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話說浮雕之史學名著《漢書》


作者:郭玉龍

《漢書》, 又稱《前漢書》, 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 它是相對于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範曄編撰的《後漢書》而言的,

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 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 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紀十二篇, 表八篇, 志十篇, 傳七十篇, 共一百篇, 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 共八十萬字。 《漢書》凝聚了班氏一門的心血, 是班彪、班固、班昭及史學家馬續共同嘔心完成的古代史學名著。

浮雕中有《漢書》元素, 其意義不僅在於該書因班固所著而流傳後世, 而且作者班固也因該書留名青史, 《漢書》與作者相得益彰。 在人民法院鐫刻《漢書》是法律人對法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班固在其著述中。 創作了中國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漢書….刑法志》, 開創了中國法制史之先河。 《漢書….刑法志》敘述了從遠古至西漢刑法制度的演變, 對刑法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刑法志》第一次系統的敘述了我國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律令的規定, 論述了刑法對治理國家、社會生活的重要作用。

班固在《漢書…..刑法志》中的刑罰法治思想主線是:德主刑輔, 刑輕律簡。 《刑法志》的刑法思想有:1、讚賞輕刑, 否定酷刑, 主張輕重適宜。 2、根據不同形勢, 制定適合國情的法律。 3、治理國家法、禮並用。

出自《漢書》中的成語:

【朝令暮改】《漢書·食貨志上》:“急政暴賦, 賦斂不時, 朝令而暮改。 ”王念孫《讀書雜誌·漢書四》:“‘朝令而暮改’, 改, 本作得, 言急征暴賦, 朝出令而暮已得。 非謂其朝令而暮改也。 ”後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變。

【一顧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 歌曰: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後遂以“一顧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 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 語出《漢書·叔孫通傳》:“此特群盜鼠竊狗盜,

何足置齒牙間哉?”

【千鈞一髮】千鈞重物用一根頭髮系著, 比喻萬分危急或異常要緊。 語本《 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 系千鈞之重, 上懸無極之高, 下垂不測之淵, 雖甚愚之人, 猶知哀其將絕也。 ”

【卑之無甚高論】《漢書·張釋之傳》:“釋之既朝畢, 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 毋甚高論, 令今可行也。 ’”本謂要多談當前可行的事, 不要妄發過高的空論。 後用來表示見解一般, 沒有什麼獨到之處。

【南戶窺郎】《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謂去(劉越孫劉去)曰:‘前畫工畫望卿舍, 望卿袒裼傅粉其傍。 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 疑有奸。 ’”後因以稱女子偷看男子。

【匡鼎解頤】《漢書·匡衡傳》:“無說《詩》, 匡鼎來;匡說《詩》, 解 人頤。 ”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後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

非常動聽。

【不屈不撓】形容頑強鬥爭, 在敵人或困難面前不屈服, 不低頭。 語本《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 不橈不詘。 ”

【不學無術】《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 闇於大理。 ”亡, 通“無”。 本謂霍光不能學古, 故所行不合於道術。 後用以泛指缺乏學問、本領。

【目不窺園】《漢書·董仲舒傳》:“扞仲舒呴少治《春秋》, 孝景時為博 士。 下帷講誦, 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 或莫見其面。 蓋三年不窺園, 其精如此。 ”後遂以“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的苦學精神。

【相反相成】謂相互對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賴、相互促成的一面。 語出《漢書 ·藝文志》:“仁之與義, 敬之與和, 相反而皆相成也。 ”

【絕薪止火】《漢書·枚乘傳》:“欲湯之凔, 一人炊之, 百人揚之, 無益也, 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後用“絕薪止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貢禹彈冠】《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謂貢禹與王吉(字子陽)友善,見其在位,亦願為官。後遂以“貢禹彈冠”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還鄉晝錦】《漢書·項籍傳》:“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顏師古注:“言無人見之,不榮顯矣。”後以“還鄉晝錦”謂富貴還歸故鄉,猶如衣錦晝行,以示榮顯。

【語妙天下】謂言語精妙無比。語本《漢書·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颺湯止沸】語本《漢書·枚乘傳》:“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指從鍋中舀起開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滾。後遂以“颺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夜郎自大】《漢書 西南夷傳》。

”後用“絕薪止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貢禹彈冠】《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謂貢禹與王吉(字子陽)友善,見其在位,亦願為官。後遂以“貢禹彈冠”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還鄉晝錦】《漢書·項籍傳》:“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顏師古注:“言無人見之,不榮顯矣。”後以“還鄉晝錦”謂富貴還歸故鄉,猶如衣錦晝行,以示榮顯。

【語妙天下】謂言語精妙無比。語本《漢書·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颺湯止沸】語本《漢書·枚乘傳》:“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指從鍋中舀起開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滾。後遂以“颺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夜郎自大】《漢書 西南夷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