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當上全職媽媽“不是要過得很平庸,而是要活得更燦爛”

畫畫的女孩 → 設計師 → 全職媽媽

ruby可哥在小鎮長大, 周圍的人對畫畫一竅不通, 沒有誰能藝術之路上給予幫助。 上學時, 她就在課本的空白處畫自己喜歡的事物,

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點色彩。 一學期下來, 課上完了, 課本也變成了一個繪本!

走出學校後, 可哥成了設計師, 和許多人一樣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如了工作,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但因工作和自己的興趣之間有齟齬, 所以要工作功力不強, 漸漸地, 心生倦意。

這時, 寶寶的誕生給她的生活帶來了180°的大轉彎。 辭職後她成了全職媽媽, 營建著溫馨的家庭。 隨著寶寶的成長, 她內心也受到觸動, 世界仿佛也煥然一新。 學生時代的夢想複燃了, 拿起畫筆的她心裡有抑制不住的欣喜。

▲《蕾絲之三》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成功缺少的不是時間, 是堅持

和許多從小接受藝術薰陶的職業畫家比, 可哥就沒那麼幸運了。

她從未經過專業的學習和系統的訓練, 有的只是對繪畫的熱愛和執著。 自學成才的她是一個單純的畫畫人, 堅持著自己的興趣, 勇敢地追夢!

沒有人教, 就自己憑感覺去描摹, 看到好看的就嘗試著畫, 如古代的仕女、古風美女, 她都照著模仿, 惟妙惟肖, 身邊的人看到她的畫後都異口同聲地誇讚她的筆力。

“能夠找到自己的所愛, 並全力以赴的為之付出。 ”可哥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很感激孩子讓她走上了繪畫道路, 她說“有些時候, 才華和靈感需要啟發, 而非培養。 我們都需要一個時機, 來説明我們認清自己。 ”

▲《【藍調】靜如幽蘭》

▲《【藍調】甜蜜與哀愁的陳釀》

畫一個夢幻世界,住進去

順理成章地學習成長,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小孩,又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曾經的愛好,一切都顯得波瀾不驚。可哥沒摸過工筆劃工具,沒學過技法,就在網上、書上一點點學習,鑽研,雖然進步緩慢,卻感覺很幸福。

可哥曾畫過幾年的水彩,只是她覺得水彩不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全表達出來。後來好不容易心一橫,卯上了工筆劃,一拍即合,找到了她一直想要的表達方式。

她的畫筆觸細膩雅致,既繪畫著夢想,也連接內心的自我。可哥說,“繪畫,意味著我能夠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抽身而出,可以進入到另一個有點夢幻的世界中去。”

▲《秋日暖陽》

失敗 = 好心態 + 好技藝

工筆劃和寫意畫是“對稱的”,它是一種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人或景物的國畫技法,要求“巧密而精細”。這倒和女孩縝密的心思不謀而合,慢慢地、緩緩地,一筆一筆勾畫著人物,雖然繁瑣艱辛卻也異常幸福。

拿著小時候夢想的畫筆,可哥決定把自己交給自己,交給畫筆。勾勒、調色、染色,不苟絲毫地認真對待;髮絲、指尖、唇痕等細微處,失敗了無數次,而無數次的失敗,換來的是越來越好的心態和技藝。

看可哥的畫,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她筆下的美人淨潔又明朗又有點哀傷,尤其是那無欲無求的清透眼神,非同樣純澈的內心不能如此貼切地表達。

▲《亂紅飛》

▲《有佳人》之《已惘然》

簡單:真實:乾淨:美麗

初期,可哥移植到紙上的都是自己腦海中人物,虛幻而沒有對照,所以勾畫起來很隨意,自由發揮。後來,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她就挑戰起現實中的人物來。

不過畫現實中的人也有難度。人的表情變幻莫測,要表達到位還需狠下一番功夫。工筆劃裡,立體人物要轉化成平面,平面人物又要有立體感,畫是純粹的美,不要絲毫多餘的綴飾,追求簡單、真實、乾淨、美麗。

駕輕就熟後,生活中的人都成了她筆下的素材,女兒、朋友、明星,又是是她的自拍照。紙上的人雖然只是凝固的一個瞬間、一個表情,卻看似比照片裡甚至現實中的人更傳神,也多了許多情愫,讓人一看就內心柔軟了下來。

