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不要為“三從四德”招魂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丁璿火了。 在江西九江學院的公益講座上, 這位“女德文化研究學者”“女德與禮儀資深專家”講到, “女人衣著暴露易失身”,

“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 等等。 出於與男女平權的現代趨勢之違和, 九江學院第一時間回應——“部分PPT圖片並非在我校使用”, 不過切割不徹底, 聲明反倒印證了校方默許、網傳講座內容至少部分為真的事實。

至於“部分線民發佈的丁璿老師講座內容有斷章取義”, 非有力的辯解說辭。 關於丁璿, 網上可公開查詢的講座內容不少, 主題包括女德乃齊家之要、女人如何旺夫齊家、女性的禮儀與修養等等。 這些講座目標受眾直指女性, 而且內容基本都與女性獨立、解放相違。

女權主義者一定不喜歡丁璿。 為女性解放奔走呼籲多年卻不受主流輿論待見, 反而堂而皇之走進校園, 三從四德, 婦道禮數, 信手拈來。 恍惚間, 讓人有置身舊社會的錯覺。

其實反感之情不獨女權主義者, 圍繞丁璿的輿論風向, 呈整體傾倒之態。 這說明在公共話語層面, 三從四德那一套已經被掃入故紙堆, 至少, 它失去了被公開述說的“正當性”。

不過現實比輿情微妙, 丁璿此次雖受盡責難, 但她歷來都是討喜的座上賓。 九江學院發佈的預告顯示, 丁璿二字, 不僅綁定了婦女聯合基金會傳統文化公益講師、河北省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諸多頭銜, 這些年, 她還受工會、婦聯、院校、企業和民辦等組織的邀請, 義務巡迴演講幾百餘場。 必須承認, 丁璿是市場的產物, 而女德仍然是這個時代的地下顯學。

要駁倒丁璿並不難。 現代社會講權利和自由, 三從四德談依附性, 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所以才會有“旺夫齊家”這等說辭。 丁璿還說, 女子穿著要得體, 不要太暴露。 一句“我怎樣你都不能擾”即可嗤之以鼻。 在理論的鬥爭上, 丁璿這種傳統婦道文化的衛道士, 並沒有多少可以抗爭的空間。 丁璿的武器, 在於現實, 在於現代社會裡的男權制度殘餘。

新一代的年輕人, 聽到三從四德裡“夫死從子”, 多半會覺得匪夷所思。 不過如果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 認同者會增加;如果再擴充到結婚男方買房、嫁個好老公等, 抱理所當然態度者會更多。 這是理論與現實的分野。 一眼望去, 女性仿佛已經擺脫了傳統文化對自身的固化、工具化, 卸下了枷鎖, 開始財務自由之路。 但路漫漫其修遠, 男權仍然壓制著婦女的解放,

經濟結構和社會分工裡, 女性, 作為一個權利的整體, 其獨立性沒有建立。

觀者覺得丁璿荒謬, 但實質上, 她只是順著男權社會殘餘的線索, 往歷史回溯, 去尋找歷史的理論依據與之匹配, 進而形成了與女權主義者截然相反的朝向。 外界的不適感, 與其說丁璿所展現的女德教育之荒謬, 不如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丁璿的存在, 因為她的存在, 意味著女性解放在理論共識和社會實操之間的巨大缺口。 這個缺口, 女權主義者們一直在努力彌合, 但人們似乎早已厭煩了。 而厭煩的另一面是, 享受這種缺口的紅利, 包括女性自身。

更大的諷刺在於, 丁璿把女德教育搬進了大學課堂, 傳統文化的糟粕, 反而冠冕堂皇地走進了一個本該對糟粕最有識別能力的場域。

如果再聯繫此前的大學自律委員會圍毆情侶, 以及大學設置曝光牆曝光情侶親熱的新聞, 多少有點相印成趣的味道。 女德復活, 打了權利解放一個響亮的耳光。 那麼, 招魂者又是誰?答案當然不只有丁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