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何南宋陳容《六龍圖》賣了3個多億?

紐約時間3月15號晚(北京時間3月16日晨), 紐約佳士得“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場(被業界稱為真正的百年不遇的國寶專場)上, 一件被這個行業內諸多資深人士評價“創造中國藝術品新世界記錄”的南宋陳容《六龍圖》, 以120萬美元~180萬美元的不菲估價上拍, 最終以4350萬美元落槌, 約合人民幣超3億元, 堪稱史上最貴的“龍”。

一、《六龍圖》究竟是何“寶貝”?

南宋 陳容《六龍圖》畫幅縱440.7cm, 橫34.3cm, 書法尺幅縱83cm, 橫35.1cm

在這幅傳世佳作中, 共鈐有50余方印章以及題字。 其中, 畫家陳容本人自題古詩一首, 且在文尾處留下了“所翁”一印, 是為陳容號。

▲《六龍圖》中印章(局部)

天工不停手, 戲弄五輪指。 鼓閶闔, 呼鴻濛, 急鉤招搖遣風使。 帝敕直下馮夷宮, 水客波臣那敢怒。 揪揪赤帝持口鏘, 鬥文腥血清鉤光。 須臾歘歙出遊戯, 八表駭口雌雄翔。 赤水玄(石渠寫為元, 應為避諱)珠工簸弄, 怒奴迸突雙眼眶。 風雲出沒在方寸, 宇宙不敢收豪芒。 銕山欲裂海水黑, 冰鱗雪甲淩高岡。 曹劉虎眎嗜漢鼎, 食槽諸馬窺長江。 隆中老子莫輕出, 丈夫以此觀行藏。

▲《六龍圖》中所翁自題詩

乾隆皇帝則是毫不掩飾對於這幅《六龍圖》的喜愛, 依照自己的口味, 在畫正中央留下禦題行書:

豈曾擲杖戲仙翁, 走筆為龍龍性通。

物既有奇必有偶, 禪如非色亦非空。

之而夭矯神間遇, 鬐鬣葩髿意外工。

設以時乘喻乾德, 體斯未信企慚中。

戊戌(1778年)仲春,

用舊題陳容九龍圖韻。 禦題。

▲《六龍圖》中乾隆禦題行書

和所翁的瀟灑肆意完全不同, 在其他六位清宮大臣所留下的題跋中, 是為清宮流行的館閣體, 內容多為讚美所翁陳容所創作的龍如何如何的好。

二、作者陳容為何許人也?

▲《六龍圖》中龍的形象

陳容, 這個名字似乎在今天的拍賣市場也好, 美術史中也好, 都很少聽到。 但不可否認的是, 陳容是個天才, 但這個天才在後世幾乎被隱沒!

陳容, 字公儲, 號所翁, 福建長樂人,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 曾做過福建莆田太守。 南宋著名畫家。 據明弘治版《長樂縣誌》載:“陳容號所翁, 官至朝散大夫, 善畫龍。 ”

其實, 陳容于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一席, “所翁龍”成為後人畫龍的典範, 倍受國人特別是明清以來畫家們的追捧。甚至在日本,幾百年來凡有龍圖案的畫亦絕大部分是仿效陳容。日本著名畫家小泉淳作曾由衷地評價道:陳容的龍富有魅力,像真的一樣活潑跳動,只有天才才會畫出這樣的畫!

陳容真跡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其中乾隆皇帝絕對是陳容作品最大的收藏家(當然,乾隆帝是所有畫家最大的收藏家),乾隆帝曾經收藏過陳容《九龍圖》《六龍圖》《霖雨圖》等等,這大概也是陳容畫的帝王龍的形象息息相關吧。

他確實是一個天才型的畫家。宋末莊肅謂陳容“善畫水龍,得變化隱顯之狀,罕作具體,多寫龍頭”;元人湯垕稱其“深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醉餘大叫,脫巾濡墨,信手塗抹,然後以筆成之”。此語歷來是眾人品評陳容畫者引用最多者,並且也刻畫出一個瀟灑如魏晉名士的形象。

我們也許可以想見,一人身著長袍,嘴裡含一口水,隨即噴在畫布之上,以營造騰雲駕霧之感。這還不算稀奇,驚人之處在于,陳容往往在醉酒之後,乘興作畫,脫下頭巾,濡抹墨汁,甚至會“瘋癲”大叫。

“中國畫龍祖師爺”的畫龍傳奇!

