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三大財經機制

昨天,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結束後, 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中外記者表示, “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全面展開的新階段。 在這次論壇前夕,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增加到77個;論壇期間, 中國同30多個國家簽署了相關經貿合作協定, 同有關國家就自由貿易協定進行了協商。 在共商、共建、共用理念指引下, 一個承載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的新機制、新平臺已經形成。

筆者認為,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財經板塊, 既是整個國際合作框架的重要支撐, 也是最具挑戰、最需要創新的合作領域。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

人們對全球發展不平衡問題、對現有經濟治理機制和架構缺陷, 認識得更深刻了。 解決全球財經難題, 就需要在更廣泛範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 形成合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財經機制可當重任。

第一, 財經政策協調機制。

金融危機結束以後, 建立更加穩定的全球性金融保障體系, 加強各大經濟體之間財政金融政策的協調, 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共識。 任何一個國家, 都應當充分考慮其宏觀政策的外溢效應, 兼顧到合作夥伴的政策預期, 而不能夠只考慮自己一方的利益。 各國要通過政策協調, 最終達成有利於全球整體利益和各國利益的“政策帳單”。

早在2015年11月份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上,

習近平就曾指出, “我們應該根據各自國情採取必要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維護國際市場穩定”;“各方應該特別注意加強彼此政策的溝通和協調, 防止負面外溢效應。 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大國, 則更需要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充分考慮對他國的影響, 提高透明度。 ”此次論壇期間, 他多次強調“建立政策協調對接機制”, 獲得與會者廣泛認同和支持。

筆者認為, “一帶一路”建設要順利推進, 提高生產和流通效率, 保障經濟合作安全, 必須要在財經政策協調對接機制上取得大的進展。 而要實現這一點, 就需要在各國央行、財政部門以及大型金融機構等層面搭建起有效的溝通合作平臺;也要發揮多邊金融機構的作用。

第二, 金融市場支撐機制。

習近平提出, “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 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 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 發展普惠金融, 完善金融服務網路。 ”

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 首先要加強政策協調和資訊溝通, 各方必須建立起金融互信機制, 使金融運行、金融增長和金融合作能夠在穩定的框架下, 根據市場實際需要, 兼顧各成員合理利益關係來構建市場和監管機制。 要通過各方合作, 使風險可識別、可預期, 確保金融風險及時地揭示、及時地應對, 從而避免一國市場的風險向其他國家擴散, 徒增不必要的監管成本。

資金猶如血液, 既要保障供給, 又要有養護機制。 必須遵循市場化原則, 遵循利益共同體原則。 要創新投資和融資的模式, 使得無論政府資本還是社會資本, 都能夠在專案載體上實現成本有效控制、風險有效管理、業務有效推進、創新有效落實, 實現效益最大化。 由於“一帶一路”各成員國情不同, 發展程度不同, 對其資本性格必須加以尊重。

建立多元化的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 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基礎設施建設、重要領域的研發生產和貿易合作, 都需要資金保障。 既要發揮好間接融資的作用, 加強商業銀行體系之間的聯通合作。 也要壯大直接融資市場。 可以借鑒中國的滬港通、深港通經驗,

促進相關國家在資本市場層面的合作。 可以探討建立“一帶一路證券交易所”, 為相關成員提供企業股權和債券融資服務。 我們講基礎設施聯通, 也應該包括金融基礎設施聯通, 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聯通和開發建設是題中應有之義。

第三, 財經公共產品創新機制。

“一帶一路”建設, 需要創新的、適宜的財經公共產品。 中國發起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 即是這樣的公共產品。 目前,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擁有77個成員, 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專案提供17億美元貸款。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 絲路基金已簽約15個項目, 承諾投資金額累計約60億美元, 落實投資達40億美元。 此外, 絲路基金還單獨出資20億美元設立了中哈產能合作基金。 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也正式成立。本著包容的方針,中國還將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及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援“一帶一路”專案。

筆者認為,這些舉措有的是提供新的公共產品,有的是對現有公共產品的再開發,其落腳點都是一樣的,即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推動建立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資源的高效配置、市場的深度融合,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也正式成立。本著包容的方針,中國還將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及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援“一帶一路”專案。

筆者認為,這些舉措有的是提供新的公共產品,有的是對現有公共產品的再開發,其落腳點都是一樣的,即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推動建立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資源的高效配置、市場的深度融合,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