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廣譽遠:從古法製藥到精品中藥

2017年5月13日,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學術指導、中華手工雜誌社、手藝網、觀瀾湖藝工廠執行的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分會場活動——“國匠榮耀·第二屆手工藝創新盛會”在深圳觀瀾湖酒店順利落下帷幕。

盛會以“振興傳統工藝”為議題, 齊聚行業領軍人物、手工藝從業代表參與論壇, 通過思想的碰撞、匠心的表彰、展覽的演繹、“中國傳統工藝振興百強榜”的發佈, 向世界展現中國手工藝的當代發展、探索振興傳統工藝的方向與道路。

▲右2為 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世光

入圍“中國傳統工藝振興百強榜”的百年國藥企業廣譽遠, 經過476年中醫藥文化沉澱, 擁有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 其中核心產品龜齡集和定坤丹作為中醫藥文化的瑰寶傳承至今。

▲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世光

為了保證藥品品質, 廣譽遠從選料開始就精益求精。 六年生高麗參, 二杠茸茸尖的鹿茸, 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榆社阿膠, 內蒙巴音浩特的肉蓯蓉, 浙江杭州和余姚地區的麥冬, 四川通江的杜仲,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的熟地, 寧夏中寧、中衛、靈武的一等品枸杞, 廣東陽春的一等陽春砂……廣譽遠有自己的一套嚴格選料標準,

只用最道地的藥材, 良好的口碑不脛而走。

藥材好, 製作工藝也尤為關鍵。 比如說龜齡集, 28味藥材要用不同的輔料逐一炮製, 經過九九八十一道大工序、360道小工序, 1粒龜齡集的全部工藝需歷時4年才能製作完成;再如定坤丹,

僅製作一味藥引子“醋膏”, 就需用3年的時間將20公斤陳醋曬製成1公斤的醋膏方可入藥, 30味藥材需要歷經280道炮製工藝。 為了實現產品的功效, 廣譽遠對中藥炮製工藝的要求達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並堅持了幾百年。

在堅守傳統中藥炮製的同時, 創新也是廣譽遠的發展之道。 除了古法制作的粉劑、大蜜丸形態, 廣譽遠還推出了更便於攜帶和服用的膠囊、水蜜丸、口服液型產品, 配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 開創了精品養生中藥的新紀元, 更是以百年老字型大小的信譽, 守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

盛會現場, 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世光圍繞“傳統工藝振興之道”參與了圓桌論壇的討論, 分享傳統中醫藥文化的振興之路。

1.您是如何理解“振興傳統手工藝”的?

我認為提“振興”二字有待商榷。 傳統手工藝能夠流傳下來, 是因為它符合誕生時期的審美與實用性。 所以, 我所理解的“振興”, 是對傳統文化審美的再發掘, 實用與藝術的再結合。 最傳統的文化一定要保存下來, 在此基礎上,用過去的技藝承接現代的科技,與時俱進謀發展。

2.廣譽遠作為中華老字型大小,如何振興這一傳統製藥技藝的金字招牌?

廣譽遠是一家傳承了400多年的國藥企業,一代又一代的老藥工,成就了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不管企業怎麼發展,朝代怎麼變更,古法炮製是廣譽遠一直在堅持的事情。傳統中藥最核心的代表是醫師和藥工,他們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再好的醫術,也需要藥工憑藉多年的經驗,付出勞動力炮製出來。就比如做定坤丹的薑炭,為了實現“炭而不灰”“炭而存性”的效果,要將生薑放置於特質的砂鍋中,用黃河粘性土包裹,置炭火上燜燒24小時。這是常年積累的技術活,火候的把握極為關鍵,太過則全部炭化,沒有藥用價值,不及則不能成炭,無法起到止血功效。對於傳統製藥技藝,我們會永葆初心,傳承下去。

3.傳統與創新的關係總是被談論,您覺得手工藝或是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創新?

