設備採購、軟裝設計、結算管理等環節就搭進去畢生腦力,費時半年。

在無咖有一句話“英雄不問出處,創業不分歲數”,來店裡參加創業活動的人群中年紀最小的才初二,最大的退休了還在連續創業。所以,不管失敗多少次,只要在路上,我們都還很年輕。

無咖是一家創業主題咖啡,每天我們在幫助年輕人怎樣去創業,然後店裡的小夥伴從吧台兼職到店長也都紛紛出來創業了。如果有一個員工創業比例最高的獎,除了阿裡巴巴外無咖該算一個。

有時候在無咖待久了,走到街上你會忍不住跟煎餅攤老闆也聊一聊商業模式。

▲2016年無中生有咖啡的創業週末活動

創意市集爛大街因為背上了沉重的商業枷鎖

從2013年起做了四年的創意市集,這往往都為了服務購物中心的PR活動,甲方經常提出反人類傾向的要求。

有一年給某飲料做活動氛圍,大冬天早上六點拉著攤主們出攤,零下的溫度擺了兩小時攤,被攤主們威脅說再也不來玩了。

有些市集還是很美的,跟音樂節搭配在一起的創意市集體驗最好,去年的寧波草莓就是一次,但是還是被人說報名費太高。

商業喜歡有畫面感,我們做市集就變著花樣玩,光市集的帳篷就曾換過四角帳篷、露營帳篷、莫西幹帳篷等等,當然甲方的要求不得不聽。

商業活動就要遵守商業合同,但是天氣不遵守合同,有好幾次都是淋著雨把活動做完。

去年我們承擔了國內一線音樂節品牌草莓音樂節的市集組織,攤主們繳納了800元的天價攤位費,但合作方糟糕的場地和管控造成市集活動效果大打折扣,越是跟牛的合作方越是要堅守那份小小的自主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市集活動變得越來越形式化,迫於甲方壓力,我們開始嘗試玩主題、玩概念。

淘寶上買一塊人工草皮鋪地上叫“森林市集”,買幾個大南瓜叫“萬聖市集”,結果我們發現,逛市集的客戶最關注的是有沒有漂亮手機殼賣。

我們曾嘗試回歸市集的本源,源於生活、服務生活,想獨立做一次最沒有門檻的服務人人,人人都可以來買賣的市集,結果看到一天好幾萬的場地安保費用就又投靠了甲方。

寧波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商的城市,寧波人的血液中承襲著精打細算的經濟思維。

在鄉下,自古時候保存下來的就有二六市、三七市這樣以趕集日命名的村落,在市區也曾有和義大道夜市、三八市這樣民間夜市。

這些大大小小的集市活動拉近了這個城市地域中個體間的聯繫,形成了社會有趣的一面。

在今天各種電商、網商的影響下,街區市集——這種面對面的這種買賣應該還有它的位置。

從去年開始重新做一個品牌,叫魔島市集。目標是想促成那種市井味大眾化的小市集,我想每個中國的城市都應該有一個這樣的買賣場所,既能滿足一些人討生活的基本需求,也能讓閒人遊逛打發時間享受,最好還是個能體驗地方風土人情的城市角落。

未來我還想再做一個菜場,那會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2015年莫西幹帳篷創意市集

▲2015年彩虹帳篷創意市集

▲2013年的創意市集(鼓樓)

▲2016年後備箱市集

2016年魔島市集(草莓音樂節)

▲2017年魔島市集(集盒站)

▲2017年魔島市集(南塘站)

以上是作為一個文創工作者遇到的一些小坑小坎,如果有想與更多人聊聊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在下周的創業週末上一約,5月19號至21號,兩天三夜聊個夠,我等你來。

一直在嘗試,一直在掉進不同的坑,然後再爬出來,謹以此文沉痛緬懷讓那些過不去的都過去。

沒錯,我是一個寧波文創工作者,我是寧波人物。

延伸閱讀:很不幸在寧波外灘,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事……
那時寧波算幾線,十八線?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上到黨委下到門衛,這家領導剛談完馬上被換崗了。

每所高校體制模式不同,管理體系也不同,造成合作模式難以複製。各高校學生也各有特點,線下推廣活動也難以複製。

大學生的網路平臺最後無疾而終,大學生音樂節延續下來。能生存下來就是好的。

有一年做大學生音樂節,因為時局原因檔期從9月份一直推遲到12月份,最後吹著西北風頂著雪花看同學們搖滾。

幾年來在高校樂隊圈子裡看到了很多正能量,很多從大學生音樂節走上選秀舞臺、走到了更專業的舞臺。

大學生的專案是個很有想像力的市場,但是身邊已經倒下的就有四個。

創業非常流行

創業咖啡需要慢行

15年的時候加入無中生有創業咖啡的運營團隊,突然間發現滿大街的人都談創業了。

因為參與門店開拓,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內四個合作方來談入駐。

創業咖啡有種神奇的魔力吸引各方資源湧入,一夜間各地都把閒置空間改造成創咖,舊廠房改創咖是最普遍的,還有會所改的,有體育館改的,還有拿文保建築出來讓你來開創咖的,市場熱到了這個時候,初心就變了。

