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英國勞埃德銀行回歸“自由身”

英國政府日前確認在注資救助勞埃德銀行8年之後,已將所持有的該銀行股份全部出售完畢。 英國政府的退出,意味著這家英國大型銀行重新回歸私有化。 雖然目前英國政府仍持有另一家英國主要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大部分股份,但從英國主要銀行近年的壓力測試結果來看,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在英國的後遺症正在逐漸減退。 不過,由於英國面臨“脫歐”,英國央行進一步提高了壓力測試要求,以規避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

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英國政府向勞埃德銀行注資203億英鎊(約合263億美元),獲得該銀行43%的股份。

在過去五年中,英國政府陸續出售該銀行股份,直至日前完全脫手。 勞埃德銀行表示,英國政府通過出售股份獲得212億英鎊(約合275億美元)。 英國政府也向公眾表示,救助勞埃德銀行的資金已經全部收回。 不過,也有批評人士認為,這一大筆資金損失的利息並沒有被計入救助成本。

勞埃德銀行的“復原”並非沒有經歷陣痛。 為了儘快恢復盈利,該銀行削減了大約5.7萬個工作崗位。 由於競爭規則,歐盟監管當局還迫使勞埃德銀行出售600家分行,並撥備170億英鎊用於貸款保障保險(PPI)不當銷售的索賠。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另一家大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仍有約72%的股份被政府持有。 該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共獲得英國政府450億英鎊(約合590億美元)的救助援助,但自那時以來該銀行連續9年虧損,累計虧損預計超過500億英鎊(約合623億美元)。

該銀行首席執行官羅斯·麥克尤恩今年2月表示,該銀行預計將在2018年盈利。 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則於4月中旬表示,英國政府有可能在虧損的情況下仍售出所持有的蘇格蘭皇家銀行股份。

為了防範金融危機重演,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連續幾年推行金融系統壓力測試,對包括滙豐銀行、渣打銀行、巴克萊銀行、勞埃德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桑坦德銀行在內的七大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主要銀行的測試通過情況良好。 不過,今年3月份英國央行推出更為嚴格的金融系統壓力測試要求,新的審查將側重於銀行採用的承保標準和風險模型,特別關注消費者信用這一銀行資產負債表中最大的單一風險。

測試情景包括2017年全年英國經濟下滑4.7%,失業率達9.5%,房價下挫33%,2018年底英鎊兌美元貶值32%,通脹率達到5%等經濟衝擊,以及國際貿易下滑、低利率政策和不斷增強的行業競爭等長期挑戰。 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還表示,英國“脫歐”進程可能衝擊英國的流動性,並可能加大銀行架構的複雜性,目前正在“考慮適宜的緩解方法”。 測試結果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公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