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寶玉不一般的通靈玉和寶釵令人生疑的金鎖

(作者:至真齋主)

通靈玉的前身是女媧補天時被遺棄在青埂峰下的補天石, “因見眾石俱得補天, 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 遂自怨自歎,

日夜悲號慚愧。 ”後來聽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談起紅塵中榮華富貴, 這塊粗蠢的頑石便也想到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 茫茫大士便“念咒書符, 大展幻術, 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 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 ”茫茫大士對自己的幻術十分得意, 把通靈玉托在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沒有實在的好處, 須得再鐫上數字, 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 ”如果通靈玉不鐫上數字, 我們也就不會產生更多的聯想, 它不過是一塊美玉而已, 跟別的玉石沒啥區別。

後來甄士隱伏幾少憩, 在夢幻中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二位要讓通靈玉隨神瑛侍者一起下世造曆。 甄士隱想一睹通靈玉真容,

茫茫大士說他跟這塊通靈玉倒是有一面之緣, 就取出來遞給他。 甄士隱只看了正面鐫著“通靈寶玉”四字, 正想看後面鐫刻的小字時, 茫茫大士便一把奪過去了。 由此看來, 這塊神秘的通靈玉也不是人人都能大飽眼福地隨便看啊。

黛玉進賈府, 寶玉問黛玉有沒有玉。 黛玉說:“我沒有那個。 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 豈能人人有的。 ”寶玉一聽, 登時發作起癡狂病來, 摘下那玉, 就狠命摔去, 罵道:“什麼罕物, 連人之高低不擇, 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 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 要打罵人容易, 何苦摔那命根子!”批書人看了賈母說通靈玉是“命根子”, 提醒讀者道:“一字一千斤重!”可見這個通靈玉很不一般,

事關賈家的命運。 寶玉當然不理解通靈玉對他和全家意味著什麼, 滿面淚痕泣道:“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 單我有, 我說沒趣, 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 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

說通靈玉是個好東西是因為這是一件稀罕物, 不是人人想有就有的, 也不是人人想看就看的, 那得有那個身份地位和緣分。 說通靈玉不是個好東西為何?到了第8回作者就會告訴我們的。

黛玉因寶玉摔玉, 夜裡哭泣起來。 這是黛玉隨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下世, 開始還淚之旅的第一次哭泣。 黛玉的前世是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草, 受神瑛侍者甘露灌溉, 得以脫卻草胎木質換得人形成為美麗的絳珠仙子。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沒有甘露回報那只有淚堪還了。 這就是寶玉和黛玉前世“木石前盟”的緣起。 寶玉心中愛黛玉勝過所有人。 然而, 寶玉的濫情博愛也常常讓黛玉傷心哭泣, 這是黛玉眼淚的主要內涵, 她不是隨隨便便就哭泣的。 黛玉專情於寶玉, 因此就難免“孤高自許, 目無下塵”, 這也是黛玉常常被人詬病的原因。

如果只有“木石前盟”, 不管寶玉如何濫情博愛, 如何愚頑不孝也無所謂。 也不管黛玉有沒有玉或者其他信物與通靈玉相配, 寶玉跟黛玉也是幸福美滿的。 然而, 世間的事往往節外生枝, 出乎寶玉、黛玉、賈家以及我們所有人的預料。 黛玉剛進賈府不久, 我們可愛的寶姐姐就緊隨其後款款地來了。 在“木石前盟”之外又生出個“金玉緣”,

種種的煩惱乃至苦難就由此而起了。

寶釵因為要入宮待選才人、贊善之職, 薛家還有別的事情要入都打理, 寶釵就跟母親、哥哥來到上國京城的賈家。 賈家對親戚的到來當然很熱情, 特意把東北角梨香院十來間空房打掃乾淨, 供薛家居住。 薛家這一住下來就不捨得走了, 不管賈家用何種方式暗示薛家離開, 薛家都充耳不聞很坦然地住著。