見過很多創咖,標語貼的比店裡人多,店裡南來北往都是參觀考察團。

有次考察時一位招商的領導對我說,只要店門開著,三年內政策和補貼不用擔心。回來後想明白了,大潮的泡沫就是這麼來的。

很多合作方以為一開創業咖啡,人氣和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導入,這種想法太天真,先天基因和後期專業運營一樣都不能少。

有一陣眾籌咖啡很火,兩年前看見過一家200個合夥人的眾籌咖啡,現在都沒看到活的影子,合夥人多但資源不一定多,合適才行,像無中生有這樣的創咖就剛好。

作為一家創業咖啡,內容和服務很重要,在寧波,無咖有最活躍的創業活動,但是總有一些報了名占了免費位子不參加的鴿子王。

無咖也一直在追求咖啡品質,從咖啡豆原料到機器設備都追求精品咖啡的品質,但是很無奈,還是有很多人喝了之後甩下一句“比星巴克差多了”,一臉懵逼你懂的。

做創業咖啡,或者說做重內容的咖啡,最好不要涉入太多內容之外的事情,比如說裝修。

15 年底開始在余姚開分店,光在設計方案比稿、施工單位篩選、材料設備採購、軟裝設計、結算管理等環節就搭進去畢生腦力,費時半年。

在無咖有一句話“英雄不問出處,創業不分歲數”,來店裡參加創業活動的人群中年紀最小的才初二,最大的退休了還在連續創業。所以,不管失敗多少次,只要在路上,我們都還很年輕。

無咖是一家創業主題咖啡,每天我們在幫助年輕人怎樣去創業,然後店裡的小夥伴從吧台兼職到店長也都紛紛出來創業了。如果有一個員工創業比例最高的獎,除了阿裡巴巴外無咖該算一個。

有時候在無咖待久了,走到街上你會忍不住跟煎餅攤老闆也聊一聊商業模式。

▲2016年無中生有咖啡的創業週末活動

創意市集爛大街因為背上了沉重的商業枷鎖

從2013年起做了四年的創意市集,這往往都為了服務購物中心的PR活動,甲方經常提出反人類傾向的要求。

有一年給某飲料做活動氛圍,大冬天早上六點拉著攤主們出攤,零下的溫度擺了兩小時攤,被攤主們威脅說再也不來玩了。

有些市集還是很美的,跟音樂節搭配在一起的創意市集體驗最好,去年的寧波草莓就是一次,但是還是被人說報名費太高。

商業喜歡有畫面感,我們做市集就變著花樣玩,光市集的帳篷就曾換過四角帳篷、露營帳篷、莫西幹帳篷等等,當然甲方的要求不得不聽。

商業活動就要遵守商業合同,但是天氣不遵守合同,有好幾次都是淋著雨把活動做完。

去年我們承擔了國內一線音樂節品牌草莓音樂節的市集組織,攤主們繳納了800元的天價攤位費,但合作方糟糕的場地和管控造成市集活動效果大打折扣,越是跟牛的合作方越是要堅守那份小小的自主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市集活動變得越來越形式化,迫於甲方壓力,我們開始嘗試玩主題、玩概念。

淘寶上買一塊人工草皮鋪地上叫“森林市集”,買幾個大南瓜叫“萬聖市集”,結果我們發現,逛市集的客戶最關注的是有沒有漂亮手機殼賣。

我們曾嘗試回歸市集的本源,源於生活、服務生活,想獨立做一次最沒有門檻的服務人人,人人都可以來買賣的市集,結果看到一天好幾萬的場地安保費用就又投靠了甲方。

寧波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商的城市,寧波人的血液中承襲著精打細算的經濟思維。

在鄉下,自古時候保存下來的就有二六市、三七市這樣以趕集日命名的村落,在市區也曾有和義大道夜市、三八市這樣民間夜市。

這些大大小小的集市活動拉近了這個城市地域中個體間的聯繫,形成了社會有趣的一面。

在今天各種電商、網商的影響下,街區市集——這種面對面的這種買賣應該還有它的位置。

從去年開始重新做一個品牌,叫魔島市集。目標是想促成那種市井味大眾化的小市集,我想每個中國的城市都應該有一個這樣的買賣場所,既能滿足一些人討生活的基本需求,也能讓閒人遊逛打發時間享受,最好還是個能體驗地方風土人情的城市角落。

未來我還想再做一個菜場,那會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2015年莫西幹帳篷創意市集

▲2015年彩虹帳篷創意市集

▲2013年的創意市集(鼓樓)

▲2016年後備箱市集

2016年魔島市集(草莓音樂節)

▲2017年魔島市集(集盒站)

▲2017年魔島市集(南塘站)

以上是作為一個文創工作者遇到的一些小坑小坎,如果有想與更多人聊聊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在下周的創業週末上一約,5月19號至21號,兩天三夜聊個夠,我等你來。

一直在嘗試,一直在掉進不同的坑,然後再爬出來,謹以此文沉痛緬懷讓那些過不去的都過去。

沒錯,我是一個寧波文創工作者,我是寧波人物。

延伸閱讀:很不幸在寧波外灘,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事……
那時寧波算幾線,十八線?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