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讓馬東、高曉松佩服的”網紅“蔡聰,一個打死不幹按摩的盲人奇葩

甚至有人問蔡聰:上廁所時看不見, 你怎麼擦屁股呢?蔡聰心想:“擦屁股需要用看的嗎?”

蔡聰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安小慶 編輯 / 陳璿

在中國的大街上很少見到殘障人士。

他們都把自己藏了起來。 而眼下, 一個叫蔡聰的盲人男子主動報名跑到群魔亂舞的《奇葩說》裡拋頭露臉, 並試圖在節目裡晉級。

過去, 中國人最熟悉的國民殘障偶像可能是張海迪。 最近, 蔡聰以新晉網紅和行走雞湯之姿成為新偶像。 像蔡聰這樣, 做一個高調卻打死不幹按摩的盲人“奇葩”, 究竟是怎樣的體驗?

讓驕傲的馬東和高曉松佩服的演講

以選手身份出現在“奇葩”選拔環節, 蔡聰分享的題目是“這個世界上不應該有‘殘疾人’”。 上場前的小片裡, 主持人問他:“因為看不見, 你跟大家都不同, 會緊張嗎?”

他用和生活中一樣的超快語速答道:“不會啊。 我現在的視力加上燈光一晃, 根本看不見下面有沒有人,

用我們的行話叫就是‘目中無人’ ”。

7分鐘演說裡, 蔡聰用歡快的語氣回顧了自己的30年生活:以10歲那年藥物致盲為界, 所體驗到的兩種不同模式的生存。

慢慢地, 現場四位導師裡, 蔡康永慣有的一點冷漠和戒備, 馬東插科打諢的戲謔, 高曉松搖扇子時不自覺的優越感和睥睨眼神, 都消失了。 何炅和馬東的上半身明顯向舞臺的方向前傾。

這確實是多年來公眾很少見到的殘障人士類型。 他語速極快, 但沒造成壓迫感, 故事曲折, 但沒有狗血。 很多網友在網路上留言, 本來以為這會是一個身殘志堅、與命運搏鬥的故事。

蔡聰講的東西既不憤怒也不苦大仇深。 他想說的其實就是一件事:“我看不見這件事情或者傷殘本身,

只是一個人的特點或者條件, 真正讓我們生活遇到很多問題的, 是我們社會充滿太多太多的物理障礙, 人們腦海中存在太多對殘障的刻板印象以及對人生的狹窄想像。 ”

2017年, 蔡聰參加奇葩大會。 圖片來自網路

網友普遍將蔡聰視作這季奇葩說選手選拔中的“驚喜”。

在群魔亂舞的奇葩大會裡, 他是目前最契合奇葩說的人:思維, 辯論能力, 口才, 幽默感統統都有。

在他說完後, 導師全部舉牌通過並起身為他鼓掌, 連閱人無數的馬東也直接“蓋章”, 稱讚“他會是很擅長辯論的人”。 一向眼高於頂的高曉松也表示, “這是咱們大會到現在為止最精彩的一次演講”。

高曉松認為蔡聰在分享中所表達的——“視障不是讓他過了一個比別人少的生活, 而是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 深深地打動了他。

“你都這樣了, 怎麼還一個人跑出來”

《奇葩說》的錄製現場是一個四面圍蔽的環形影棚。 大體來說, 這個空間充斥著飽和度極高的粉色、藍色和黃色。 嘉賓和選手的造型也極盡姹紫嫣紅。 現場觀眾也被鼓勵帶妝,

連新晉導師羅振宇也穿著一件長款碎花外套上了場。

蔡聰是現場所有人中身上顏色種類最少的人。

好友、老奇葩歐陽超把蔡聰引導到第一排的位置。 那是一張藍色的塑膠靠椅。 坐下前, 蔡聰把盲杖折疊好, 靠在椅背上。 坐下後, 他先用左手摸了摸椅子的邊緣, 又用右手重複了同樣的動作, 以此確定了接下來3個小時裡他的安全活動空間。

