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網紅紮推去坎城走紅毯,“走☆禁☆光”的維密超模都沒她們戲多

文/喬麥

第70屆坎城電影節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

在這一屆的坎城紅毯, 維密秀超模Bella Hadid 綢緞高開叉禮服裙盡顯婀娜。 不過當她面對媒體大擺 POSE, 並且整理自己的裙擺的時候, 她走光了。

每年坎城紅毯上的女星“走光”, 早已成保留節目, 最後搶佔國內外各大頭版頭條的一般也是她們。 可這兩天, 倍受國內關注的卻是另一批人……

去年坎城電影節, 沒有一部中國電影入圍任何單元。 今年好點兒, 中國導演李睿珺的《路過未來》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但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 18 部電影中, 仍然沒有華語影片的身影。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一群沒入圍、沒作品、不是演員也並非評審團的“國產大咖”亮相紅毯。

十八線網紅都去蹭, 坎城變“尬那”

主競賽沒有華語電影, 只能在評委會做點文章了, 挑來挑去, 有流量擔當、國內外熟知且沒當過的就剩範冰冰了。

想出奇制勝本來沒錯, 可是不能傷害廣大同胞的民族情感, 更不能觸犯法律吧。 事後這位網紅還接連發聲, 稱自己的初衷是“向世界展示中國之美, 展示中國網紅的自信、陽光和愛國”。 很多人並不買帳, 稱“回來就直接可以坐牢了”。

此次踩上坎城紅毯的18線外網紅, 並不只有穿紅旗的這位, 而是有一個影樓模特隊。

比如以一身白色羽毛造型搭配黑色腰封現身的某不知名藝人(某直播平臺主播), 號稱自己是“首位獲得官方邀請的網路播主”, 吃瓜群眾紛紛表示, 這個造型劣質的白天鵝的毛粘在了一起嗎?

動圖中的短髮女孩是淘寶店主, 一些網友在看到她的紅毯照後不禁尖叫:我朋友圈裡那個賣衣服的竟然去了坎城電影節。

她的鏡頭還真不少。 Why? 有人表示是因為把她介紹成了範冰冰……

這位不知姓甚名誰的姑娘用她油膩膩的頭髮、與衣服撞色的美瞳以及酷似PS上去的假睫毛成功搶戲,有人爆料說她是做微商的。

鋪天蓋地的行銷文證實:她就是做微商的,而且還是某微商品牌的創始人。其發博稱:“今年沒有足夠的時間訂做紅毯禮服,很隨意就來了,稍有遺憾。明年會提前幾個月準備。”

她這一走紅毯,不知道朋友圈的微商又要怎樣造勢,“美過範冰冰,純過王珞丹,碾壓楊子姍,比楊紫瓊大氣,比李宇春有女人味”?

還有一位神秘的“不開心”女士,也在本次電影節上亮相。她身披印有機器貓等塗鴉的拖地長裙,一臉不高興。

比起這些網路主播、微商、網店店主、傳說中的女企業家,往屆坎城電影節那些沒作品還去走紅毯、千方百計博眼球的“毯星”似乎沒那麼可惡了,網紅們真是硬生生地將坎城變成了“尬那”——尷尬地在那兒走。

紅毯不難上,只要肯砸錢

雖是茶餘飯後看著樂呵樂呵的東西,一個明確的事實是:坎城已不是女明星專屬的坎城,中國網紅正在努力站穩腳下那一方紅毯,在一掃而過的鎂光燈下爭奇鬥豔。

那麼問題來了:坎城紅毯真是想上就能上?哪怕站在紅毯上也沒有一個觀眾叫得出名字。

據稱,能到坎城走紅毯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有作品入圍的,比如《路過未來》女主角楊子姍;

2)受邀當評委或作為紅毯常客前來“撐場面”的,比如首次擔任評委的范冰冰范爺、曾為坎城主競賽評委的楊紫瓊;

3) 受邀參加的贊助商代言人、公認時尚代表,比如受迪奧美妝邀請的王珞丹;

4)租用展位賣片的;

