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景泰藍、青花瓷做地板?這個私人博物館裡全是奇珍異寶!見者有福

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博物館, 有寶迷會想:博物館有什麼好看的?那你就錯了~這可不是普通的博物館, 它是我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 據說投資數億元、耗時三年才建成!

△寸土寸金的景泰藍地板

你見過2000萬元的景泰藍地面是什麼樣子嗎?見過“空中蘇州園林”嗎?親手觸摸過清代瓷器、宋代傢俱、明朝珠簾和無數奇珍異寶嗎?一定沒有吧~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開開眼界, 這些寶貝可都是私人藏品, 難得一見、見者有福的呦!

金器館:極致奢華

這是博物館裡最富麗堂皇的一個展廳, 置身其中的時候, 小編有了種“我是土豪”的錯覺。

館裡收藏的金器風格多變, 有質樸的先秦風、奢華的大唐風、精緻的明清風等等, 每件都堪稱絕品~而且品種也不局限在“金飾”上, 其他金壺、金盒等等都美得讓小編想要......占為己有!

△六方錦地紋·珠墜葉形花片 金耳環

△花絲鑲嵌珠寶的發簪

寶姐小科普:花絲鑲嵌

上圖的發簪, 大家是不是經常在古裝劇裡看到?上面鑲嵌的寶石, 全是優質的紅藍寶石、碧璽、珍珠等等,

雖說珍貴但也不算絕品, 真正讓人大開眼界是它的工藝——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是我國傳統工藝裡的佼佼者, 也是“燕京八絕”之首。 提到這門工藝, 小編腦海裡只有“登峰造極”四個字!它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 每件作品都要耗費半年的時間,

而且一步都不能出錯。

△寶姐家的“蝶戀花”花絲鑲嵌吊墜

先將貴重的黃金壓制成髮絲一樣細的絲, 然後勾勒出各種造型, 再鑲嵌寶石作為裝飾, 看起來瑰麗大氣, 在古代只有皇族才用得起。

△花絲鑲嵌·梁祝款

可惜,這種極其繁複的工藝已經面臨失傳,大家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寶姐家看到了。為了製作出一條滿意的花絲鑲嵌吊墜,寶姐經歷千辛萬苦才找到了一個已經退休的老師傅,老師傅又耗費了半年才完成。所以,小編覺得花絲鑲嵌的成品不僅是首飾,更是藝術品。

△斯基泰·金杯

△上面刻有獅鷲,據說是看管金礦的神獸,就跟我們的“貔貅”一樣

寶姐小科普:斯基泰金器

“斯基泰”是歷史上第一個遊牧名族,他們好戰、野蠻,但個個都是黃金藝術家。他們對黃金的熱愛,大概就跟慈禧對翡翠的熱愛差不多了......恨不得所有工具都是黃金打造的。

這個民族的女人都驍勇善戰,長得也比較粗狂,但她們對珠寶的態度,小編還是很欣賞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也不放棄對美的追求。

金器館裡收藏了300多件金器,最大的直徑有40釐米,最小的只有1.5釐米。小編就不一一介紹啦,感興趣的寶迷可以自己去一睹芳容!

瓷器館:個個都是“名瓷”之後

從金器館逛到瓷器館,小編立刻覺得自己清新脫俗了。這個館裡的藏品大多是明清時期或者宋朝的,可能沒有故宮收藏那麼多,但也個個精緻絕倫。

△深受歐洲人喜愛的瓷器式樣,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上圖是全國最大的青花水磨地面,就在博物館的入口處,面積高達60平米!它的圖案可不是隨便畫的,據說來自一個收藏在故宮的瓷盤~為了使得地面牢固,還嵌入人工拗成的銅絲,也是匠心獨運。

造像館:靜心膜拜之地

這個展館有人一種“法相莊嚴”的感覺,裡面收藏了南北朝、唐宋、明清以及周邊國家的佛教造像。

△銅鎏金·自在菩薩像、觀音菩薩頭像

△銅鎏金·無量壽佛坐像

造像館還有一個地方是按照敦煌石窟設計的,寶光燦爛,令觀者心存敬畏。

東西館:歐洲皇室的最愛

此“東西”非彼“東西”,這裡的“東西”指的是康乾盛世時期,東西方文化融合,從而產生了一些清朝外銷傢俱或者瓷器。館主是《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馬未都,他可是我國最早關注此類瓷器的收藏家,壓箱底的寶貝兒讓小編大開眼界!

△青花礬紅描金松鼠葡萄紋將軍罐(清康熙)

△黃花梨木的座椅及細節

△清代·粉彩滿大人狩獵圖潘趣大碗

科普:“潘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從梵語演化來的,意思是“攤開的手”,也就是“五”的意思,也就是“用五種原料調製的果酒”。上圖這個漂亮的大碗,就是裝果酒的~

空中蘇州園林

上面的藏品已經讓小編眼花繚亂了,但萬萬沒想到,最後還有一個驚世之作——在高空200多米的地方,建造一個蘇州園林!有古木亭台、太湖石景、千年骨藤,甚至還有瀑布......