與其他人頻繁變換的視線和話題不同, 蔡聰的頭總是朝向左前方。 當全場的人都抬頭看那一場的辯題視頻時, 蔡聰依舊平視著前方。 這時候, 他確實是這個空間裡的一個異類。

人們常常會驚詫, 在中國的大街和公共場合看得到許多盲道和無障礙設施, 卻很少看到使用它們的殘障人士。

作為一名NGO從業者,蔡聰參加節目的第一大動力也來源於此。“在我們的生活裡,幾乎看不到殘障人,也無法想像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所以人們總覺得殘障是很可怕的事。但實際上,殘障對人的影響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我在想如果我出來拋頭露臉,會不會可能產生一點點的變化呢?”

像蔡聰這樣的盲人,主動或被動地聚集在盲校或者按摩店這樣區隔分明的空間裡。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每一個上街的盲人都有過的類似經歷:走在路上,路人出於驚訝或者過度反應式的關懷,總會大幅度地閃避和讓路,或者一路攙扶噓寒問暖,“像小明放學回家扶老奶奶過馬路一樣” ;又或者“有人會反復苦口婆心地勸,你都這樣了,怎麼還一個人跑出來呀,能不能行啊?”

上大學時,蔡聰甚至被老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上廁所時看不見,你怎麼擦屁股呢?蔡聰心想:“擦屁股需要用看的嗎?”

這輩子就要這麼完蛋了?

20年前,蔡聰還是湖北沙市的一個10歲少年。那是他的視力和生活發生急劇變化的一個節點。

他記得那年春節,他和父親走在農村公路上亂聊,父親指著不遠處一輛小汽車說,你看那輛車的車牌。蔡聰說,哪裡,我看不清啊。直到他走到車屁股前,還是看不清。父親嚇了一跳,連忙帶他去醫院檢查,最終確診為青光眼。

父親不知道的是,在這之前的兩個月裡,兒子的座位已經從教室第5排換到了第1排,但還是看不清黑板。蔡聰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

父母想來想去,都不知道是怎麼得病的。後來回想起那一年,家裡搬到了一座農藥廠附近。不久後,蔡聰老覺得眼睛癢,家人就從醫院開了一瓶激素類的眼藥水,不知道激素副作用會造成藥物性青光眼。此後,儘管做過幾次手術,但因為視神經已經損壞,蔡聰在半年之間,變成了視力僅有0.02的視障人士。他已經完全看不到周圍的東西,只能吃力地看書和分辨黑白試卷。

父母帶著他四處尋醫,但幾乎每一個醫生都歎息:這麼漂亮一男孩可惜了,這輩子就這麼完蛋了。

被宣佈完蛋的他,休學了半年,被送到爺爺奶奶那裡。他們出去放牛的時候,他就坐在門口,等村裡放學的孩子來找他玩。日子實在無聊,他就想還是先回到學校裡面先混著吧。

他開始習慣失去視力後的生活,慢慢學會自己上學、放學。有時,他會想起醫生說“這輩子完蛋了”的話,而老師們的誇獎也讓他覺得不是滋味。

蔡聰在奇葩大會裡回憶往事。圖片來自網路

“同學們,你們看看人家蔡聰,都這樣了學習還這麼好,你們一個個有手有腳眼睛又好,不覺得慚愧嗎?”

他聽了會難受,但不會反復去咀嚼這種情緒。很多年後,當他再回想10歲失明之後的生活,能讓他開開心心活下來的可能有兩點,一是閱讀;二是一直在一個類似融合教育般的環境裡學習,沒有被家人扔到一個隔離的環境去待著,也沒有被老師和同學過度地特殊化對待。

廣泛的閱讀讓他平靜。在語文老師的建議下,他和幾個同學組成了一個讀書小組。課後課間,他們會把書讀出聲來。在沒有讀屏軟體和電腦的年代,蔡聰和小夥伴們一起讀完了《水滸傳》《百年孤獨》《亂世佳人》《文化苦旅》《康熙大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金賽性學報告》等等。

