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 Q1 大陸IC設計、封測領先臺灣地區,且優勢明顯

兩岸半導體行業協會近日同步公佈2017年首季IC產業營運結果。 其中, 根據CSIA統計, IC設計約51億美元、封裝約48.8億美元。 此資料已雙雙超過臺灣地區的設計業的45億美元、36億美元。 除卻第一季屬於行業淡季因素, 也可觀察到, 雙方在IC設計、IC封測的差距正在明顯拉大。

根據WSTS統計, 17Q1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926億美元, 較上季(16Q4)衰退0.4%, 較去年同期(16Q1)成長18.1%;銷售量達2, 208億顆, 較上季(16Q4) 成長1.4%, 較去年同期(16Q1)成長15.7%;ASP為0.419美元, 較上季(16Q4)衰退1.8%,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2.0%。

若按區域別來看, 17Q1美國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179億美元, 較上季(16Q4) 成長11.3%,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10.1%;日本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86億美元,

較上季(16Q4) 成長1.2%,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10.5%;歐洲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89億美元, 較上季(16Q4) 成長1.7%,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1.3%;亞洲區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573億美元, 較上季(16Q4) 成長0.3%,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19.3%。 其中, 中國市場302億美元, 較上季(16Q4)衰退0.9%, 較去年同期(16Q1)成長26.7%。

根據臺灣地區工研院IEK與TSIA的最新統計, 臺灣地區2017年第一季(17Q1)整體IC產業產值(含IC設計、IC製造、IC封裝、IC測試)達新臺幣5, 714億元(USD$18.3B), 較上季(16Q4)衰退11.3%, 較去年同期(16Q1)成長5.0%。

其中臺灣地區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398億元(USD$4.5B), 較上季(16Q4) 衰退12.5%, 較去年同期(16Q1) 衰退3.7%;IC製造業為新臺幣3,208億元(USD$10.3B), 較上季(16Q4) 衰退11.0%,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8.6%, 其中晶圓代工為新臺幣2,849億元(USD$9.1B), 較上季(16Q4) 衰退9.2%,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14.4%, 記憶體製造為新臺幣359億元(USD$1.2B), 較上季(16Q4) 衰退23.3%, 較去年同期(16Q1)衰退22.5%;IC封裝業為新臺幣770億元(USD$2.5B),

較上季(16Q4) 衰退10.3%,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5.5%;IC測試業為新臺幣338億元(USD$1.1B), 較上季(16Q4) 衰退11.1%, 較去年同期(16Q1) 成長10.8%。 (新臺幣對美元匯率以31.2計算)。

對照來看, 2017年1-3月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下, 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速度。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

2017年首季IC銷售額為954.3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19.5%。 其中, IC製造業增速最快, 達到25.5%, 銷售額為266.2億元人民幣;IC設計業同比增長23.8%, 銷售額為351.6億元人民幣;封裝測試業銷售額336.5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11.2%。

若以1人民幣元=0.1452美元匯兌計算, 2017年首季中國 IC製造約計38.6億美元;IC設計51億美元、封裝48.8億美元。 除了IC製造業仍較遠落後於臺灣地區, IC設計業、封裝測試均已大幅超過臺灣地區的產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