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啟功潤筆拿錢是常規,不白送書畫作品;不要說書畫家提錢就俗

潤筆是為人作詩文書畫所得的報酬。

創作書畫要付出勞動, 書畫家要潤筆費理所應當。 買菜付錢, 你的朋友賣菜給你白送菜, 你會覺得不好意思;你的朋友開飯館, 天天讓你白吃你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你讓打工的扛面袋子上五樓到你家, 你也會付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偏偏有許多人喜歡白要書畫工作者的作品, 付錢買書畫才是對書畫工作者勞動的尊重。 一種行業技藝如果不能用來謀生, 它就會自然而然的走向衰亡。

古代文人清高, 但作詩文書畫拿潤筆費是定例。 因為文化人也要食人間煙火。

稿費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詞, 以前有個雅稱叫潤筆。 《隋書·鄭譯傳》有一則故事:鄭譯為皇上擬詔書, 有人戲稱他“筆幹了”, 鄭答:“不得一錢, 何以潤筆?”以後把稿費、書畫酬金稱為“潤筆”,

潤筆之風至唐大盛, 最出名的是韓愈, 專為名公巨卿寫碑銘, “一字之價, 輦金如山”;杜牧撰《韋丹江西遺愛碑》, 得采絹三百匹。

可見, 不白送書畫詩文由來已久。

在當代, 齊白石、啟功等專業非專業的書畫家也是不恥於收潤筆。 憑什麼讓人給你白送書畫作品, 不要說一提錢就俗。 人家白送書畫給你, 那是人家願意, 不要把白送當做理所應當。 有人喜歡打電話給書畫朋友說:今晚請你到某某飯莊吃飯, 來的時候帶上一幅字畫。 換個角度想, 別人好像真缺一頓飯似的。 鄭板橋曾申明:“凡送禮物、食物, 總不如白銀為妙。 公之所送, 未必弟之所好也。 送現銀則心中喜樂, 書畫皆佳。 禮物既屬糾纏,

賒欠尤為賴帳。 年老神倦, 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

有些人總認為書畫家寫個字畫個畫是很簡單的事情, 一揮而就, 於是總是張嘴就要字要畫, 絕不提給錢。 但是書畫家看似一蹴而就的事情背後卻有著很多年嘔心瀝血的苦練, 書畫家的創作也是勞動, 要尊重書畫家的勞動成果。

啟功對到家裡維修水管、電路等普通工人, 完工後, 啟功往往會說“我給你寫一幅字”。 而對權貴者, 他則想方設法避開。 一位知名度頗高的商人, 準備好筆墨紙硯, 非要叫啟功為企業題名。 他臉一沉說:“你準備好筆墨紙硯我就非得要寫, 你要準備好一副棺材我就得往裡跳嗎?”一位軍隊領導派秘書前來求字, 秘書表明身份, 顯得來頭很大。

見此情景, 啟功鄭重地問:“我要不寫, 你們會不會派飛機來炸我?”秘書一愣, 有點摸不著頭腦:“哪裡, 哪裡。 ”啟功接著說:“那好, 就不寫了。 ”直接拒之千里。 啟功給普通工人送書法, 那是勞動交換, 不給商人官員白寫作品是看重自己的勞動。

啟功的這個收條寫到:四尺紙四件稿酬五百元。按當時的工資水準,一幅字是事業單位十年左右工齡人員一月的工資。

請不要把創作書畫要潤筆費叫做沾染銅臭,書畫工作者不會因你的一句讚美而腹中立即充實起來。

啟功的這個收條寫到:四尺紙四件稿酬五百元。按當時的工資水準,一幅字是事業單位十年左右工齡人員一月的工資。

請不要把創作書畫要潤筆費叫做沾染銅臭,書畫工作者不會因你的一句讚美而腹中立即充實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