這是蔡聰生命裡最快樂和明亮的幾個片段之一。少年之間乾脆透明的情誼和文學作品的陪伴和療愈,讓他度過了失明後最艱難的過渡期。那時候他開始懂得“痛苦,孤獨,和快樂擁有同等的價值”。而這些經驗,比他視力下降後,父母狂買回家的心靈雞湯和勵志傳記有效果多了。

他的身體也在生長。但初中生理衛生課的人體那章,老師總是跳過不講。蔡聰看不清圖,於是對這一章產生了興趣。上高中後,他便慫恿小夥伴們一起買書啟蒙。他們會把貝塔斯曼書友會寄來的書目一本一本讀出來,然後由“啟蒙小組”組長蔡聰來拍板哪一本買回來可能會更“精彩”。

“那時候,我就不覺得有羞恥感。因為老師不講,我自己也看不清書上的文字和圖,也沒有模型,我會更好奇。”

很多年後,蔡聰成為殘障人士的培訓師,“殘障與性”是其中一個重要話題。他在自己主編的《有人》雜誌上,主持了一個叫做“性趣”的欄目,每期會回答殘障人士關於性的提問。

一位元男性盲人按摩師在服務顧客的時候聞到香水氣味產生了欲望,他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變態。蔡聰告訴他,自慰很正常,只是需要一個私密空間,記得“飯前便後要洗手”,要準備好衛生紙。

還有一位聾人朋友,聽力伴隨言語障礙,只能發出一些聲音。她說很怕做愛,因為怕叫床的聲音嚇到自己的伴侶,問該怎麼辦?蔡聰回答:“叫你自己的床,讓別人無床可叫。”

盲人想要做普通人,就是奇葩

蔡聰和失明這種狀態一直相安無事,直到高考前,他的視力又一次下降,這次連試卷都看不清了。參加高考的時候,老師向教育考試院申請以工作人員讀題的方式來輔助蔡聰參加高考,但對方說沒有先例,拒絕了。

當年那個問題,終於又回來了。他還是沒躲過去。這是蔡聰在10歲被醫生宣佈“這輩子完蛋了”之後,第二次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特殊。他又一次對自己產生了巨大的失望,並認為這是自己的問題。

在偶然中,蔡聰父親在湖北那本全國有名的雜誌《知音》上,看到一個盲人女孩考上特殊大學的勵志故事。他們火速送蔡聰去特殊學校學盲文,辦了殘疾證。

2004年蔡聰考上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針灸推拿系。那是蔡聰人生第一次在一個地方遇到那麼多盲人,第一次在物理上被隔離進一個特殊的環境,他瞭解到原來絕大多數視障人士在中國都是生活在隔離式的特殊學校裡。

一開學,輔導員就對大家進行了感恩教育。“過去,盲人的傳統三大就業領域是乞討、算命和賣藝,現在呢你們有學上了,將來可以去做按摩,所以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千萬不要有其他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蔡聰聽完之後驚呆了,“為什麼我們只能做按摩呢?”

在初中和高中時代,他是班級裡最特殊的孩子。到了大學裡的特殊教育學院,他又成了盲人裡最不一樣的那個。

“但所有的同學都跟我說,不要去想這些了,因為‘他們’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我們自己也是這樣覺得的。盲人如果不去做按摩還能做什麼呢?”他說。

蔡聰似乎也沒有逃脫這股力量。大學畢業前,他去北京按摩醫院實習了一年,他愛講段子和逗悶子的個性,很受老師和顧客喜愛,導師老說他“手法好,不做按摩可惜了”。

導師為此還幫他去爭取留下,但最終沒能留下來。他又在朋友介紹下去一家小按摩店上了幾天班。有一天,他坐在店裡等客人,風扇呼呼地轉著,有一秒鐘他突然像醒過來,“覺得太虛無了”。