陳容畫龍,是個頗為傳奇的故事,雖然有些神乎其神,但是細細考究,還是有所依據的。

據傳他畫龍前,先吩咐家人抬來兩壇青紅酒,置放在畫室中央,然後反拴上門。他還讓家人在門外鐵環上拴條粗鐵鍊。這樣他便心安理得地倚在躺椅上,一碗接一碗喝青紅酒。下酒菜是一盤永泰李幹。他喝一碗酒,嚼一粒李幹。兩壇青紅酒喝完,李幹也嚼光了。

陳容喝得酩酊大醉,辨不清東西南北,才從躺椅上站起來,脫下戴在頭上的頭巾濡抹墨汁,嘴裡連聲狂嚷:“醉乎哉?不醉也!”言畢,他兩手舉著頭巾在紙上任意揮灑,之後將頭巾捏成一團猛喊:“去也!”將頭巾擲在空酒罈內,這才舉起細筆稍稍塗抹幾下,一條龍便躍然紙上。

還有就是當時的社會物質基礎,第一是宋代紙墨的改進,使得水墨性能取得高度融合的效果,適用於表現“雲霧迷漫,若隱若現”的景物;其次是由於當時山水畫中的“米氏雲山”,人物畫中石恪(五代宋初畫家)的寫意人物盛行一時,潑墨這種技法已經達到了成熟的階段,這些都是陳容創作的基礎。

而且就陳容《六龍圖》中的六條形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來看,穿梭在雲氣間的龍更加的立體,渾身沒有毛髮,相對的比較肥碩,爪子是四指分開的形狀,尾巴還是蛇的形狀,而且這些龍的形象甚至有一點點可愛和老態龍鍾的感覺,這和清代那種張牙舞爪且兇悍的龍的形象是不同的,陳容畫作的龍的形象也是宋代典型的龍的創作形象。

也是從宋代開始,從陳容之後,龍的基本形象算是確定下來了,後世多是在陳容的基礎上進行演繹,比如我們今天看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哪吒鬧海》中龍的形象,東海龍王的象形也應是從陳容這裡來的。

作為畫龍高手的陳容,最為擅長的就是雲霧繚繞中的龍,垂老筆力簡易精妙,故世有“所翁龍”之稱。在當時,達官顯貴、文人騷客以能得到“所翁龍”而倍感榮幸。以玩弄權術、巧取豪奪而著稱的奸臣宰相賈似道,一世搜刮金銀珠寶、珍奇古玩無數,然他至死也未能討到一幅“所翁龍”。

三、《六龍圖》緣何流落日本?

那麼,這組珍貴稀有、跨越八百年而保存完好的書畫作品,是怎麼流落到的日本呢?

這就得從乾隆爺說起了,最早《六龍圖》還待在禦書房,屬於乾隆的收藏,後經頒賜又進入了恭王府。

據說,當年恭親王溥偉為了幫助溥儀復辟籌措軍資,大量變賣了恭王府中的古董字畫收藏。王府管事張彬舫(即大管事張文治)將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續篇傳為唐、宋、元的六卷古畫賣與山中商會,並立字據。

▲經由醇王府管事張彬舫賣給日本山中商會的字據

山中商會的總部設在大阪,其中,很大一部分賣給了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這才被帶去了日本,為藤田美術館所收藏。

▲藤田博物館創始人

藤田美術館的主人,日本實業家藤田傳三郎男爵,他于1954年創立了藤田美術館。藤田美術館近年來因資金緊張而經營困難,為了藤田美術館的進一步完善經營和未來發展。這次藤田美術館只好忍痛割愛,委託給佳士得進行拍賣。

▲大阪藤田美術館

四、為何會拍出如此高價?

紐約的惡劣天氣導致該專場拍賣延遲1天,將從當地時間3月15日晚7時(北京時間3月16日7時)起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開拍。開拍前,《六龍圖》的估價為120萬~180萬美元,但從鍾情於這件作品的中國藏家數量推測,成交價一定會超出數倍,結果出來,翻了數十倍的4350萬美元可以說是震驚眾人!