我們小時候吃的大蜜丸,這是最傳統的藥丸形態。小孩子難以下嚥,媽媽就把大蜜丸搓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分幾次吃。一切的創新都是基於需求。現代人越來越講究,廣譽遠開發了水蜜丸、口服液、膠囊等新的中藥劑型,方便服用。但核心的技藝和藥方不會被改變。

4.廣譽遠提出“打造精品中藥”,精品中藥是如何定義的。

廣譽遠打造的精品中藥,一是選用最道地的藥材,二是堅持古法炮製的技藝。擁有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的藥企,只有廣譽遠一家。在分格的市場裡面,通過高標準的產品,篩選出願意去消費品質生活的人群。未來,人們對健康的需求遠遠大於對治病的需求,而廣譽遠的精品養生中藥正符合這樣的潮流,這也是廣譽遠努力的方向。

5.您覺得未來傳統手工藝應該往怎樣的方向發展?或是希望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

正視民族的審美,用心地、踏實地、精益求精地傳承手工藝文化。消費在升級,從過去的吃飽穿暖就好,轉換為現在對品質、對藝術、對設計、對美的要求。因此,需要把傳統文化運用到現代生活中去,讓傳承人看到持續發展的前景與潛力,形成手工藝傳承發展的良性迴圈。

6.參與這次盛會,您有哪些收穫,或是建議給我們?

現場有很多真正意義上的手藝人,對手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瞭解了各門手藝的發展歷程與背後的故事。我個人建議可以對行業進行細分,讓不同門類的手工藝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碰撞與交流,讓專業更聚焦,避免把平臺做成大雜燴。

在此基礎上,用過去的技藝承接現代的科技,與時俱進謀發展。

2.廣譽遠作為中華老字型大小,如何振興這一傳統製藥技藝的金字招牌?

廣譽遠是一家傳承了400多年的國藥企業,一代又一代的老藥工,成就了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不管企業怎麼發展,朝代怎麼變更,古法炮製是廣譽遠一直在堅持的事情。傳統中藥最核心的代表是醫師和藥工,他們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再好的醫術,也需要藥工憑藉多年的經驗,付出勞動力炮製出來。就比如做定坤丹的薑炭,為了實現“炭而不灰”“炭而存性”的效果,要將生薑放置於特質的砂鍋中,用黃河粘性土包裹,置炭火上燜燒24小時。這是常年積累的技術活,火候的把握極為關鍵,太過則全部炭化,沒有藥用價值,不及則不能成炭,無法起到止血功效。對於傳統製藥技藝,我們會永葆初心,傳承下去。

3.傳統與創新的關係總是被談論,您覺得手工藝或是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創新?

我們小時候吃的大蜜丸,這是最傳統的藥丸形態。小孩子難以下嚥,媽媽就把大蜜丸搓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分幾次吃。一切的創新都是基於需求。現代人越來越講究,廣譽遠開發了水蜜丸、口服液、膠囊等新的中藥劑型,方便服用。但核心的技藝和藥方不會被改變。

4.廣譽遠提出“打造精品中藥”,精品中藥是如何定義的。

廣譽遠打造的精品中藥,一是選用最道地的藥材,二是堅持古法炮製的技藝。擁有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的藥企,只有廣譽遠一家。在分格的市場裡面,通過高標準的產品,篩選出願意去消費品質生活的人群。未來,人們對健康的需求遠遠大於對治病的需求,而廣譽遠的精品養生中藥正符合這樣的潮流,這也是廣譽遠努力的方向。

5.您覺得未來傳統手工藝應該往怎樣的方向發展?或是希望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

正視民族的審美,用心地、踏實地、精益求精地傳承手工藝文化。消費在升級,從過去的吃飽穿暖就好,轉換為現在對品質、對藝術、對設計、對美的要求。因此,需要把傳統文化運用到現代生活中去,讓傳承人看到持續發展的前景與潛力,形成手工藝傳承發展的良性迴圈。

6.參與這次盛會,您有哪些收穫,或是建議給我們?

現場有很多真正意義上的手藝人,對手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瞭解了各門手藝的發展歷程與背後的故事。我個人建議可以對行業進行細分,讓不同門類的手工藝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碰撞與交流,讓專業更聚焦,避免把平臺做成大雜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