畢業那天,他收拾東西,回家當了一個待業青年。他絕大多數的同學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不管身體適應還是不適應,都選擇了做按摩。

生活似乎總在緊要的節點關照著他。不久後,他在網上看到“一加一殘障人士公益”在招聘視障節目的廣播節目製作人。他通過考試來到了北京。

2013年,蔡聰應邀到廣州為10名視障兒童與10名健全兒童進行為期兩天的非視覺攝影培訓。圖片來自網路

2013年,蔡聰離開廣播節目部門,開始創辦雜誌《有人》。在一次關於“女性按摩師職場性騷擾”的徵稿中,他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同為視障人士的她,關掉江西的按摩店,來到北京。2015年兩人結婚 ,2016年春節前生下女兒。

從做廣播開始到做雜誌、做培訓、做媒體宣導,都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他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殘疾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人類多樣性的一種狀態,傷殘本身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未來都可能會面臨的一種狀態。它同時也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特點,它不是優點,也不是缺點,至於這個特點它將來怎麼樣去發揮,取決於我們的社會。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消除這樣的障礙。不再把問題歸結到個人本身”。

“如果當初我遇到殘障的時候,周圍的環境不是告訴我,你完蛋了,而是其實你的人生只是換了一種新的活法,如果更多和殘障有關的家庭,在遇到殘障孩子的時候,能夠知道這些的話,那他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呢?”

成為新晉網紅後,蔡聰比往年忙了許多。他拒絕了很多綜藝節目。他最擔心的就是怕自己給同樣視障的人群造成一種比較式的壓力,那種句式對他來說非常熟悉:你看看人家蔡聰,同是盲人,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有人問蔡聰:“你覺得自己是奇葩嗎?”

他說:“盲人想要做普通人,就是奇葩。“

對話

問:作為盲人,你厭惡按摩這種職業嗎?

蔡聰:其實按摩本身並不苟且,算命亦然,任何一份職業都不苟且。苟且的是不給你機會去選擇,漸漸你不敢去選擇,然後你不會選擇了,最後你以為這一切就是最好的選擇。

問:盲人做夢是什麼樣子?

蔡聰:一千個盲人有一千個春夢。據說,完全沒有視覺印象的小夥伴,夢裡只有聲音。而有過視覺經驗的小夥伴,可能是有清晰畫面或者模糊畫面的。而我也有見過夢裡飆字幕的聽障小夥伴,和夢裡沒有聲音的非殘障小夥伴。在這個美麗新世界裡,期待出現沒有視覺經驗但夢裡看盡世間花的黑天鵝。

問:和盲人交往時,有沒有什麼忌諱?

蔡聰: 我忌諱蔥,有小夥伴忌諱蝦。哈哈,在相處的時候,你少點小心翼翼,我多點心平氣和,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在公共空間裡,譬如政策用語,媒體傳播,電視廣告等,我們宣導使用中性或者積極的話語。比如殘障(而不是殘疾甚至殘廢),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心智障礙,精神障礙以及周邊等。

問:我們想説明盲人,需要注意些什麼?

蔡聰:“請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其實如果盲人小夥伴有啥需要幫助的,一般情況下他/她應該都會主動開口。至於怎麼幫,如何幫,和啪啪啪道理是一樣的,看多少書也不如直接問對方,怎麼弄,你比較舒服。咳咳。順便再澄清一個多年來廣泛流傳於網路行銷號的謠言:所謂看到盲人舉起盲杖是表示求助,完全是無稽之談。

問:盲人吃魚嗎?

蔡聰:晚上上醫院掛急診取魚刺的,都是眼睛睜得大大的。吃魚用的是嘴,不是眼。吃不吃魚取決於是不是喜歡,有沒有練習。何況,還有魚叫三文魚。

問:那盲人接吻的時候是怎樣的?

蔡聰:關了燈不都是盲人?省略對視環節,伸出雙手,端住下巴,嘴唇對齊,讓開鼻子,同時張嘴,雙唇收縮,閉嘴大吉。有意者可進一步伸出舌頭。

問:有沒有遇到過竟無言以對的問題?