拍賣現場圖

根據以上內容,試總結拍出高價原因:

其一、保存極為精美。出自日本藤田美術館舊藏的《六龍圖》,流傳極為簡單,絹質和色澤都十分完好,品相完整,堪稱陳容作品的標準件。

其二、題材好,深受皇家喜愛。作為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對於龍極其崇拜,每每入畫。

其三、水準高。此卷代表了南宋時期畫龍的最高水準,在中國繪畫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畫家陳容以其獨特的“吼書”的創作手法,以及鮮有人能及的“騰雲駕霧”的本領,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畫龍祖師爺。

其四、物以稀為貴。癡迷于畫龍的陳容,留下的真跡少之又少,其中可在市場中流傳的就更加少了。

目前我們在拍賣市場中可見的除了這件即將拍賣的《六龍圖》之外,僅有2010年中貿聖佳以156.8萬成交的《戲龍圖》,以及無款疑為陳容所作的《戲龍圖》,在北京寶瑞盈2015年春拍中以3450萬元的價格成交。

其實除了《六龍圖》之外,還有一個加強版,那就是現藏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九龍圖卷》,還有一個迷你版,即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五龍圖卷》。

陳容《九龍圖》,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陳容《五龍圖卷》,即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五、全球共22件署款陳容畫龍作品尚留存

根據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員朱萬章的整理考察,目前海內外所藏署款為陳容的畫龍作品共有22件: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共11件,海外11件。

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11件:

1、陳容《雲行雨施圖》,紙本墨筆,縱45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2、陳容《龍飛雲霧圖》,紙本墨筆,縱36.5cm,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3、陳容《雙龍戲海圖》,絹本墨筆,135.2cm×84cm,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藏。

4、陳容《五龍圖》,紙本墨筆,34.3cm×59.6cm,美國坎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

5、陳容《三陽啟泰圖》,紙本墨筆,縱23.1cm,日本私人藏品。

6、陳容《五龍圖》,紙本墨筆,45.2cm×299.5cm,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7、陳容《六龍圖》,紙本墨筆,縱34.2cm,日本藤田美術館藏。

8、陳容《龍圖》,絹本墨筆,187.0cm×111.8cm,日本德川美術館藏。

9、陳容《雲龍圖》,絹本墨筆,138.2cm×80.2cm,日本松井文庫藏。

10、陳容《墨龍圖》,絹本墨筆,185.8cm×106.1cm,日本私人藏品。

11、陳容《九龍圖》,紙本墨筆,1244年,46.3cm×1096.4cm,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其中,廣東省博物館與中國美術館藏《雲龍圖》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墨龍圖》是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的真跡。由於條件所限,散落於大陸之外的這些作品,當時遺憾未經委員會專家過眼。

海外11件:

1、陳容《墨龍圖卷》,絹本墨筆,34.3cm×50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2、陳容《雲龍圖》,絹本墨筆,205.3cm×131cm,廣東省博物館藏。

3、陳容《雲龍圖》,絹本墨筆,112.5cm×48.5cm,中國美術館藏。

4、陳容《霖雨圖》,絹本墨筆,173.9cm×94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5、陳容《神龍沛雨圖》,絹本墨筆,210.5cm×114.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6、陳容《雷雨升龍雲(煙攬勝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7、陳容《龍(唐宋元明四朝合璧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8、陳容《神龍行雨(集珍壽古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9、陳容《墨龍圖》,紙本墨筆,中國大陸私人藏品。

10、陳容《雙珠龍圖》,紙本墨筆,32.5cm×237.5cm,私人藏。

11、陳容《雙龍圖》,紙本墨筆,60cm×30.5cm,私人藏。

倍受國人特別是明清以來畫家們的追捧。甚至在日本,幾百年來凡有龍圖案的畫亦絕大部分是仿效陳容。日本著名畫家小泉淳作曾由衷地評價道:陳容的龍富有魅力,像真的一樣活潑跳動,只有天才才會畫出這樣的畫!

