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宋朋友圈,晏殊推薦范仲淹,范仲淹賞識歐陽修,歐陽修推薦蘇軾

北宋, 是文人們的天堂, 名臣英傑輩出, 好多的名臣文化名人都是互為伯樂, 彼此惺惺相惜一起為繁榮大宋的文化作出傑出的貢獻。

太平宰相, 著名詞人晏殊, 神童出身, 14歲時和上千進士一起參加考試, 又面試詩賦、策論等, 晏殊皆答得出色, 宋真宗極為欣賞, 賜進士出身。

30歲時就官至翰林學士。 33歲時, 因為反對張耆任參政知事, 惹惱了皇太后, 被貶後改知應天府。

那時恰逢, 范仲淹因為母親去世, 在應天府為母丁憂守孝, 二人相識, 晏殊很欣賞范仲淹, 特別是他在母親丁憂期間, 還上書朝廷, 陳述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

晏殊雖為貶逐之臣, 卻是著名的詞人, 前樞密副使, 同為文人, 他們惺惺相惜, 建立了友誼。

後來, 皇太后後悔貶走晏殊, 把他詔回京城任禦史中丞。 政事堂會議時, 晏殊推薦了范仲淹, 在晏殊出任禦史中丞的第三個月, 39歲的范仲淹被朝廷任秘閣校理。

當時范仲淹孝期已滿, 變賣了家中一切做為路費, 帶著老婆和兩個年幼的兒子進京赴任, 開始了他為民為天下蒼生操勞的一生。

後皇太后, 劉娥去世, 宋仁宗執政, 有一年天下鬧災荒, 而朝堂上很多大臣卻忙著在皇太后去世後和劉家的人搞清算,

對災情棄之不理, 政局一片混亂。

范仲淹收到了歐陽修寫的著名的《上范司諫書》。 長過十多頁的信裡, 歐陽修精闢獨到的見解和議論把一個諫官的責任尊嚴和卑微都一一闡述。

歐陽修仕途幾經波折, 後和富弼韓琦等都成為范仲淹“慶曆新政”的革新派。

他一生幾次被貶都與范仲淹被貶有關。 著名的《醉翁亭記》就是因為慶曆新政失敗, 他上書辯解, 被貶為滁州任太守時寫的, 千古流傳。

著名的三蘇, 蘇軾、蘇轍跟隨父親蘇洵至雅州太守雷簡夫處, 蘇洵和雷簡夫是鐵哥們, 雷簡夫分別寫信向時任宰相韓琦、張方平等權臣推薦他們, 而且還向歐陽修等文壇泰斗推薦。

蘇軾兄弟跟隨父親出蜀, 準備進京參加秋試, 順路前去拜訪了西川節度使張安道。 張安道又寫信給歐陽修寫推薦書。

進京後, 蘇軾憑著這一篇著名的政論文《刑賞忠厚之至論》在諸考生出脫穎而出。

當時主考官是歐陽修, 閱卷老師是著名詩人梅聖俞, 當時梅老師很欣賞這篇文章, 把它拿給歐陽修看。

歐陽修說梅聖俞此文當評第一, 但想了想又問:天下能作此文者有幾人也。

梅聖俞也驚怔, 歐陽修門生曾鞏也才華出眾, 試卷雖是密封謄寫卷, 但他們兩個人當即斷定此文為曾鞏所寫。

主考官的門生怎能得第一?為避嫌, 他們決定將此文從第一降為第二。 後放榜後歐陽修發現此文作者不是曾鞏而是蘇軾,大加讚賞說蘇軾真是人才以後一定大有出息。

複試時,蘇軾得第一。

蘇軾兄弟很幸運,千里馬遇伯樂,成就一段文壇佳話。

他們才21歲就順利步入仕途,還成為歐陽修的門生。

後蘇軾專門寫了《謝歐陽內翰書》特此謝過歐陽修的知遇之恩。

在歐陽修的引領導下,蘇軾先後拜見了時任宰相文彥博、富弼、樞密副使韓琦等高官,一時間名滿京城。

很有意思,“唐宋八大家”裡,蘇軾兄弟和曾鞏為同科進士,皆為歐陽修的門生,富弼是晏殊的女婿。

沒有廣告朋友圈的時代這就是朋友圈的力量。

永豐歐陽修叢書:歐陽修文評注(套裝上下冊) ¥27 購買

後放榜後歐陽修發現此文作者不是曾鞏而是蘇軾,大加讚賞說蘇軾真是人才以後一定大有出息。

複試時,蘇軾得第一。

蘇軾兄弟很幸運,千里馬遇伯樂,成就一段文壇佳話。

他們才21歲就順利步入仕途,還成為歐陽修的門生。

後蘇軾專門寫了《謝歐陽內翰書》特此謝過歐陽修的知遇之恩。

在歐陽修的引領導下,蘇軾先後拜見了時任宰相文彥博、富弼、樞密副使韓琦等高官,一時間名滿京城。

很有意思,“唐宋八大家”裡,蘇軾兄弟和曾鞏為同科進士,皆為歐陽修的門生,富弼是晏殊的女婿。

沒有廣告朋友圈的時代這就是朋友圈的力量。

永豐歐陽修叢書:歐陽修文評注(套裝上下冊) ¥27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