作者只交代一句寶釵入都待選就不提這茬兒了, 搞得紅迷們猜來猜去、爭來爭去。 其實我倒是覺得作者寫寶釵入都待選是虛晃一槍, 未必是真的要待選才人、贊善之職, 因為這樣就低估了寶姐姐的遠大志向。 對懷有“好風憑藉力, 送我上青雲。 ”鯤鵬之志的寶姐姐來說, 才人、贊善之職簡直太低了。 再有,作者沒法兒再寫寶釵是如何參選的事情,因為在古代,皇帝選妃和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是很嚴格的。從後來的情節看,寶釵即便真的入宮參選也肯定是落選了,落選就必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如果作者詳細寫來就有損於寶釵給人的美好形象。所以,狡猾的作者就乾脆不交代這個事情了,讓讀者朦朦朧朧地沉浸在對寶釵美好的遐想之中。

我還有一種獨創的觀點,認為作者說寶釵入宮待選其實不是入皇宮待選,而是暗指入賈家待選。賈家就是暗喻皇家。賈寶玉銜玉而生具有特殊的象徵性。關於賈家暗喻皇家在書中有很多情節暗自透出,比如皇家建築、皇家園林、皇家禮法、皇家規矩、皇家氣派,同時又不能寫得過於直白顯露。蒙府本第54回有一首回前詩透露了賈家是影射皇家:“積德於今到子孫,都中旺族首吾門。可憐立業英雄輩,遺脈誰知祖父恩。”除了皇家誰敢說“都中旺族首吾門”?

到了第8回,我們得以全面仔細欣賞通靈玉。寶釵小恙,寶玉來看她。寶釵早就聽說寶玉有一塊落草時銜下來的通靈美玉,正想一睹真容,就笑著說道:“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鑒,我今兒倒要瞧瞧。”說著便挪近前來。俺們的寶姐姐可是“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此時見到寶玉的通靈玉立馬就按耐不住了,可見這塊通靈玉的魅力有多大。寶釵把通靈玉托於掌上,只見它“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寫到這裡,作者插上一首後人對通靈玉的嘲諷詩:

女媧煉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

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

堪歎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無非公子與紅妝。

請大家注意,在“好知運敗金無彩”處,甲戌本有側批:“又夾入寶釵,不是虛圖對得工。二語雖粗,本是真情,然此等詩只宜如此,為天下兒女一哭。”由此可知,詩裡的“金”指寶釵,同時也透露了將來寶釵的命運也是悲慘的。在“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處,甲戌本有側批:“批得好。末二句似與題不切,然正是極貼切語。”這是什麼特殊時代會有“白骨如山忘姓氏”的慘景?一個家族命運再慘也不至如此,何況還只是抄家,不是滿門抄斬。即便是滿門抄斬也都要逐個驗明正身,哪會白骨如山忘姓氏?這只能是指大規模戰爭或屠城後的場面。這也是在讖語本書80回後的結局,不是隨便塗抹之筆。那麼這是指哪個時代呢?結合書中多人生於“末世”,這個末世只能是寫一個朝代的末世,而且只能是指明朝末世。胡適派紅學家們把本書的時代背景定在清中期,且說是曹家事,這是完全錯誤的。

俺們的寶姐姐把這塊通靈玉看得可仔細了。看了一遍又重新翻過正面來細看,口內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塊玉千萬別丟了,如果丟了小命就沒了。在此處,甲戌本有眉批:“《石頭記》立誓一筆不寫一家文字。”什麼意思?這就是一筆兩意的意思,由通靈玉的特殊性、重要性,上面鐫刻的文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以及嘲諷詩中的詩句“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讓讀者聯想到國之重器,皇權的象徵“傳國玉璽”。批書人也在此處提醒道:“餘亦想見其物矣。前回中總用草蛇灰線寫法,至此方細細寫出,正是大關節處。”傳國玉璽正面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通靈玉豈不是在影射傳國玉璽和皇權嗎!古往今來為了爭奪江山統治權,正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是作者特殊的寫作手法,書中大量採用特定指向的影射、象徵的手法,賦予人物、事物以特殊的含義。此時,青埂峰下那塊被女媧遺棄的補天石,經過茫茫大士幻化後華麗轉身,擁有了玉璽和皇權的象徵。賈寶玉口銜這塊玉而生,那麼他的身份就是皇權繼承人的角色,而且是與生俱來的。“山中高士”寶姐姐竭力追求寶玉是大有原因的。

