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港交所:債券通將助推提升內地境內債市的深度和廣度

香港交易所發佈《進軍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國際視角》研究報告, 稱債券通是中國加大力度開放資本市場, 便利外資參與交易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重要舉措, 債券通還將助推提升內地境內債市的深度和廣度, 培養更成熟及專業的投資者基礎。

人民幣要發展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一個發展成熟並有外資高度參與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必不可少。 基於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債市規模龐大, 外資持有人民幣債券的增長潛力亦會相當可觀。

目前儘管外資參與中國債市比例仍較低, 境外資金已顯示出對中國主權債券的強烈興趣,

並在人民幣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快速增長。 2016年, 境外參與者所持的人民幣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券增加了2330億元人民幣, 外資在中國主權債券市場上的占比由2015年底的2.62%增至3.93%。 然而受制於當前中國債市對境外投資者開放計畫的限制, 目前外資參與中國債市的程度遠低於其他國際貨幣國家, 甚至不及部分新興市場。 此情況顯示有必要推動創新措施, 提升市場基礎設施、交易規則及金融產品, 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現時設有三項主要計畫允許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債券市場, 分別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計畫、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計畫及合資格機構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人行合資格機構計畫)。

雖然相關規例已經逐步放寬, 有關額度管理、戶口管理或資金匯兌的規定仍然是限制境外參與者配置有效投資策略及資金的主要方面。 此外, 境內市場的一些制度特徵也是市場關注所在, 妥善處理可促進境外投資者的活躍參與, 包括市場分割、缺乏分散的市場結構、尚在發展中的信貸評級機制以及潛在信貸風險等等。

發展境內債券市場向來是內地發展資本市場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首要政策之一。 為進一步推動境外參與中國境內債市, 或可考慮以下改善措施:(1)進一步整合交易平臺及外資參與機制;(2)加快跨境產品創新速度, 將離岸匯市優勢與境內債市結合;及(3)按照今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宣佈的債券通計畫,

連接在岸與離岸債市, 讓國際常規及準則逐步融入境內市場。

一如滬/深港通計畫, 設立連接在岸與離岸債市的跨境平臺, 開展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是進一步便利人民幣債券交易及提高定價效率的可行方案。 根據今天的聯合公告, 通過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機構聯接, 境內外投資者可以買賣兩個市場流通的債券。 就交易角度而言, 債券通可促成債市跨境融合, 提升流通量, 實現交易所債券市場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對接。 此外, 市場整合後可帶來更多標準化的工具, 為人民幣計價資產開發出更多價格基準,

改善中國債券資產的定價效率。

雖然國際投資者目前可以直接參與境內人民幣市場(包括匯市及債市), 離岸市場仍然是支撐人民幣作為全球貨幣的主要場所。 基於香港的離岸金融環境及基礎設施發展成熟, 跨境債券通計畫可為境外投資者紓減監管壓力, 並提供更便捷的制度條件, 例如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信用評級以及更佳的投資者保障。

對內地投資者而言, 債券通亦可提供一系列的國際債券, 配合他們的全球資產配置策略。 通過與專業國際投資者共同參與國際交易平臺, 內地投資者亦可增加面對國際市場慣例及規例的經驗。 從這個角度, 債券通將助推提升內地境內債市的深度及廣度, 培養更成熟及專業的投資者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