5)砸錢獲得邀請函的。

近年越來越多的明(wang)星(hong),都是通過第4甚至第5種方式來坎城走紅毯。網路盛傳“第70屆坎城電影節紅毯價格”顯示,每個時間段價格不一樣,連席位都是明碼標價,如果想獲得紅毯留影,花錢請攝影師就能搞定。

去年,69屆坎城電影節期間,也有這樣一份“價目表”流出。

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公開否認此事,表示絕不會被商業公司利用,玷污藝術殿堂。

但坎城組委會相關負責人提到,這幾年來坎城的女明星越來越多,但只有極少數人是由官方直接邀請,其他人都是通過非官方途徑前來,組委會並不知情。

而“非官方管道”就是砸錢買紅毯機會。

坎城是不對外售票,所有都是媒體申請,或者是嘉賓票。而“黃牛票”的來源大多數是攝影師申請的紅毯票,有些是政府機構拿到的官方邀請票。

張馨予在68屆電影節亮相坎城,是因為代言了某款網遊,而這家網遊公司與國內某時尚網站合作,決定帶她前來造勢。

既然不是官方邀請,那麼蹭紅毯就需要自己花錢了。小道消息稱,某網站通過各種管道弄到了邀請函,並以2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該網遊公司,才達成此次紅毯之行。

事實上,邀請函並不難搞,只要肯花錢,連普通民眾都可以買到走紅毯的機會。

不得不感歎:商機無處不在啊,去坎城蹭紅毯都可以從黃牛手裡買到票。

這些網紅圖個啥?

花二三十萬蹭個紅毯,這些網紅圖什麼呢?

畢竟大多數人看到她們的紅毯照後,渾身每一個細胞都散發著嫌棄、鄙夷,網上吐槽評論鋪天蓋地,有些話也很不好聽,甚至還面臨坐牢的處罰。

原因很簡單,能出名就行。挨駡就挨駡,多大點事兒啊。事實證明,確實有更多人知道她們叫什麼、在什麼行業工作、是做什麼的了。

走一回紅毯,免費登上各大媒體頭條、與范冰冰楊紫瓊出現在一篇文章中,為今後朋友圈的廣告提供了寶貴素材、還為網紅生涯增添了十分拿得出手的一筆,再順手玩個直播賺些打賞,說不定還能赴名流酒會得到大亨賞識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這樣算下來,值!

更關鍵的是,名氣就是金錢。開網店的、做微商的、搞直播的、演網劇的……無一不需要人氣和名氣。

坎城紅毯上的網紅,並非一個人在戰鬥。以那個把自己打扮為大白鵝的某直播平臺主播為例,她此次的坎城之行,多半功勞都在背後的團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下圖中的軟文有多軟。

追逐現實利益的商業公司,一定是算了這筆賬的。

從去年開始,網紅成為“熱鬧”坎城中的一個新興元素,從開幕紅毯至閉幕,數個網紅湧向坎城,成為中國人在坎城刷存在感的又一大招。

她們刷的只是存在感嗎?

顯然不是。當網紅們走上坎城紅毯的那一刻,獲利的遠遠不止她們自己。

這位不知姓甚名誰的姑娘用她油膩膩的頭髮、與衣服撞色的美瞳以及酷似PS上去的假睫毛成功搶戲,有人爆料說她是做微商的。

鋪天蓋地的行銷文證實:她就是做微商的,而且還是某微商品牌的創始人。其發博稱:“今年沒有足夠的時間訂做紅毯禮服,很隨意就來了,稍有遺憾。明年會提前幾個月準備。”

她這一走紅毯,不知道朋友圈的微商又要怎樣造勢,“美過範冰冰,純過王珞丹,碾壓楊子姍,比楊紫瓊大氣,比李宇春有女人味”?