寶釵把“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呆作什麼?”在這裡甲戌本有批語:“閱者試思此一句話是何意思?”補拙齋先生一語道破玄機:“不作什麼,等著說你心上的話。”通靈玉讓沒見過世面的金鶯看呆了,一時忘了臺詞,經過主子寶釵一提醒,她立馬回過神兒來,心領神會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看到金鶯這段話,至真齋主也模仿她的話說:“我看了通靈玉上的兩句話倒像和玉璽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現在看了寶姐姐項圈上的兩句話也像和通靈玉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這時批書人說道:“又引出一個金項圈來,鶯兒口中說出方妙。”是啊,如果從寶釵口中說出來就顯得直白和急不可耐了。金鶯的話吸引了寶玉,寶玉聽了,忙笑道:“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鑒賞鑒賞!”寶釵道:“你別聽他的話,沒有什麼字。”寶玉笑央:“好姐姐,你怎麼瞧我的了呢。”寶釵被纏不過,因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麼趣兒。”寶姐姐採取了欲擒故縱之法,故意假裝扭捏再三推辭,實際上巴不得立馬掏出金鎖來讓寶玉看。在情急之中,一貫沉穩含蓄的寶姐姐也說了實話,如果金鎖上沒鏨著跟寶玉的通靈玉上正好配對的八個字,不喜歡塗脂抹粉披金戴銀的寶姐姐戴著這個沉甸甸的勞什子有啥意思?黛玉曾無情地譏諷過寶釵:“她在別的上頭心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他才是留心呢!”黛玉還當面對寶玉說:“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

這時候一向矜持的寶姐姐也顧不得許多了,當著寶玉的面,一面說,一面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掏將出來。讀到這裡,至今很多紅迷疑惑寶釵戴的金鎖是掛在項圈上還是瓔珞上?後來的情節稱呼寶釵的項圈是否指金鎖?在這裡,甲戌本抄手解釋了這個問題:“瓔珞者頸飾也,想近俗即呼為項圈者是矣。”寶玉忙托了鎖看時,果然一面有四個篆字,兩面八字,共成兩句吉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又念自己的兩遍,因笑問:“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這時候批書人也調侃道:“明明是一對兒”,“余亦謂是一對,不知干支中四柱八字可與卿亦對否?”這等於是提醒讀者,寶釵有主動求婚、私定終身的意思。作者這段文字真是“花看平開,酒飲微醉。”金鶯還在興致盎然地表演,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待她說完,便嗔她不去倒茶。這回寶姐姐是真的讓金鶯去倒茶,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恐言多語失。這段情節完全是寶釵金鶯主僕二人早就演練好的一場戲,目的很明確就是勾引寶玉。

寶釵明明知道寶玉跟黛玉青梅竹馬,還有“木石前盟”,賈府闔家上下也都認可寶黛的婚姻,可是寶釵全然不顧這些,依然追求寶玉。薛姨媽也四處散佈“金玉緣”說辭。在第28回作者寫道:“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送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這娘倆配合的相當默契,只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金鎖的來歷上娘倆說法不一,漏了破綻。薛姨媽說金鎖是和尚給的,而寶釵和金鶯卻說和尚只送了八個字讓鏨在金器上。總之,薛家娘倆說話相互矛盾,這件金鎖的來歷就難免讓人生疑。到底寶釵的金鎖是不是和尚送的?我看也不必探究了,癩頭和尚只管度脫人離開紅塵的煩惱,是不會幹說媒拉纖這種事的,那都是薛家人編造的謊話而已。薛家只有薛大傻子說實話,在第34回,薛蟠說:“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鬧,我早知道你的心了。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搞得寶釵很尷尬狼狽,大哭一場。

寶釵有事沒事的就往寶玉的房間轉悠。黛玉之副晴雯就曾沒好氣地抱怨:“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而寶釵之副襲人不但張開雙臂熱烈歡迎寶釵,還給寶釵提供跟寶玉獨處的機會。第36回,寶玉正睡午覺,襲人在旁邊給寶玉繡鴛鴦兜肚,寶釵顛顛地來了。襲人假裝脖子疼出去走走,給寶釵騰地方。寶釵就順勢坐在了呼呼酣睡的寶玉身邊,幫著襲人繡鴛鴦兜肚。這時候,寶玉在夢中大叫:“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前盟。”寶釵聽了就一怔。這時候寶釵應該知道寶玉心裡是咋想的了,可是寶釵就是對寶玉“不離不棄”。寶釵的行為就是典型的第三者插足,目的就是要嫁給寶玉,成就“金玉緣”,最終達到霸佔賈家財產的目的。這也是薛家在賈家賴著不走的真正原因。

