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種廟山西獨有,以紀念此人守節而死,卻被當作龍王廟、土地廟

我國境內廟宇眾多, 諸神共奉, 祠廟建築內容豐富, 數量龐大, 是民間祭祀和信仰活動的主要場所。 龍天廟是祠廟建築的代表之一, 主要分佈在晉中和晉西地區。 明清時為太原、汾州兩府, 以及平定、霍、沁直隸州所轄地, 即今太原、呂梁、晉中、陽泉四市以及長治沁源所轄地。

清代山西龍天廟分佈圖

龍天廟”是個奇怪的廟宇, 在晉國(地理意義上的)晉中域內殘存著很多這樣的廟宇, 但是在本地也沒人知道這廟是“誰家”的。 據統計, 山西境內現存龍天廟共計133處, 其中孝義市30處, 汾陽市18處, 介休市、靈石縣各11處, 其他地區均不超過10處。 其中, 孝義市所存龍天廟數量最豐。

那麼龍天廟究竟為何廟, 所祀何者?有人直接將其當作“龍王廟”;也有人將“龍天”一詞作“真龍天子”解, 認為該廟是祭祀漢文帝劉恒或後漢皇帝劉知遠的;還有人認為該廟供奉的是佛教的龍天護法, 即天龍八部。

關於龍天廟, 乾隆《介休縣誌·壇廟》載:“龍天廟, 祀晉邑賈公渾, 在常樂村墓前。 各村亦多建廟, 謂其能致雨澤。 竟不知其忠節, 惟北裡村碑文詳述其事。 ”由新北裡龍天廟碑文可知, 該廟為祭祀西晉八王之亂中守節而死的介休令賈渾。

山西介休興地龍天廟

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增修龍天廟碑記》也有記載:“龍天者, 介休令賈侯也。 公諱渾, 晉惠帝永興元年, 劉元海……攻陷介休, 公……死而守節, 不愧青天。 後人……故建廟崇祀, ……像神立祠, 蓋自此始矣。

龍天廟最初是祭祀個人的, 屬先賢祠廟。 因其“水旱疾疫禱之必應”“祈雨猶靈”,

漸被人們當作神靈來信奉, 並與民間俗神融合, 逐漸演化為神祠或神廟。 這些神有土地、龍王、觀音(或娘娘)、聖母(或娘娘)等, 大多數龍天廟內部供奉數個神靈, 主殿是龍天廟, 前殿或配殿供奉土地、龍王、觀音、聖母等。 有些龍天廟是直接和神靈一塊命名的, 如龍天土地廟、龍天聖母廟、觀音龍天廟等。

龍天廟彩塑

介休應是龍天廟的起源地, 最初為祭祀西晉介休縣令賈渾及其夫人的。 通過經年累月的民間傳播, 加之統治者的提倡, 使龍天廟迅速擴散, 其廟宇也佔據了幾乎整個山西中部地區。 該廟宇能興雲致雨、消災解難, 人們將龍天廟當作龍王廟也就不難理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