還有一位神秘的“不開心”女士,也在本次電影節上亮相。她身披印有機器貓等塗鴉的拖地長裙,一臉不高興。

比起這些網路主播、微商、網店店主、傳說中的女企業家,往屆坎城電影節那些沒作品還去走紅毯、千方百計博眼球的“毯星”似乎沒那麼可惡了,網紅們真是硬生生地將坎城變成了“尬那”——尷尬地在那兒走。

紅毯不難上,只要肯砸錢

雖是茶餘飯後看著樂呵樂呵的東西,一個明確的事實是:坎城已不是女明星專屬的坎城,中國網紅正在努力站穩腳下那一方紅毯,在一掃而過的鎂光燈下爭奇鬥豔。

那麼問題來了:坎城紅毯真是想上就能上?哪怕站在紅毯上也沒有一個觀眾叫得出名字。

據稱,能到坎城走紅毯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有作品入圍的,比如《路過未來》女主角楊子姍;

2)受邀當評委或作為紅毯常客前來“撐場面”的,比如首次擔任評委的范冰冰范爺、曾為坎城主競賽評委的楊紫瓊;

3) 受邀參加的贊助商代言人、公認時尚代表,比如受迪奧美妝邀請的王珞丹;

4)租用展位賣片的;

5)砸錢獲得邀請函的。

近年越來越多的明(wang)星(hong),都是通過第4甚至第5種方式來坎城走紅毯。網路盛傳“第70屆坎城電影節紅毯價格”顯示,每個時間段價格不一樣,連席位都是明碼標價,如果想獲得紅毯留影,花錢請攝影師就能搞定。

去年,69屆坎城電影節期間,也有這樣一份“價目表”流出。

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公開否認此事,表示絕不會被商業公司利用,玷污藝術殿堂。

但坎城組委會相關負責人提到,這幾年來坎城的女明星越來越多,但只有極少數人是由官方直接邀請,其他人都是通過非官方途徑前來,組委會並不知情。

而“非官方管道”就是砸錢買紅毯機會。

坎城是不對外售票,所有都是媒體申請,或者是嘉賓票。而“黃牛票”的來源大多數是攝影師申請的紅毯票,有些是政府機構拿到的官方邀請票。

張馨予在68屆電影節亮相坎城,是因為代言了某款網遊,而這家網遊公司與國內某時尚網站合作,決定帶她前來造勢。

既然不是官方邀請,那麼蹭紅毯就需要自己花錢了。小道消息稱,某網站通過各種管道弄到了邀請函,並以2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該網遊公司,才達成此次紅毯之行。

事實上,邀請函並不難搞,只要肯花錢,連普通民眾都可以買到走紅毯的機會。

不得不感歎:商機無處不在啊,去坎城蹭紅毯都可以從黃牛手裡買到票。

這些網紅圖個啥?

花二三十萬蹭個紅毯,這些網紅圖什麼呢?

畢竟大多數人看到她們的紅毯照後,渾身每一個細胞都散發著嫌棄、鄙夷,網上吐槽評論鋪天蓋地,有些話也很不好聽,甚至還面臨坐牢的處罰。

原因很簡單,能出名就行。挨駡就挨駡,多大點事兒啊。事實證明,確實有更多人知道她們叫什麼、在什麼行業工作、是做什麼的了。

走一回紅毯,免費登上各大媒體頭條、與范冰冰楊紫瓊出現在一篇文章中,為今後朋友圈的廣告提供了寶貴素材、還為網紅生涯增添了十分拿得出手的一筆,再順手玩個直播賺些打賞,說不定還能赴名流酒會得到大亨賞識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這樣算下來,值!

更關鍵的是,名氣就是金錢。開網店的、做微商的、搞直播的、演網劇的……無一不需要人氣和名氣。

坎城紅毯上的網紅,並非一個人在戰鬥。以那個把自己打扮為大白鵝的某直播平臺主播為例,她此次的坎城之行,多半功勞都在背後的團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下圖中的軟文有多軟。

追逐現實利益的商業公司,一定是算了這筆賬的。

從去年開始,網紅成為“熱鬧”坎城中的一個新興元素,從開幕紅毯至閉幕,數個網紅湧向坎城,成為中國人在坎城刷存在感的又一大招。

她們刷的只是存在感嗎?

顯然不是。當網紅們走上坎城紅毯的那一刻,獲利的遠遠不止她們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