▲《蕾絲之四》

▲《我愛藍小鳥》

如癡如醉也不忘初心

都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畫畫雖是藝術活,但也是靈感和經驗日積月累的成果。畫著畫著,也難免會出現筆枯的情況,這時候,可哥就停下來翻閱畫冊,平心靜氣地思考。她知道耐心是一種調色劑,能中和瓶頸期,激發靈感。

▲《相思賦予誰》

雖然可哥對畫已經愛到如癡如醉,但在她心中,畫畫永遠只有孔夫子的地位,排在第一的是家庭。就像寶寶讓她的生活出現轉機一樣,家庭永遠是她追夢路上的堅強後盾。

“畫畫是我熱愛的事,讓我能夠沉下心來,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可哥對興趣的總結,有點至尊寶表白的味道,“如果讓我再重新選擇,當然,我仍然會選擇畫畫這條路。如果能重來的話,我會更早地去拿起畫筆。”

▲ruby可哥

▲《櫻桃和丸子頭》

▲《【藍調】靜如幽蘭》

▲《【藍調】甜蜜與哀愁的陳釀》

畫一個夢幻世界,住進去

順理成章地學習成長,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小孩,又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曾經的愛好,一切都顯得波瀾不驚。可哥沒摸過工筆劃工具,沒學過技法,就在網上、書上一點點學習,鑽研,雖然進步緩慢,卻感覺很幸福。

可哥曾畫過幾年的水彩,只是她覺得水彩不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全表達出來。後來好不容易心一橫,卯上了工筆劃,一拍即合,找到了她一直想要的表達方式。

她的畫筆觸細膩雅致,既繪畫著夢想,也連接內心的自我。可哥說,“繪畫,意味著我能夠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抽身而出,可以進入到另一個有點夢幻的世界中去。”

▲《秋日暖陽》

失敗 = 好心態 + 好技藝

工筆劃和寫意畫是“對稱的”,它是一種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人或景物的國畫技法,要求“巧密而精細”。這倒和女孩縝密的心思不謀而合,慢慢地、緩緩地,一筆一筆勾畫著人物,雖然繁瑣艱辛卻也異常幸福。

拿著小時候夢想的畫筆,可哥決定把自己交給自己,交給畫筆。勾勒、調色、染色,不苟絲毫地認真對待;髮絲、指尖、唇痕等細微處,失敗了無數次,而無數次的失敗,換來的是越來越好的心態和技藝。

看可哥的畫,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她筆下的美人淨潔又明朗又有點哀傷,尤其是那無欲無求的清透眼神,非同樣純澈的內心不能如此貼切地表達。

▲《亂紅飛》

▲《有佳人》之《已惘然》

簡單:真實:乾淨:美麗

初期,可哥移植到紙上的都是自己腦海中人物,虛幻而沒有對照,所以勾畫起來很隨意,自由發揮。後來,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她就挑戰起現實中的人物來。

不過畫現實中的人也有難度。人的表情變幻莫測,要表達到位還需狠下一番功夫。工筆劃裡,立體人物要轉化成平面,平面人物又要有立體感,畫是純粹的美,不要絲毫多餘的綴飾,追求簡單、真實、乾淨、美麗。

駕輕就熟後,生活中的人都成了她筆下的素材,女兒、朋友、明星,又是是她的自拍照。紙上的人雖然只是凝固的一個瞬間、一個表情,卻看似比照片裡甚至現實中的人更傳神,也多了許多情愫,讓人一看就內心柔軟了下來。

▲《蕾絲之四》

▲《我愛藍小鳥》

如癡如醉也不忘初心

都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畫畫雖是藝術活,但也是靈感和經驗日積月累的成果。畫著畫著,也難免會出現筆枯的情況,這時候,可哥就停下來翻閱畫冊,平心靜氣地思考。她知道耐心是一種調色劑,能中和瓶頸期,激發靈感。

▲《相思賦予誰》

雖然可哥對畫已經愛到如癡如醉,但在她心中,畫畫永遠只有孔夫子的地位,排在第一的是家庭。就像寶寶讓她的生活出現轉機一樣,家庭永遠是她追夢路上的堅強後盾。

“畫畫是我熱愛的事,讓我能夠沉下心來,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可哥對興趣的總結,有點至尊寶表白的味道,“如果讓我再重新選擇,當然,我仍然會選擇畫畫這條路。如果能重來的話,我會更早地去拿起畫筆。”

▲ruby可哥

▲《櫻桃和丸子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