蔡聰:你們盲人怎麼吃飯?怎麼擦屁股?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作為一名NGO從業者,蔡聰參加節目的第一大動力也來源於此。“在我們的生活裡,幾乎看不到殘障人,也無法想像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所以人們總覺得殘障是很可怕的事。但實際上,殘障對人的影響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我在想如果我出來拋頭露臉,會不會可能產生一點點的變化呢?”

像蔡聰這樣的盲人,主動或被動地聚集在盲校或者按摩店這樣區隔分明的空間裡。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每一個上街的盲人都有過的類似經歷:走在路上,路人出於驚訝或者過度反應式的關懷,總會大幅度地閃避和讓路,或者一路攙扶噓寒問暖,“像小明放學回家扶老奶奶過馬路一樣” ;又或者“有人會反復苦口婆心地勸,你都這樣了,怎麼還一個人跑出來呀,能不能行啊?”

上大學時,蔡聰甚至被老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上廁所時看不見,你怎麼擦屁股呢?蔡聰心想:“擦屁股需要用看的嗎?”

這輩子就要這麼完蛋了?

20年前,蔡聰還是湖北沙市的一個10歲少年。那是他的視力和生活發生急劇變化的一個節點。

他記得那年春節,他和父親走在農村公路上亂聊,父親指著不遠處一輛小汽車說,你看那輛車的車牌。蔡聰說,哪裡,我看不清啊。直到他走到車屁股前,還是看不清。父親嚇了一跳,連忙帶他去醫院檢查,最終確診為青光眼。

父親不知道的是,在這之前的兩個月裡,兒子的座位已經從教室第5排換到了第1排,但還是看不清黑板。蔡聰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

父母想來想去,都不知道是怎麼得病的。後來回想起那一年,家裡搬到了一座農藥廠附近。不久後,蔡聰老覺得眼睛癢,家人就從醫院開了一瓶激素類的眼藥水,不知道激素副作用會造成藥物性青光眼。此後,儘管做過幾次手術,但因為視神經已經損壞,蔡聰在半年之間,變成了視力僅有0.02的視障人士。他已經完全看不到周圍的東西,只能吃力地看書和分辨黑白試卷。

父母帶著他四處尋醫,但幾乎每一個醫生都歎息:這麼漂亮一男孩可惜了,這輩子就這麼完蛋了。

被宣佈完蛋的他,休學了半年,被送到爺爺奶奶那裡。他們出去放牛的時候,他就坐在門口,等村裡放學的孩子來找他玩。日子實在無聊,他就想還是先回到學校裡面先混著吧。

他開始習慣失去視力後的生活,慢慢學會自己上學、放學。有時,他會想起醫生說“這輩子完蛋了”的話,而老師們的誇獎也讓他覺得不是滋味。

蔡聰在奇葩大會裡回憶往事。圖片來自網路

“同學們,你們看看人家蔡聰,都這樣了學習還這麼好,你們一個個有手有腳眼睛又好,不覺得慚愧嗎?”

他聽了會難受,但不會反復去咀嚼這種情緒。很多年後,當他再回想10歲失明之後的生活,能讓他開開心心活下來的可能有兩點,一是閱讀;二是一直在一個類似融合教育般的環境裡學習,沒有被家人扔到一個隔離的環境去待著,也沒有被老師和同學過度地特殊化對待。

廣泛的閱讀讓他平靜。在語文老師的建議下,他和幾個同學組成了一個讀書小組。課後課間,他們會把書讀出聲來。在沒有讀屏軟體和電腦的年代,蔡聰和小夥伴們一起讀完了《水滸傳》《百年孤獨》《亂世佳人》《文化苦旅》《康熙大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金賽性學報告》等等。