薛家想成就“金玉緣”,就打造個金鎖謊稱是和尚給的,可以說“金玉緣”就是薛家一手製造的謊言。不僅如此,金鎖也不是純金的,而是鎏金的。列位看官一定以為我在故意黑薛家,不是的,我有文本為證。在第35回,薛大傻子前回氣哭了寶釵,這回要討好她,不經意間又說了大實話:“妹妹的項圈我瞧瞧,只怕該炸一炸去了。”這個“炸一炸”就讓寶釵的金鎖露餡了,原來不是純金的,而是鎏金。關於這個問題我特意讓朋友“老刀”請教了專業人士,專家說,純金的成色是很穩定的,不會變色,只有鎏金和75%以下含金量的飾品才會褪色。而“炸”是針對鎏金飾品說的,鎏金飾品時間長了表面的鍍金會脫落,就要重新“炸一炸”。有的研究者認為寶釵的金鎖是純金的,時間長了顏色變淡,要做出新處理,並且引用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著作《天工開物》來論證:“其金成器物,呈分淺淡者,以黃礬塗染,炭木炸炙,即成赤寶色,然風塵逐漸淡去,見火即還原。”其實,《天工開物》說的是75%以下含金量的飾品出新方法,而且這種方法也不叫“炸”,而是用火焰焙烤。

那麼寶釵的金鎖是什麼材質鎏金?是銀的?銅的?都不是,而是鐵的。有第四回護官符薛家詩句為證:“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薛家是皇商那麼富有,怎麼會用鐵來打造金鎖呢?這就涉及到作者設計薛家、寶釵和金鎖的特別用意了。關於這個問題的更深層解讀,我以後再講。

————————————

校對:王華東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再有,作者沒法兒再寫寶釵是如何參選的事情,因為在古代,皇帝選妃和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是很嚴格的。從後來的情節看,寶釵即便真的入宮參選也肯定是落選了,落選就必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如果作者詳細寫來就有損於寶釵給人的美好形象。所以,狡猾的作者就乾脆不交代這個事情了,讓讀者朦朦朧朧地沉浸在對寶釵美好的遐想之中。

我還有一種獨創的觀點,認為作者說寶釵入宮待選其實不是入皇宮待選,而是暗指入賈家待選。賈家就是暗喻皇家。賈寶玉銜玉而生具有特殊的象徵性。關於賈家暗喻皇家在書中有很多情節暗自透出,比如皇家建築、皇家園林、皇家禮法、皇家規矩、皇家氣派,同時又不能寫得過於直白顯露。蒙府本第54回有一首回前詩透露了賈家是影射皇家:“積德於今到子孫,都中旺族首吾門。可憐立業英雄輩,遺脈誰知祖父恩。”除了皇家誰敢說“都中旺族首吾門”?

到了第8回,我們得以全面仔細欣賞通靈玉。寶釵小恙,寶玉來看她。寶釵早就聽說寶玉有一塊落草時銜下來的通靈美玉,正想一睹真容,就笑著說道:“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鑒,我今兒倒要瞧瞧。”說著便挪近前來。俺們的寶姐姐可是“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此時見到寶玉的通靈玉立馬就按耐不住了,可見這塊通靈玉的魅力有多大。寶釵把通靈玉托於掌上,只見它“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寫到這裡,作者插上一首後人對通靈玉的嘲諷詩:

