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林黛玉的原型有可能真是潘金蓮嗎

[高曉松說]林黛玉原型是潘金蓮, 而西門慶是“國民老公”。

近日, 高曉松在解讀《金瓶梅》時, 突然話鋒一轉, 說《紅樓夢》中的女主角林黛玉原型是潘金蓮,

此語一出, 自然炸開了鍋, 因為這似乎顛覆了傳統的觀點, 所以, 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廣大吃瓜群眾, 都為此要議一議, 尤其是有些專家, 如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苗懷明, 也是《金瓶梅》學會理事, 他就不認可高曉松的這種觀點, 認為是牽強附會。

表面看來, 《金瓶梅》在中國一直是禁書, 禁的原因就是“黃”, 而且文字粗糙, 是流臭汗的人看的, 都而《紅樓夢》卻被評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自然高端大氣, 文字優雅, 那是流香汗的人看的。 所以, 《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那自然是下三濫型的人物, 而《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那自然要高尚許多, 尤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男女主角。

然而, 透過現象看本質, 筆者既喜歡看流臭汗者喜歡看的書,

也看得懂流香汗者看的書, 所以, 這兩部文學作品是都能夠看懂的, 但看過之後, 給人的感覺兩部文學作品從本質上其實並無多少分別, 黃的成份似乎沒有誰比誰更遜色, 可以說《紅樓夢》傳承了《金瓶梅》的精髓, 只不過表達得文雅一點而已。 那麼, 兩部小說的女主角潘金蓮和林黛玉, 其中林黛玉的原型是否就是潘金蓮呢?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其實, 無論你反對也好, 認可也罷, 她們之間確實有很多共同點, 從筆者的理解來看, 至少有五個方面:

一是都是美麗的化身。 林黛玉是美女, 潘金蓮同樣是美女, 而且都是美得驚人, 潘金蓮是和尚看了都能被迷倒, 把佛早就丟到了一邊, 七顛八倒, 酥成一塊。 所以, 她們都是美麗的化身, 這一點似乎無可辯駁, 筆者就不拿小說中的文字來來進行對比了, 當然, 她們的美有不同。

二是都是才女。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才女, 相信沒有人否認,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寫下了許多美麗的詩詞, 許多人還能夠背誦幾首(當然是作者借她的名義寫的),

這裡也不需要累舉了。 而潘金蓮, 如果避開《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單看《金瓶梅》中的潘金蓮, 那她也是很有才的, 能歌善舞, 能作詩賦詞, 在《金瓶梅》中潘金蓮給西門慶彈琵琶助興, 那是“輕舒玉筍, 款弄冰弦, 慢慢彈著, 低聲唱道:冠兒不帶懶梳妝, 髻挽青絲雲鬢光, 金釵斜插在烏雲上。 喚梅香, 開籠箱, 穿一套素縞衣裳, 打扮的是西施模樣。 出繡房, 梅香, 你與我卷起簾兒, 燒一炷兒夜香。 可見, 潘金蓮在才能方面那也非一般人所能比。

三是都有無奈的抗爭精神。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追求愛情, 但並不以封建禮數為前提, 我行我素, 並不勸告賈寶玉走仕途, 而且用尖刻的話語揭露醜惡的現實, 用高傲的性格與環境作對, 為了純潔的愛情和為了維護尊嚴不惜付出性命。

而《金瓶梅》中的潘金蓮, 雖是大戶人家的使女, 但面對地主的糾纏, 她是堅決不從, , 寧願嫁給武大郎, 也不嫁給大地主。 所以, 無論是林黛玉還是潘金蓮, 她們都有無奈的抗爭精神, 雖然出發點不同, 但精神一致。

四是出生都相對貧苦。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雖然也是出生官宦之家, 但父母早亡, 寄人籬下, 更何況是寄于四大家族的賈府之下, 所以, 無論從哪方面講, 林黛玉的出生那也是相對貧苦的, 而且生存也是相對孤獨的。 而《金瓶梅》中的潘金蓮, 當然更是出生在典型的低層家庭, 出生于裁縫家, 應該也是父母早亡, 多次被賣, 最後賣到地主家做丫鬟, 所以, 潘金蓮是實打實的貧困。

五是都富於心計, 嫉妒心強。《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很有心計的人,無奈無人幫她,只能鬱悶於心,所有嫉妒只能藏於心中,流於筆端,更因無奈認薛姨媽當乾娘。而《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更是富於心計,能夠一次次逃過死難,死的是別人,而活的是她自己,而且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拿捏得當。所以,潘金蓮的心計遠比林黛玉要成功。

