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69年前的老雜誌獨家披露天安門上竟然也曾高掛著蔣介石戎裝畫像

天安門畫像變遷:抗戰後曾掛蔣介石像(來源 新華網)

抗戰後曾掛蔣介石像

當八年抗戰在1945年得以完結後, 天安門城樓拿掉了日據時代遺留的“建設東亞新秩序”標語, 民國政府把蔣介石的巨幅領袖照安置于天安門城樓。 然而, 此刻蔣像的目光所及, 依舊是一副保留祖制的帝國衰相。 從崇文門到宣武門的南順城一線, 堆積著自明代以來的垃圾, 抗戰期間疏於管理, 這些有400年歷史的陳年舊物堆得比城牆還高。 北平市工務局文物整理工程處在1946年末即提交“整修北平市40余處古建工程”計畫, 兩年後的1948年各處修繕工程才陸續開工,

天安門上的蔣像也更換了新版本。 其間老版本的蔣像見證了北平學生“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示威遊行通過天安門前的大街——此時它已更名為中山街。

這副畫像並不能預見在未來的一年時間裡, 它的左側東單方向, 會被倉促伐掉樹木建立起一座臨時機場,

那些曾經誓死效忠領袖的國軍將領, 會搭乘飛機離開這裡, 從此與他們在北平的最高軍事主官傅作義後會無期。



開國大典時的畫像故事

1949年1月23日,解放軍部隊開始接替北平防務。國民黨在城樓所留下的“發揚民權,實施憲政”的八字標語還未來得及撤下,但蔣像卻早巳消失。半年後在由共產黨組織的“七七抗日戰爭十三周年大會”上,天安門城樓正中央懸掛出一顆紅心,一左一右分別是朱德與毛澤東的畫像。到這年10月1日,毛澤東開始成為城樓上唯一的角色。

周恩來在10月1號淩晨最後檢查天安門裝飾工作時,發現毛澤東像下方寫著“毛澤東”三個黑體字,原來此畫系商家們從新華書店買來的一張毛澤東的宣傳畫臨摹而來,他們照本宣科將宣傳畫中的字也一同描寫了。此時離慶典活動還有幾個小時,要想把巨幅畫框取下來再作處理已無可能,畫家們爬上腳手架,用灰藍色顏料把畫像下面的白邊連同黑色的字體塗成中山裝的顏色,又在延長的身體部位的服裝上加了一個扣子。

這就是開國大典以來天安門所懸掛的第一幅毛澤東像。此後六十年,毛澤東像的視線所到之處,明清宮廷廣場被夷為平地,代之以廣闊的廣場與宏偉的廣場建築;長安左右門、東西單牌樓、雙塔寺漸次消失,革命的遊行洪流在掃清了“封建殘餘”的長安街蔓延;中華門被拆除,毛澤東逝世後,幾乎就在中華門同一地點建起了毛主席紀念堂。

廣場上的畫像變遷

上世紀五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節日時,城樓正中懸掛毛澤東像,廣場東側豎立馬克思、恩格斯像,西側豎立列寧、史達林像。

文革時期,天安門南、北兩面及端門南北兩面均掛有毛澤東像。1975年後,天安門北面和端門南北面毛澤東像被撤除。

1980年,根據中央“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天安門廣場只保留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像,今後在必要的時候才懸掛馬、恩、列、斯等導師的畫像。l989年4月,中央決定對節日禮儀活動進行改革。此後,“五一”與“十一”天安廣場只豎立孫中山先生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等導師畫像。中央作出此番決定,理由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節日期間都是懸掛本國民族英雄畫像。“所以,我們在平時懸掛毛主席的畫像,在"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擺放孫中山的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的畫像”。(文字部分作者胡佳恒)



開國大典時的畫像故事

1949年1月23日,解放軍部隊開始接替北平防務。國民黨在城樓所留下的“發揚民權,實施憲政”的八字標語還未來得及撤下,但蔣像卻早巳消失。半年後在由共產黨組織的“七七抗日戰爭十三周年大會”上,天安門城樓正中央懸掛出一顆紅心,一左一右分別是朱德與毛澤東的畫像。到這年10月1日,毛澤東開始成為城樓上唯一的角色。

周恩來在10月1號淩晨最後檢查天安門裝飾工作時,發現毛澤東像下方寫著“毛澤東”三個黑體字,原來此畫系商家們從新華書店買來的一張毛澤東的宣傳畫臨摹而來,他們照本宣科將宣傳畫中的字也一同描寫了。此時離慶典活動還有幾個小時,要想把巨幅畫框取下來再作處理已無可能,畫家們爬上腳手架,用灰藍色顏料把畫像下面的白邊連同黑色的字體塗成中山裝的顏色,又在延長的身體部位的服裝上加了一個扣子。

這就是開國大典以來天安門所懸掛的第一幅毛澤東像。此後六十年,毛澤東像的視線所到之處,明清宮廷廣場被夷為平地,代之以廣闊的廣場與宏偉的廣場建築;長安左右門、東西單牌樓、雙塔寺漸次消失,革命的遊行洪流在掃清了“封建殘餘”的長安街蔓延;中華門被拆除,毛澤東逝世後,幾乎就在中華門同一地點建起了毛主席紀念堂。

廣場上的畫像變遷

上世紀五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節日時,城樓正中懸掛毛澤東像,廣場東側豎立馬克思、恩格斯像,西側豎立列寧、史達林像。

文革時期,天安門南、北兩面及端門南北兩面均掛有毛澤東像。1975年後,天安門北面和端門南北面毛澤東像被撤除。

1980年,根據中央“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天安門廣場只保留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像,今後在必要的時候才懸掛馬、恩、列、斯等導師的畫像。l989年4月,中央決定對節日禮儀活動進行改革。此後,“五一”與“十一”天安廣場只豎立孫中山先生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等導師畫像。中央作出此番決定,理由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節日期間都是懸掛本國民族英雄畫像。“所以,我們在平時懸掛毛主席的畫像,在"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擺放孫中山的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的畫像”。(文字部分作者胡佳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