陳容真跡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其中乾隆皇帝絕對是陳容作品最大的收藏家(當然,乾隆帝是所有畫家最大的收藏家),乾隆帝曾經收藏過陳容《九龍圖》《六龍圖》《霖雨圖》等等,這大概也是陳容畫的帝王龍的形象息息相關吧。

他確實是一個天才型的畫家。宋末莊肅謂陳容“善畫水龍,得變化隱顯之狀,罕作具體,多寫龍頭”;元人湯垕稱其“深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醉餘大叫,脫巾濡墨,信手塗抹,然後以筆成之”。此語歷來是眾人品評陳容畫者引用最多者,並且也刻畫出一個瀟灑如魏晉名士的形象。

我們也許可以想見,一人身著長袍,嘴裡含一口水,隨即噴在畫布之上,以營造騰雲駕霧之感。這還不算稀奇,驚人之處在于,陳容往往在醉酒之後,乘興作畫,脫下頭巾,濡抹墨汁,甚至會“瘋癲”大叫。

“中國畫龍祖師爺”的畫龍傳奇!

陳容畫龍,是個頗為傳奇的故事,雖然有些神乎其神,但是細細考究,還是有所依據的。

據傳他畫龍前,先吩咐家人抬來兩壇青紅酒,置放在畫室中央,然後反拴上門。他還讓家人在門外鐵環上拴條粗鐵鍊。這樣他便心安理得地倚在躺椅上,一碗接一碗喝青紅酒。下酒菜是一盤永泰李幹。他喝一碗酒,嚼一粒李幹。兩壇青紅酒喝完,李幹也嚼光了。

陳容喝得酩酊大醉,辨不清東西南北,才從躺椅上站起來,脫下戴在頭上的頭巾濡抹墨汁,嘴裡連聲狂嚷:“醉乎哉?不醉也!”言畢,他兩手舉著頭巾在紙上任意揮灑,之後將頭巾捏成一團猛喊:“去也!”將頭巾擲在空酒罈內,這才舉起細筆稍稍塗抹幾下,一條龍便躍然紙上。

還有就是當時的社會物質基礎,第一是宋代紙墨的改進,使得水墨性能取得高度融合的效果,適用於表現“雲霧迷漫,若隱若現”的景物;其次是由於當時山水畫中的“米氏雲山”,人物畫中石恪(五代宋初畫家)的寫意人物盛行一時,潑墨這種技法已經達到了成熟的階段,這些都是陳容創作的基礎。

而且就陳容《六龍圖》中的六條形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來看,穿梭在雲氣間的龍更加的立體,渾身沒有毛髮,相對的比較肥碩,爪子是四指分開的形狀,尾巴還是蛇的形狀,而且這些龍的形象甚至有一點點可愛和老態龍鍾的感覺,這和清代那種張牙舞爪且兇悍的龍的形象是不同的,陳容畫作的龍的形象也是宋代典型的龍的創作形象。

也是從宋代開始,從陳容之後,龍的基本形象算是確定下來了,後世多是在陳容的基礎上進行演繹,比如我們今天看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哪吒鬧海》中龍的形象,東海龍王的象形也應是從陳容這裡來的。

作為畫龍高手的陳容,最為擅長的就是雲霧繚繞中的龍,垂老筆力簡易精妙,故世有“所翁龍”之稱。在當時,達官顯貴、文人騷客以能得到“所翁龍”而倍感榮幸。以玩弄權術、巧取豪奪而著稱的奸臣宰相賈似道,一世搜刮金銀珠寶、珍奇古玩無數,然他至死也未能討到一幅“所翁龍”。

三、《六龍圖》緣何流落日本?

那麼,這組珍貴稀有、跨越八百年而保存完好的書畫作品,是怎麼流落到的日本呢?

這就得從乾隆爺說起了,最早《六龍圖》還待在禦書房,屬於乾隆的收藏,後經頒賜又進入了恭王府。

據說,當年恭親王溥偉為了幫助溥儀復辟籌措軍資,大量變賣了恭王府中的古董字畫收藏。王府管事張彬舫(即大管事張文治)將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續篇傳為唐、宋、元的六卷古畫賣與山中商會,並立字據。

▲經由醇王府管事張彬舫賣給日本山中商會的字據

山中商會的總部設在大阪,其中,很大一部分賣給了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這才被帶去了日本,為藤田美術館所收藏。

▲藤田博物館創始人

藤田美術館的主人,日本實業家藤田傳三郎男爵,他于1954年創立了藤田美術館。藤田美術館近年來因資金緊張而經營困難,為了藤田美術館的進一步完善經營和未來發展。這次藤田美術館只好忍痛割愛,委託給佳士得進行拍賣。

▲大阪藤田美術館

四、為何會拍出如此高價?