《金瓶梅》中的潘金蓮

那麼,有這麼多的共同點,林黛玉的原型就一定是潘金蓮嗎?答案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因為無論是林黛玉也好,潘金蓮也罷,她們都只不過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非現實中的人物,她們本身有著各自的原型,如林黛玉在現實中的原型一直以來就有許多,許多專家、學者經過研究,有過歸納,主要有湘妃、西施、飛燕、李清照、鶯鶯等,還有李香玉,作者曹雪芹的表妹等等,無論是誰,似乎都有林黛玉的身影,有相似的地方,都能夠找到一個或幾個共同的地方,但無論是誰,都有不相同的地方,甚至還有很大的差別。而潘金蓮在現實的原型似乎沒有定論,但現實中這樣的人似乎很多,就連現在,這樣的人物似乎也不少,在網友的評論中,目前至少有一個公眾人物比肩甚至超過潘金蓮,但無論是誰,都和潘金蓮有著各種分別。所以,無論是林黛玉還是潘金蓮,她們都是抽象性的人物,是集中許多現實中的人物中的某些特徵於一體的人物。

所以,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其原型並不固定,按照魯迅的說法,是“看的多了,湊合起來的”,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往往是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所以,高曉松說潘金蓮是林黛玉的原型,那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潘金蓮是千百年來中國淫蕩的代表人物,但每個人物是複雜的,有醜陋的一面,當然也會有優秀的一面,從林黛玉與潘金蓮具有的幾上共同特徵來看,曹雪芹在創作林黛玉這個人物的過程中,那肯定是費了很多心思的,人物的原型當然既有自己熟識的人物,也可能借鑒了古代某些人物的特點,而這些人物既有現實的,也有虛擬的,目前有不少專家認為《紅樓夢》是《金瓶梅》的傳承作品,沒有《金瓶梅》就不會有《紅樓夢》,既然如此,那林黛玉的原型包含有潘金蓮那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只是包含潘金蓮某些特徵罷了,但並非全部包含。再說,文學作品的解讀,讀者的不同,閱讀深淺的不同,因為文化程度的不一樣、閱歷的不一樣,等等,那對人物的理解自然也會有千差萬別。雖然林黛玉似乎是正面人物,而潘金蓮是反面人物,把潘金蓮說成林黛玉的原型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正面人物也好,反面人物也罷,而人性的特徵卻沒有多少分別,更何況,人物本身是相當複雜的。所以,潘金蓮是否是林黛玉的原型,筆者的觀點是有可能,但絕不局限,而是眾多人物的集合體。

嫉妒心強。《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很有心計的人,無奈無人幫她,只能鬱悶於心,所有嫉妒只能藏於心中,流於筆端,更因無奈認薛姨媽當乾娘。而《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更是富於心計,能夠一次次逃過死難,死的是別人,而活的是她自己,而且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拿捏得當。所以,潘金蓮的心計遠比林黛玉要成功。

《金瓶梅》中的潘金蓮

那麼,有這麼多的共同點,林黛玉的原型就一定是潘金蓮嗎?答案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因為無論是林黛玉也好,潘金蓮也罷,她們都只不過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非現實中的人物,她們本身有著各自的原型,如林黛玉在現實中的原型一直以來就有許多,許多專家、學者經過研究,有過歸納,主要有湘妃、西施、飛燕、李清照、鶯鶯等,還有李香玉,作者曹雪芹的表妹等等,無論是誰,似乎都有林黛玉的身影,有相似的地方,都能夠找到一個或幾個共同的地方,但無論是誰,都有不相同的地方,甚至還有很大的差別。而潘金蓮在現實的原型似乎沒有定論,但現實中這樣的人似乎很多,就連現在,這樣的人物似乎也不少,在網友的評論中,目前至少有一個公眾人物比肩甚至超過潘金蓮,但無論是誰,都和潘金蓮有著各種分別。所以,無論是林黛玉還是潘金蓮,她們都是抽象性的人物,是集中許多現實中的人物中的某些特徵於一體的人物。

所以,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其原型並不固定,按照魯迅的說法,是“看的多了,湊合起來的”,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往往是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所以,高曉松說潘金蓮是林黛玉的原型,那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潘金蓮是千百年來中國淫蕩的代表人物,但每個人物是複雜的,有醜陋的一面,當然也會有優秀的一面,從林黛玉與潘金蓮具有的幾上共同特徵來看,曹雪芹在創作林黛玉這個人物的過程中,那肯定是費了很多心思的,人物的原型當然既有自己熟識的人物,也可能借鑒了古代某些人物的特點,而這些人物既有現實的,也有虛擬的,目前有不少專家認為《紅樓夢》是《金瓶梅》的傳承作品,沒有《金瓶梅》就不會有《紅樓夢》,既然如此,那林黛玉的原型包含有潘金蓮那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只是包含潘金蓮某些特徵罷了,但並非全部包含。再說,文學作品的解讀,讀者的不同,閱讀深淺的不同,因為文化程度的不一樣、閱歷的不一樣,等等,那對人物的理解自然也會有千差萬別。雖然林黛玉似乎是正面人物,而潘金蓮是反面人物,把潘金蓮說成林黛玉的原型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正面人物也好,反面人物也罷,而人性的特徵卻沒有多少分別,更何況,人物本身是相當複雜的。所以,潘金蓮是否是林黛玉的原型,筆者的觀點是有可能,但絕不局限,而是眾多人物的集合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