這是蔡聰生命裡最快樂和明亮的幾個片段之一。少年之間乾脆透明的情誼和文學作品的陪伴和療愈,讓他度過了失明後最艱難的過渡期。那時候他開始懂得“痛苦,孤獨,和快樂擁有同等的價值”。而這些經驗,比他視力下降後,父母狂買回家的心靈雞湯和勵志傳記有效果多了。

他的身體也在生長。但初中生理衛生課的人體那章,老師總是跳過不講。蔡聰看不清圖,於是對這一章產生了興趣。上高中後,他便慫恿小夥伴們一起買書啟蒙。他們會把貝塔斯曼書友會寄來的書目一本一本讀出來,然後由“啟蒙小組”組長蔡聰來拍板哪一本買回來可能會更“精彩”。

“那時候,我就不覺得有羞恥感。因為老師不講,我自己也看不清書上的文字和圖,也沒有模型,我會更好奇。”

很多年後,蔡聰成為殘障人士的培訓師,“殘障與性”是其中一個重要話題。他在自己主編的《有人》雜誌上,主持了一個叫做“性趣”的欄目,每期會回答殘障人士關於性的提問。

一位元男性盲人按摩師在服務顧客的時候聞到香水氣味產生了欲望,他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變態。蔡聰告訴他,自慰很正常,只是需要一個私密空間,記得“飯前便後要洗手”,要準備好衛生紙。

還有一位聾人朋友,聽力伴隨言語障礙,只能發出一些聲音。她說很怕做愛,因為怕叫床的聲音嚇到自己的伴侶,問該怎麼辦?蔡聰回答:“叫你自己的床,讓別人無床可叫。”

盲人想要做普通人,就是奇葩

蔡聰和失明這種狀態一直相安無事,直到高考前,他的視力又一次下降,這次連試卷都看不清了。參加高考的時候,老師向教育考試院申請以工作人員讀題的方式來輔助蔡聰參加高考,但對方說沒有先例,拒絕了。

當年那個問題,終於又回來了。他還是沒躲過去。這是蔡聰在10歲被醫生宣佈“這輩子完蛋了”之後,第二次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特殊。他又一次對自己產生了巨大的失望,並認為這是自己的問題。

在偶然中,蔡聰父親在湖北那本全國有名的雜誌《知音》上,看到一個盲人女孩考上特殊大學的勵志故事。他們火速送蔡聰去特殊學校學盲文,辦了殘疾證。

2004年蔡聰考上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針灸推拿系。那是蔡聰人生第一次在一個地方遇到那麼多盲人,第一次在物理上被隔離進一個特殊的環境,他瞭解到原來絕大多數視障人士在中國都是生活在隔離式的特殊學校裡。

一開學,輔導員就對大家進行了感恩教育。“過去,盲人的傳統三大就業領域是乞討、算命和賣藝,現在呢你們有學上了,將來可以去做按摩,所以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千萬不要有其他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蔡聰聽完之後驚呆了,“為什麼我們只能做按摩呢?”

在初中和高中時代,他是班級裡最特殊的孩子。到了大學裡的特殊教育學院,他又成了盲人裡最不一樣的那個。

“但所有的同學都跟我說,不要去想這些了,因為‘他們’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我們自己也是這樣覺得的。盲人如果不去做按摩還能做什麼呢?”他說。

蔡聰似乎也沒有逃脫這股力量。大學畢業前,他去北京按摩醫院實習了一年,他愛講段子和逗悶子的個性,很受老師和顧客喜愛,導師老說他“手法好,不做按摩可惜了”。

導師為此還幫他去爭取留下,但最終沒能留下來。他又在朋友介紹下去一家小按摩店上了幾天班。有一天,他坐在店裡等客人,風扇呼呼地轉著,有一秒鐘他突然像醒過來,“覺得太虛無了”。

畢業那天,他收拾東西,回家當了一個待業青年。他絕大多數的同學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不管身體適應還是不適應,都選擇了做按摩。