女媧煉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

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

堪歎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無非公子與紅妝。

請大家注意,在“好知運敗金無彩”處,甲戌本有側批:“又夾入寶釵,不是虛圖對得工。二語雖粗,本是真情,然此等詩只宜如此,為天下兒女一哭。”由此可知,詩裡的“金”指寶釵,同時也透露了將來寶釵的命運也是悲慘的。在“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處,甲戌本有側批:“批得好。末二句似與題不切,然正是極貼切語。”這是什麼特殊時代會有“白骨如山忘姓氏”的慘景?一個家族命運再慘也不至如此,何況還只是抄家,不是滿門抄斬。即便是滿門抄斬也都要逐個驗明正身,哪會白骨如山忘姓氏?這只能是指大規模戰爭或屠城後的場面。這也是在讖語本書80回後的結局,不是隨便塗抹之筆。那麼這是指哪個時代呢?結合書中多人生於“末世”,這個末世只能是寫一個朝代的末世,而且只能是指明朝末世。胡適派紅學家們把本書的時代背景定在清中期,且說是曹家事,這是完全錯誤的。

俺們的寶姐姐把這塊通靈玉看得可仔細了。看了一遍又重新翻過正面來細看,口內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塊玉千萬別丟了,如果丟了小命就沒了。在此處,甲戌本有眉批:“《石頭記》立誓一筆不寫一家文字。”什麼意思?這就是一筆兩意的意思,由通靈玉的特殊性、重要性,上面鐫刻的文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以及嘲諷詩中的詩句“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讓讀者聯想到國之重器,皇權的象徵“傳國玉璽”。批書人也在此處提醒道:“餘亦想見其物矣。前回中總用草蛇灰線寫法,至此方細細寫出,正是大關節處。”傳國玉璽正面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通靈玉豈不是在影射傳國玉璽和皇權嗎!古往今來為了爭奪江山統治權,正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是作者特殊的寫作手法,書中大量採用特定指向的影射、象徵的手法,賦予人物、事物以特殊的含義。此時,青埂峰下那塊被女媧遺棄的補天石,經過茫茫大士幻化後華麗轉身,擁有了玉璽和皇權的象徵。賈寶玉口銜這塊玉而生,那麼他的身份就是皇權繼承人的角色,而且是與生俱來的。“山中高士”寶姐姐竭力追求寶玉是大有原因的。

寶釵把“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呆作什麼?”在這裡甲戌本有批語:“閱者試思此一句話是何意思?”補拙齋先生一語道破玄機:“不作什麼,等著說你心上的話。”通靈玉讓沒見過世面的金鶯看呆了,一時忘了臺詞,經過主子寶釵一提醒,她立馬回過神兒來,心領神會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看到金鶯這段話,至真齋主也模仿她的話說:“我看了通靈玉上的兩句話倒像和玉璽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現在看了寶姐姐項圈上的兩句話也像和通靈玉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這時批書人說道:“又引出一個金項圈來,鶯兒口中說出方妙。”是啊,如果從寶釵口中說出來就顯得直白和急不可耐了。金鶯的話吸引了寶玉,寶玉聽了,忙笑道:“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鑒賞鑒賞!”寶釵道:“你別聽他的話,沒有什麼字。”寶玉笑央:“好姐姐,你怎麼瞧我的了呢。”寶釵被纏不過,因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麼趣兒。”寶姐姐採取了欲擒故縱之法,故意假裝扭捏再三推辭,實際上巴不得立馬掏出金鎖來讓寶玉看。在情急之中,一貫沉穩含蓄的寶姐姐也說了實話,如果金鎖上沒鏨著跟寶玉的通靈玉上正好配對的八個字,不喜歡塗脂抹粉披金戴銀的寶姐姐戴著這個沉甸甸的勞什子有啥意思?黛玉曾無情地譏諷過寶釵:“她在別的上頭心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他才是留心呢!”黛玉還當面對寶玉說:“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

這時候一向矜持的寶姐姐也顧不得許多了,當著寶玉的面,一面說,一面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掏將出來。讀到這裡,至今很多紅迷疑惑寶釵戴的金鎖是掛在項圈上還是瓔珞上?後來的情節稱呼寶釵的項圈是否指金鎖?在這裡,甲戌本抄手解釋了這個問題:“瓔珞者頸飾也,想近俗即呼為項圈者是矣。”寶玉忙托了鎖看時,果然一面有四個篆字,兩面八字,共成兩句吉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又念自己的兩遍,因笑問:“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這時候批書人也調侃道:“明明是一對兒”,“余亦謂是一對,不知干支中四柱八字可與卿亦對否?”這等於是提醒讀者,寶釵有主動求婚、私定終身的意思。作者這段文字真是“花看平開,酒飲微醉。”金鶯還在興致盎然地表演,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待她說完,便嗔她不去倒茶。這回寶姐姐是真的讓金鶯去倒茶,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恐言多語失。這段情節完全是寶釵金鶯主僕二人早就演練好的一場戲,目的很明確就是勾引寶玉。

