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指大陰線回補缺口 機構:春季攻勢力竭 價值成長或接棒

週五(3月17日)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小幅高開, 整個早盤維持住了窄幅震盪的走勢, 尾盤兩市開始集體劇烈殺跌, 以致今日收放量大陰線,

回補昨天的跳空高開缺口。 昨日領漲的銀行、次新股、券商板塊, 今天變成了兩市的領跌板塊。

截至收盤, 滬指下跌0.97%, 報收3237點;深成指下跌1.03%, 報收10515點;創業板下跌0.87%, 報收1949點。 從盤面上看, 兩市僅新疆、水利、線上旅遊、服裝家紡4個板塊上漲;次新股、銀行、券商、鋼鐵等板塊跌幅居前。 滬股通淨流入11億, 深股通淨流入2.7億。

國金證券李立峰研究團隊認為, 未來在多空因素交織之下, 如果沒有超預期利好的刺激, 結構性行情接棒“春攻”的概率更大。 當前支撐A股偏暖的因素仍較多, 包括熱錢流出壓力緩解、經濟資料整體偏暖、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改革預期強烈等。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 前期支撐春節“紅包”行情的主要因素如業績真空期、政策面預期、春節後開工期等正在淡去。

近期A股行業板塊快速輪動, 導致操作性價比下降。 此外, 有一些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的風險點, 包括美國利率上行對國內無風險利率有壓力;3月底MPA(宏觀審慎監管體系)考核將至, 金融去杠杆壓力不排除帶來流動性層面的衝擊。

目前來看, 市場的邏輯可能使“板塊輪動”成為常態。 國金證券指出, 市場認可當前經濟景氣度較高, 但對今年經濟回升的力度、持續性存在分歧, 於是“板塊輪動”成為當前行業配置主要特徵。

去年下半年以來, 下游消費、週期藍籌板塊持續跑贏新興產業板塊, 同時機構倉位元配置比例在TMT板塊上逐季下降。 當下游消費、週期藍籌等板塊資金過度集中後,

不排除資金會外溢至新興產業板塊, 機構投資者可能選擇左側配置估值合理的成長板塊。

海通證券指出, 現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微妙變化, A股投資進入“二維階段”。 一方面, 投資者結構變化, 追求絕對收益的保險和銀行資金占比上升;另一方面, 經濟結構調整, 週期股單純從經濟資料好轉角度找高貝塔值的舊邏輯已經水土不服, 需要結合供給端或政策主題;消費已不是簡單的防禦品種, 成長和價值也不再對立, 而是走向融合, 單純講現金分紅的價值股表現不如有業績增長的價值股, 即“價值成長”。

後市猜想>>>

16年來滬指第6次站上牛熊分界線 是牛市先兆還是中級反彈?

外資唱多>>>

大摩:A股今年將站上4400點入摩概率超50%

摩根士丹利:中國將進入牛市 看好三大產業

高盛:將中國股市提高至“增持” 2017年將上漲25%

投資攻略>>>

基金去年四季度大換防:加倉藍籌股 減持創業板

投資風向標:加息週期對經濟影響有限 掘金四大投資主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