生活似乎總在緊要的節點關照著他。不久後,他在網上看到“一加一殘障人士公益”在招聘視障節目的廣播節目製作人。他通過考試來到了北京。

2013年,蔡聰應邀到廣州為10名視障兒童與10名健全兒童進行為期兩天的非視覺攝影培訓。圖片來自網路

2013年,蔡聰離開廣播節目部門,開始創辦雜誌《有人》。在一次關於“女性按摩師職場性騷擾”的徵稿中,他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同為視障人士的她,關掉江西的按摩店,來到北京。2015年兩人結婚 ,2016年春節前生下女兒。

從做廣播開始到做雜誌、做培訓、做媒體宣導,都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他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殘疾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人類多樣性的一種狀態,傷殘本身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未來都可能會面臨的一種狀態。它同時也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特點,它不是優點,也不是缺點,至於這個特點它將來怎麼樣去發揮,取決於我們的社會。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消除這樣的障礙。不再把問題歸結到個人本身”。

“如果當初我遇到殘障的時候,周圍的環境不是告訴我,你完蛋了,而是其實你的人生只是換了一種新的活法,如果更多和殘障有關的家庭,在遇到殘障孩子的時候,能夠知道這些的話,那他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呢?”

成為新晉網紅後,蔡聰比往年忙了許多。他拒絕了很多綜藝節目。他最擔心的就是怕自己給同樣視障的人群造成一種比較式的壓力,那種句式對他來說非常熟悉:你看看人家蔡聰,同是盲人,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有人問蔡聰:“你覺得自己是奇葩嗎?”

他說:“盲人想要做普通人,就是奇葩。“

對話

問:作為盲人,你厭惡按摩這種職業嗎?

蔡聰:其實按摩本身並不苟且,算命亦然,任何一份職業都不苟且。苟且的是不給你機會去選擇,漸漸你不敢去選擇,然後你不會選擇了,最後你以為這一切就是最好的選擇。

問:盲人做夢是什麼樣子?

蔡聰:一千個盲人有一千個春夢。據說,完全沒有視覺印象的小夥伴,夢裡只有聲音。而有過視覺經驗的小夥伴,可能是有清晰畫面或者模糊畫面的。而我也有見過夢裡飆字幕的聽障小夥伴,和夢裡沒有聲音的非殘障小夥伴。在這個美麗新世界裡,期待出現沒有視覺經驗但夢裡看盡世間花的黑天鵝。

問:和盲人交往時,有沒有什麼忌諱?

蔡聰: 我忌諱蔥,有小夥伴忌諱蝦。哈哈,在相處的時候,你少點小心翼翼,我多點心平氣和,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在公共空間裡,譬如政策用語,媒體傳播,電視廣告等,我們宣導使用中性或者積極的話語。比如殘障(而不是殘疾甚至殘廢),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心智障礙,精神障礙以及周邊等。

問:我們想説明盲人,需要注意些什麼?

蔡聰:“請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其實如果盲人小夥伴有啥需要幫助的,一般情況下他/她應該都會主動開口。至於怎麼幫,如何幫,和啪啪啪道理是一樣的,看多少書也不如直接問對方,怎麼弄,你比較舒服。咳咳。順便再澄清一個多年來廣泛流傳於網路行銷號的謠言:所謂看到盲人舉起盲杖是表示求助,完全是無稽之談。

問:盲人吃魚嗎?

蔡聰:晚上上醫院掛急診取魚刺的,都是眼睛睜得大大的。吃魚用的是嘴,不是眼。吃不吃魚取決於是不是喜歡,有沒有練習。何況,還有魚叫三文魚。

問:那盲人接吻的時候是怎樣的?

蔡聰:關了燈不都是盲人?省略對視環節,伸出雙手,端住下巴,嘴唇對齊,讓開鼻子,同時張嘴,雙唇收縮,閉嘴大吉。有意者可進一步伸出舌頭。

問:有沒有遇到過竟無言以對的問題?

蔡聰:你們盲人怎麼吃飯?怎麼擦屁股?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