寶釵明明知道寶玉跟黛玉青梅竹馬,還有“木石前盟”,賈府闔家上下也都認可寶黛的婚姻,可是寶釵全然不顧這些,依然追求寶玉。薛姨媽也四處散佈“金玉緣”說辭。在第28回作者寫道:“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送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這娘倆配合的相當默契,只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金鎖的來歷上娘倆說法不一,漏了破綻。薛姨媽說金鎖是和尚給的,而寶釵和金鶯卻說和尚只送了八個字讓鏨在金器上。總之,薛家娘倆說話相互矛盾,這件金鎖的來歷就難免讓人生疑。到底寶釵的金鎖是不是和尚送的?我看也不必探究了,癩頭和尚只管度脫人離開紅塵的煩惱,是不會幹說媒拉纖這種事的,那都是薛家人編造的謊話而已。薛家只有薛大傻子說實話,在第34回,薛蟠說:“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鬧,我早知道你的心了。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搞得寶釵很尷尬狼狽,大哭一場。

寶釵有事沒事的就往寶玉的房間轉悠。黛玉之副晴雯就曾沒好氣地抱怨:“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而寶釵之副襲人不但張開雙臂熱烈歡迎寶釵,還給寶釵提供跟寶玉獨處的機會。第36回,寶玉正睡午覺,襲人在旁邊給寶玉繡鴛鴦兜肚,寶釵顛顛地來了。襲人假裝脖子疼出去走走,給寶釵騰地方。寶釵就順勢坐在了呼呼酣睡的寶玉身邊,幫著襲人繡鴛鴦兜肚。這時候,寶玉在夢中大叫:“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前盟。”寶釵聽了就一怔。這時候寶釵應該知道寶玉心裡是咋想的了,可是寶釵就是對寶玉“不離不棄”。寶釵的行為就是典型的第三者插足,目的就是要嫁給寶玉,成就“金玉緣”,最終達到霸佔賈家財產的目的。這也是薛家在賈家賴著不走的真正原因。

薛家想成就“金玉緣”,就打造個金鎖謊稱是和尚給的,可以說“金玉緣”就是薛家一手製造的謊言。不僅如此,金鎖也不是純金的,而是鎏金的。列位看官一定以為我在故意黑薛家,不是的,我有文本為證。在第35回,薛大傻子前回氣哭了寶釵,這回要討好她,不經意間又說了大實話:“妹妹的項圈我瞧瞧,只怕該炸一炸去了。”這個“炸一炸”就讓寶釵的金鎖露餡了,原來不是純金的,而是鎏金。關於這個問題我特意讓朋友“老刀”請教了專業人士,專家說,純金的成色是很穩定的,不會變色,只有鎏金和75%以下含金量的飾品才會褪色。而“炸”是針對鎏金飾品說的,鎏金飾品時間長了表面的鍍金會脫落,就要重新“炸一炸”。有的研究者認為寶釵的金鎖是純金的,時間長了顏色變淡,要做出新處理,並且引用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著作《天工開物》來論證:“其金成器物,呈分淺淡者,以黃礬塗染,炭木炸炙,即成赤寶色,然風塵逐漸淡去,見火即還原。”其實,《天工開物》說的是75%以下含金量的飾品出新方法,而且這種方法也不叫“炸”,而是用火焰焙烤。

那麼寶釵的金鎖是什麼材質鎏金?是銀的?銅的?都不是,而是鐵的。有第四回護官符薛家詩句為證:“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薛家是皇商那麼富有,怎麼會用鐵來打造金鎖呢?這就涉及到作者設計薛家、寶釵和金鎖的特別用意了。關於這個問題的更深層解讀,我以後再講。

————————————

校對:王華東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