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海證券三大業務被暫停一年 業績或受較大影響

公司遭受嚴重處罰, 將對經營業績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唐志順 畫

時隔近半年後, 國海證券“蘿蔔章”事件處罰已塵埃落定。 證監會擬對國海證券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暫停新開證券帳戶一年、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一年,

對張楊、郭亮2名違規人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等。 三條業務線同時被暫停一年, 在證券業中還是首次也是最嚴厲的一次, 將對國海證券經營業績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公司三大業務將被暫停一年

根據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通報, 2016年12月13日, 國海證券發生債券風險事件, 公司原員工張楊等人, 以國海證券名義在外開展債券代持交易, 未了結合約金額約200億元, 涉及金融機構20餘家, 給債券市場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事件發生後, 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政府, 多方位採取措施, 妥善化解了風險。

與此同時, 為查找事件成因,

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證監會組織力量, 對國海證券債券交易業務、資產管理業務, 以及與之相關的內部控制、合規管理、風險管理等事項, 進行了全面的現場檢查。 檢查發現, 國海證券存在內部管理混亂、合規風控失效、違規事項多發等問題。

為嚴肅法紀, 加強監管, 進一步規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經營行為, 證監會擬對國海證券及有關人員依法進行嚴肅處理。 其中, 擬對國海證券採取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暫停新開證券帳戶一年及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一年的行政監管措施, 責令公司在一年內限期改正, 並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 對張楊、郭亮2名違規人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分別在10年、8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相關職務),

其涉嫌違法問題移交稽查部門調查處理。

對與事件相關的5名違規人員移交中國證券業協會註銷證券執業資格;對負有管理責任的2名分管高級管理人員撤銷任職資格;對負有監督責任的3名歷任合規總監公開譴責;對其他有關人員責令公司進行處分。 此外, 對負責國海證券內部控制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 證監會還將對其執業資質進行核查後, 依法處理。

國海證券業績或受較大影響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 三條業務線同時被暫停一年, 在證券業中還是頭一次, 也是眾多領過罰單的券商中最嚴重的一次, 將對國海證券經營業績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從2016年年報來看, 債券承銷業務暫停對於國海證券影響最大。

其光是主承銷的債券承銷收入, 就達到9.22億元。 全年公司證券承銷收入總額為11.87億元, 成本為1.14億元, 由此估算, 債券承銷業務淨收入約為8億元左右。 2016年國海證券營業總收入為31.80億元, 債券承銷業務淨收入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約為四分之一。 而暫停經紀業務開戶一年, 最大的影響則是更難維持市場份額。 因為無法新增開戶, 在受到證監會處罰的情況下, 老客戶也很可能出現流失。 而資管業務相對占比較小, 2016年公司資管業務收入占比只有不到5%。

對於證監會擬採取的行政監管措施, 國海證券也發佈公告表示, 若公司被正式採取上述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在相關決定正式下發之日起一年內,

公司債券承銷、資產管理、新開證券帳戶業務開展將受到不利影響, 並可能對公司當期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 在去年處理“蘿蔔章”事件時, 就因個別事涉機構於2016年12月20日前處置債券形成實際損失, 國海分擔的損失約0.56億元被計入2016年當期損益, 使得公司2016年度利潤總額減少約0.56億元。

羊城晚報記者 吳海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