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揭秘本田在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系統開發集成方面的先進技術

【高工鋰電綜合報導】

眾所周知, 本田的CLARITY氫燃料電池車已經在日本和美國正式銷售, 而最新一代的本田燃料電池技術更在物理體積縮小1/3的情況下將功率提升了60%, 達到了130千瓦。

在2017年第五屆國際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上, 本田技術研究所四輪研發中心第5技術開發室主任研究員鬥澤秀一發表演講表示, 燃料電池汽車FCV是解決大氣污染、全球變暖、能源危機等環境問題的重要技術。

他提到, 本田從1996年開始研究和開發燃料電池車, 在2002年、2004年、2008年和2016年, 本田分別上市了四款FCX車型。 而氫能製造方面, 本田基本上也是同期開始進行研究的。

其中, 本田的一體型SHS加氫站已經投入使用。 SHS使用的是本田自主開發的高壓水電解電堆, 其設計理念是只需要把水和電連接, 就可以充分實現不同地區的特點, 使用多種能源發電。

“SHS的安裝工期只需要1天, 並且其體積非常小,

可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發電的電力制氫。 ”鬥澤秀一補充說道, 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做到小型化, 裝載到了汽車的發動機艙以內, 保證了轎車的舒適乘駕空間, 同時實現了轎車的最大空間設計。

而在電芯構造方面, 本田使用了兩單元兩電芯的獨特降溫技術, 減少了分離器的數量, 同時採用了狹窄的汽油間距, 減少了水的凝結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 與以往的電芯相比, 本田的兩單元兩電芯的厚度減少20%, 厚度達到一毫米厚度。 “通過使用上述的多種先進技術, 本田成功將電堆比以往型號縮小了30%, 同時功率密度達到了世界領先的3.1千瓦。 ”

除此之外, 本田在燃料電池車的成本控制、氫能安全等方面做了許多努力。

一方面, 本田採用連接杆設計, 將電堆結構簡化, 統一系統零部件的功能。 同時, 本田做了非常多的電芯降溫構造設計, 包括MEA等性能改善。

另一方面, 本田在氫能安全做了雙向保護, 為了讓氫能不洩露, 本田在儲備氫能等零部件方面做了相關保護措施, 添加了外殼保護, 在各種環境壓力下保證零部件的安全。 相反, 一旦發生氫能洩露, 氫感測器也將快速檢測, 並控制氫罐的氫主截止閥進行截止, 把洩露控制到最小。

“在檢測到氫氣發生洩漏的時候, 可以及時向司機發出警告資訊。 而且儲存氫氣的零部件設置在車身骨骼構造的內部, 實際發生碰撞時也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保護。 ”鬥澤秀一介紹, 本田進行了碰撞實驗,

包括法規要求的碰撞試驗以及法規沒有要求的碰撞測試, 經過測試, 氫氣不會發生洩漏。

除此之外, 鬥澤秀一提到, 接下來, 本田將從降低成本、發展氫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努力, 而本田與通用的深入合作, 將推動氫燃料電池車走向普及化發展階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