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考古發掘成果報告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四川新聞網眉山5月19日訊(劉樹軍)“這些出水文物既是明代中晚期社會生活、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最直接展示, 也是對科學、歷史、藝術價值的一個極大貢獻。 ”5月18日, 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成果報告會, 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多功能廳(A101)舉行。 來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國家文物局的多位專家教授, 對2016-2017年度在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的首批成果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報告。

專家教授的報告, 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和聽眾的極大關注與強烈反響。

據瞭解, “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岷江河畔。 當地不僅縣誌上有記載, 民間也一直流傳著“石龍對石虎, 金銀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 買到成都府”的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同時, 當地還先後在沉銀遺址附近陸續打撈上岸了一批“張獻忠沉銀”。

2015年12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開江口沉銀遺址保護與考古研討會, 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 認為彭山江口境內的岷江河畔, 極有可能就是文獻中記載的張獻忠千船沉銀之地。

2016年4月, 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組織省市區相關文物管理部門, 聯合向國家文物局提出的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被批准。

經組織專家對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2萬餘平方米面積3個多月的發掘, 首批發掘出了包括張獻忠大西國冊封妃嬪的金冊, 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 銘刻大西國國號的銀錠等在內的文物3萬餘件, 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江口沉銀遺址數量多、等級高、種類豐富的文物, 不僅引發了聽取報告的專家學者們極大的關注與興趣, 而且給予了高度評價。 他們表示, 江口沉銀的出水, 既展示了我國文物發掘工作的能力和水準, 又為我國貢獻出了一項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為我國進一步開展好考古發掘文物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出水文物既是明代中晚期社會生活、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最直接展示,

也是對科學、歷史、藝術價值的一個極大貢獻, 對於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和軍事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 由於出水文物多, 價值大, 為了切實保存、保護和研究好江口沉銀出水文物, 當地政府已啟動彭山江口沉銀博物館的規劃工作, 江口沉銀的第二次發掘工作已進入籌畫階段, 首批出水文物也即將赴北京特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