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經典神話之:嫦娥拋棄後羿偷吃不死藥後奔月成仙背後有何隱情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商隱《常娥》

嫦娥奔月國畫

“嫦娥奔月”的神話, 從上古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了。

嫦娥:原作桓娥、姮娥, 也常寫成常娥、素娥等等。 相傳戰國初期的《歸藏》(可惜已佚)、屈原的《天問》等書均提及了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這大概是關於這個傳說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了!可惜遺憾的是, 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已遺失, 無法令人得到信服的準確說法。

而現在我們所能準確看到的最早記載是漢代的《淮南子》, 書中大致講述了嫦娥偷吃了後羿從西王母娘娘那裡取來的不死之藥後成仙飄去, 飛入月中成為月宮仙子的故事。 而在晉代幹寶的《搜神記》關於這個神話故事的記載中把主人公姮娥開始寫作了嫦娥。

嫦娥奔月畫像

嫦娥和神射手後羿本是恩愛的夫妻, 後羿歷盡千辛萬苦, 才從掌管瘟疫刑罰的西王母娘娘那裡取得長生不老藥, 那麼問題來了, 嫦娥為啥會偷吃不老藥?獨自拋下後羿一個人羽化歸仙而去呢?背後有啥隱情嗎?

中國東漢時期張衡的《靈憲》就寫到, 嫦娥在偷吃不死藥以前也是猶豫不決的。 就在嫦娥內心矛盾、舉棋不定之時,

她想到了巫師有黃, 請有黃給她占了一卦。 有黃對她說:“這是一個大吉大利的卦, 卦象說: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娘, 將要獨自到遙遠的西方, 雖然世道是黑暗的, 但是不要恐懼與退縮, 越到後來會越昌盛發達。 你去吧!”於是, 在有黃這番話的鼓舞下, 嫦娥才下定決心偷吃了不死藥, 奔向遙遠的月亮成了月宮中美麗的仙子。

嫦娥仙子在廣寒宮意境

也許大家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不同時期, 關於嫦娥的神話傳說可是有不同看法的。 在遠古時代, 父系社會裡婦女是備受歧視的, 嫦娥偷吃不死藥這故事本身, 就深刻表達了那個時代的婦女對擺脫奴役生活、爭取幸福自由的渴望與需求。

尤其到了漢代的時候, 嫦娥偷藥奔月竟然成了那個社會普遍否定的事情。 在張衡的《靈憲》中, 就將傳說中年輕貌美的嫦娥在奔月之後貶為體現醜陋的癩蛤蟆, 典型的具有譴責嫦娥之意。 不僅是文章如此, 在現在傳世的漢代畫像石刻裡, 伏羲和女媧手裡所托的日月輪可看到, 月輪中畫的就是蟾蜍,

他們那時就是以這個蟾蜍代表嫦娥, 更有甚者, 在某些漢朝的畫像裡, 嫦娥不僅變成蟾蜍, 還被罰做苦工去搗藥。

漢代石刻拓畫中的嫦娥成蟾蜍

直到六朝以後, 嫦娥的“地位”才逐漸提升, 漸漸的有了改觀。 劉宋時期謝莊在《月賦》中寫到:“引玄兔於帝台, 集素娥於後庭”。嫦娥這才改變了形像,進入到玉皇天帝的後庭中去。

時光到了唐代,李白、杜甫、李商隱等偉大詩人對嫦娥給予了深厚的同情。他們拋棄以前對嫦娥被貶低的形像,將她詩歌化的讚頌為靚麗仙子,同時把嫦娥被貶為苦工搗藥一職改為月宮裡的白兔代替,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中可為證:“白兔搗藥秋複春,姬娥孤棲與誰鄰?”於是白兔成了搗藥者。而杜甫和李商隱等大詩人對嫦娥一個人在月宮過著孤寂冷清的生活更是給予了同情。從他們詠嫦娥的詩中就不難發現。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

到宋、元、明的時候,嫦娥奔月的故事深入民間,她的形像也得到空前的改變與昇華。其中《三宇帖》記載道:後羿在嫦娥奔月後因晝夜思念嫦娥成疾,當年的正月十五前夜,來了一個號稱是嫦娥仙子的使者童子,告訴後羿雖然嫦娥也知道他相思成病,但是按照天規條例她是不能出廣寒宮的。如果他想見她,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面米粉做成圓圓的如月亮般,放在房屋的西北方,呼喚嫦娥的名字,這樣嫦娥才可以下來與之相會。後羿聞後欣喜若狂然後一切照仙童所說,果然將嫦娥從月宮中喚來,他們夫妻倆仍然恩愛如初。

明大畫家唐伯虎的嫦娥執桂圖局部

因此,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更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密不可分。

很顯然,這是民間對嫦娥的喜愛和美好願望,便給了這個動人的美麗神話傳說一個美滿的結局!這以後,嫦娥奔月的故事都沿襲了宋代描繪的這個情節內容,把嫦娥視為像月亮一樣溫柔、善良、聰慧的美人仙子,同樣“月裡嫦娥”也成了形容美女的褒義之詞。

嫦娥仙子手繪畫

“嫦娥奔月”這個上古時代的經典神話故事,大家沒想到,會有如此淵源曲折的演繹吧?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的一首千古傳誦佳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讓人們“舉頭望明月”之時,想到了月宮裡面的仙子嫦娥和她的小白兔...她們,都還好嗎?

古裝扮嫦娥仙子與小白兔

集素娥於後庭”。嫦娥這才改變了形像,進入到玉皇天帝的後庭中去。

時光到了唐代,李白、杜甫、李商隱等偉大詩人對嫦娥給予了深厚的同情。他們拋棄以前對嫦娥被貶低的形像,將她詩歌化的讚頌為靚麗仙子,同時把嫦娥被貶為苦工搗藥一職改為月宮裡的白兔代替,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中可為證:“白兔搗藥秋複春,姬娥孤棲與誰鄰?”於是白兔成了搗藥者。而杜甫和李商隱等大詩人對嫦娥一個人在月宮過著孤寂冷清的生活更是給予了同情。從他們詠嫦娥的詩中就不難發現。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

到宋、元、明的時候,嫦娥奔月的故事深入民間,她的形像也得到空前的改變與昇華。其中《三宇帖》記載道:後羿在嫦娥奔月後因晝夜思念嫦娥成疾,當年的正月十五前夜,來了一個號稱是嫦娥仙子的使者童子,告訴後羿雖然嫦娥也知道他相思成病,但是按照天規條例她是不能出廣寒宮的。如果他想見她,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面米粉做成圓圓的如月亮般,放在房屋的西北方,呼喚嫦娥的名字,這樣嫦娥才可以下來與之相會。後羿聞後欣喜若狂然後一切照仙童所說,果然將嫦娥從月宮中喚來,他們夫妻倆仍然恩愛如初。

明大畫家唐伯虎的嫦娥執桂圖局部

因此,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更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密不可分。

很顯然,這是民間對嫦娥的喜愛和美好願望,便給了這個動人的美麗神話傳說一個美滿的結局!這以後,嫦娥奔月的故事都沿襲了宋代描繪的這個情節內容,把嫦娥視為像月亮一樣溫柔、善良、聰慧的美人仙子,同樣“月裡嫦娥”也成了形容美女的褒義之詞。

嫦娥仙子手繪畫

“嫦娥奔月”這個上古時代的經典神話故事,大家沒想到,會有如此淵源曲折的演繹吧?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的一首千古傳誦佳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讓人們“舉頭望明月”之時,想到了月宮裡面的仙子嫦娥和她的小白兔...她們,都還好嗎?

古裝扮嫦娥仙子與小白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