紐約的惡劣天氣導致該專場拍賣延遲1天,將從當地時間3月15日晚7時(北京時間3月16日7時)起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開拍。開拍前,《六龍圖》的估價為120萬~180萬美元,但從鍾情於這件作品的中國藏家數量推測,成交價一定會超出數倍,結果出來,翻了數十倍的4350萬美元可以說是震驚眾人!

拍賣現場圖

根據以上內容,試總結拍出高價原因:

其一、保存極為精美。出自日本藤田美術館舊藏的《六龍圖》,流傳極為簡單,絹質和色澤都十分完好,品相完整,堪稱陳容作品的標準件。

其二、題材好,深受皇家喜愛。作為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對於龍極其崇拜,每每入畫。

其三、水準高。此卷代表了南宋時期畫龍的最高水準,在中國繪畫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畫家陳容以其獨特的“吼書”的創作手法,以及鮮有人能及的“騰雲駕霧”的本領,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畫龍祖師爺。

其四、物以稀為貴。癡迷于畫龍的陳容,留下的真跡少之又少,其中可在市場中流傳的就更加少了。

目前我們在拍賣市場中可見的除了這件即將拍賣的《六龍圖》之外,僅有2010年中貿聖佳以156.8萬成交的《戲龍圖》,以及無款疑為陳容所作的《戲龍圖》,在北京寶瑞盈2015年春拍中以3450萬元的價格成交。

其實除了《六龍圖》之外,還有一個加強版,那就是現藏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九龍圖卷》,還有一個迷你版,即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五龍圖卷》。

陳容《九龍圖》,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陳容《五龍圖卷》,即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五、全球共22件署款陳容畫龍作品尚留存

根據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員朱萬章的整理考察,目前海內外所藏署款為陳容的畫龍作品共有22件: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共11件,海外11件。

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11件:

1、陳容《雲行雨施圖》,紙本墨筆,縱45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2、陳容《龍飛雲霧圖》,紙本墨筆,縱36.5cm,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3、陳容《雙龍戲海圖》,絹本墨筆,135.2cm×84cm,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藏。

4、陳容《五龍圖》,紙本墨筆,34.3cm×59.6cm,美國坎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

5、陳容《三陽啟泰圖》,紙本墨筆,縱23.1cm,日本私人藏品。

6、陳容《五龍圖》,紙本墨筆,45.2cm×299.5cm,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7、陳容《六龍圖》,紙本墨筆,縱34.2cm,日本藤田美術館藏。

8、陳容《龍圖》,絹本墨筆,187.0cm×111.8cm,日本德川美術館藏。

9、陳容《雲龍圖》,絹本墨筆,138.2cm×80.2cm,日本松井文庫藏。

10、陳容《墨龍圖》,絹本墨筆,185.8cm×106.1cm,日本私人藏品。

11、陳容《九龍圖》,紙本墨筆,1244年,46.3cm×1096.4cm,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其中,廣東省博物館與中國美術館藏《雲龍圖》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墨龍圖》是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的真跡。由於條件所限,散落於大陸之外的這些作品,當時遺憾未經委員會專家過眼。

海外11件:

1、陳容《墨龍圖卷》,絹本墨筆,34.3cm×50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2、陳容《雲龍圖》,絹本墨筆,205.3cm×131cm,廣東省博物館藏。

3、陳容《雲龍圖》,絹本墨筆,112.5cm×48.5cm,中國美術館藏。

4、陳容《霖雨圖》,絹本墨筆,173.9cm×94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5、陳容《神龍沛雨圖》,絹本墨筆,210.5cm×114.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6、陳容《雷雨升龍雲(煙攬勝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7、陳容《龍(唐宋元明四朝合璧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8、陳容《神龍行雨(集珍壽古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9、陳容《墨龍圖》,紙本墨筆,中國大陸私人藏品。

10、陳容《雙珠龍圖》,紙本墨筆,32.5cm×237.5cm,私人藏。

11、陳容《雙龍圖》,紙本墨筆,60cm×30.5cm,私人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