整個園林在博物館空中,占地377平米,名為“半畝園”,據說投資超過千萬,真是寸土寸金了。

△明代的亭子,沒用一顆釘子,神奇吧?

△太湖石山,據說是由蘇州一個老師傅完成的

沒人敢動,萬一碰了,沒人能再堆起來!

△整個園子裡最不起眼的,也是最不同凡響的......地磚!它可是清朝的瓦片,都是古董啊,是當年蘇州拆城牆時,被一個有眼光的收藏家收入囊中。你在園中漫步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古董上行走,想想都興奮。

可惜這個園林只對會員開放,小編無緣進入試一試清朝的瓦片夠不夠堅硬~如果寶迷有機會進去,請一定要告訴小編感想!

寶姐私語

由於篇幅有限,這個私人博物館就介紹到這裡啦,其實還有臨時展館、西式橄欖園等等沒有說,感興趣的寶迷可以自己去看一看,百聞不如一見呦!

△花絲鑲嵌·梁祝款

可惜,這種極其繁複的工藝已經面臨失傳,大家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寶姐家看到了。為了製作出一條滿意的花絲鑲嵌吊墜,寶姐經歷千辛萬苦才找到了一個已經退休的老師傅,老師傅又耗費了半年才完成。所以,小編覺得花絲鑲嵌的成品不僅是首飾,更是藝術品。

△斯基泰·金杯

△上面刻有獅鷲,據說是看管金礦的神獸,就跟我們的“貔貅”一樣

寶姐小科普:斯基泰金器

“斯基泰”是歷史上第一個遊牧名族,他們好戰、野蠻,但個個都是黃金藝術家。他們對黃金的熱愛,大概就跟慈禧對翡翠的熱愛差不多了......恨不得所有工具都是黃金打造的。

這個民族的女人都驍勇善戰,長得也比較粗狂,但她們對珠寶的態度,小編還是很欣賞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也不放棄對美的追求。

金器館裡收藏了300多件金器,最大的直徑有40釐米,最小的只有1.5釐米。小編就不一一介紹啦,感興趣的寶迷可以自己去一睹芳容!

瓷器館:個個都是“名瓷”之後

從金器館逛到瓷器館,小編立刻覺得自己清新脫俗了。這個館裡的藏品大多是明清時期或者宋朝的,可能沒有故宮收藏那麼多,但也個個精緻絕倫。

△深受歐洲人喜愛的瓷器式樣,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上圖是全國最大的青花水磨地面,就在博物館的入口處,面積高達60平米!它的圖案可不是隨便畫的,據說來自一個收藏在故宮的瓷盤~為了使得地面牢固,還嵌入人工拗成的銅絲,也是匠心獨運。

造像館:靜心膜拜之地

這個展館有人一種“法相莊嚴”的感覺,裡面收藏了南北朝、唐宋、明清以及周邊國家的佛教造像。

△銅鎏金·自在菩薩像、觀音菩薩頭像

△銅鎏金·無量壽佛坐像

造像館還有一個地方是按照敦煌石窟設計的,寶光燦爛,令觀者心存敬畏。

東西館:歐洲皇室的最愛

此“東西”非彼“東西”,這裡的“東西”指的是康乾盛世時期,東西方文化融合,從而產生了一些清朝外銷傢俱或者瓷器。館主是《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馬未都,他可是我國最早關注此類瓷器的收藏家,壓箱底的寶貝兒讓小編大開眼界!

△青花礬紅描金松鼠葡萄紋將軍罐(清康熙)

△黃花梨木的座椅及細節

△清代·粉彩滿大人狩獵圖潘趣大碗

科普:“潘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從梵語演化來的,意思是“攤開的手”,也就是“五”的意思,也就是“用五種原料調製的果酒”。上圖這個漂亮的大碗,就是裝果酒的~

空中蘇州園林

上面的藏品已經讓小編眼花繚亂了,但萬萬沒想到,最後還有一個驚世之作——在高空200多米的地方,建造一個蘇州園林!有古木亭台、太湖石景、千年骨藤,甚至還有瀑布......

整個園林在博物館空中,占地377平米,名為“半畝園”,據說投資超過千萬,真是寸土寸金了。

△明代的亭子,沒用一顆釘子,神奇吧?

△太湖石山,據說是由蘇州一個老師傅完成的

沒人敢動,萬一碰了,沒人能再堆起來!

△整個園子裡最不起眼的,也是最不同凡響的......地磚!它可是清朝的瓦片,都是古董啊,是當年蘇州拆城牆時,被一個有眼光的收藏家收入囊中。你在園中漫步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古董上行走,想想都興奮。

可惜這個園林只對會員開放,小編無緣進入試一試清朝的瓦片夠不夠堅硬~如果寶迷有機會進去,請一定要告訴小編感想!

寶姐私語

由於篇幅有限,這個私人博物館就介紹到這裡啦,其實還有臨時展館、西式橄欖園等等沒有說,感興趣的寶迷可以自己去看一看,百聞不如一見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