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摔跤吧!爸爸》到底有多好看?

自從《摔跤吧!爸爸》在國內上映以來, 西西每天都被各種勵志感人的影評刷屏, 這部被稱為“現象級神作”的印度電影目前豆瓣評分9.2, 簡直可以用口碑炸裂來形容, 幾乎每個朋友看完電影, 都要寫個500字長評發朋友圈才能抒發內心的澎湃。

有人說:先愛上一個人, 才有看這部電影的衝動。 正如:愛上一個人, 戀上一座城。

初生萌動, 尋著當年大學課堂上被作為教學電影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的主角阿米爾汗的回憶;再者, 大概也是被某團“喜劇”二字感染, 為近來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絲樂趣。

影片中, 阿米爾汗的侄子以喜劇線索存在, 貫穿影片始末。

父親希望摔跤事業為國爭光、後繼有人, 但命運捉弄, 生了四個女兒;又在發現女兒的運動天賦後重燃希望。

剪掉頭發, 控制飲食, 訓練女兒摔跤, 把女兒推到風口浪尖, 便不得不讓人質疑。

未曾想, 影片短短兩個小時, 一個父親用“愛”征服了觀眾對於他不尊重女兒意見的偏見。

淚目、笑意無縫轉換, 生生把自己帶回了任性的十八歲。

阿米爾汗在影片中的角色是複雜的,

為父親, 從愛出發為女兒爭取離開柴米油鹽的繁瑣;

為教練, 嚴厲、殘酷、理想、愛國, 為印度摔跤首金不計代價。

大女兒進入國家體育學院之後, 不再接受父親的訓練理念打敗了他;此時, 我更願意接受女兒打敗的是阿米爾汗父親的身份。

我們總在自己弱小的時候把父親當成頭頂的一片天, 在我們成長後質疑父親, 於是叛逆、鄙夷, 最終臣服於自己的年少輕狂深深懊惱。 這是成熟的必經道路, 影片僅用兩分鐘解讀了人性。

這部電影, 我本想打9分, 剩餘的1分, 為了苦苦堅持的父親未能親眼見證女兒摘得金牌, 為女性正名的遺憾。

卻不曾想,導演苦心經營,被鎖在暗房裡的父親聽到國歌響起,賺得影迷們的一把把淚水,果斷的把一分欽佩獻上。

為女性正名的遺憾。

卻不曾想,導演苦心經營,被鎖在暗房裡的父親聽到國歌響起,賺得影迷們的一把把淚水,果斷的把一分欽佩獻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