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欽若為什麼被列入北宋“五鬼”中?

王欽若是北宋時期宰相, 宋真宗一朝受真宗寵信上位, 是主和派勢力的代表人物。 景德元年遼軍南下進攻, 鼓動宋真宗遷都南京。 大中祥符年間, 又為了討好宋真宗, 迎合宋哲宗的需要偽造天書, 促成宋真宗泰山封禪一事。

宋仁宗之時, 王欽若拜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應宮使、昭文館大學士, 監修國史。

寇准是王欽若的老對頭, 他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曾經兩度為相, 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寇准為相, 還在王欽若之前。 後來受到王欽若構陷, 被貶謫, 最後在貶任雷州司戶參軍的任上去世。

寇准後來的不幸結局, 有一部分原因是王欽若造成的。 不過雖然寇准生前受到貶謫, 但是在歷史上的評價卻不低。 宋仁宗一朝諡“忠湣”, 複爵“萊國公”, 追贈中書令。 後人將其與白居易、張仁願二者並稱, 號為稱渭南“三賢”。

王欽若則不同, 雖然升前榮耀, 死後卻並不好, 後世人對其評價都不高。 雖然還不至於被列入《奸臣傳》中, 世代受人批評, 但是也被判為“奸邪”一列。

說到王欽若和寇准的不合, 還得從兩人的政治理念說起。 宋朝黨爭嚴重, 有因為推行變法, 而在新舊兩黨之間爆發的爭鬥。 也有在受到外地侵略之時, 戰還是和之間的爭鬥。 王欽若作為主和派代表寇准作為主戰派關鍵人物, 兩者之間的鬥爭就源於此。

景德元年, 契丹軍隊南下, 一路打到了開封以北的澶州。 這地方離宋朝京都已經沒有多遠了, 一時間宋朝上下文武大臣都一片譁然。 再加上宋軍在契丹軍隊的猛烈進攻下, 敗少勝多, 讓整個形勢顯得更加緊急。

面對如此危難的局面, 王欽若上書宋真宗, 請求他實行遷都之舉,

遷都南京, 保全自身。 但是寇准對此卻十分反對, 他認為宋真宗一旦退了, 對前線抗擊契丹軍隊士兵的士氣, 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如果宋真宗退了, 整個局勢絕對會一面倒, 契丹沒准會一路南下, 勢如破竹, 毫無阻力, 那麼北方將會失去大片的疆土。

寇准不僅反對宋真宗南下, 同時還一力建議宋真宗親征契丹軍。 雖然不一定要上去指揮作戰, 但是皇帝坐鎮中軍, 對於己方士兵的士氣絕對是一大鼓舞。 如此一來, 才能取得對契丹作戰的勝利。

在寇准的力勸下, 宋真宗最後無奈同意親征之舉。 宋真宗親征, 果然使得軍民抗戰氣氛高漲, 作戰更為勇猛。 再加上寇准全權指揮作戰, 沉穩調度, 最終扭轉戰局, 取得對契丹作戰勝利。

戰爭勝利, 宋遼兩國訂立“澶淵之盟”, 寇准受到宋真宗重用。 對此王欽若表示嫉恨, 這才有了後來構陷寇准, 使其罷相被貶之事。

王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交結, 時人謂之五鬼。 王欽若之所以被稱為“五鬼”, 是因為他為人奸詐, 曲意逢迎。

王欽若為官期間, 曾經為了討好宋真宗, 偽造天書, 封禪泰山。 因為這件事情, 王欽若受到宋真宗寵信, 但是其本人在後世的名聲基本也就臭了。 (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